今天,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乘客需要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进站。记者刚刚从上海地铁获悉,运营情况平稳有序。截止上午10点,全网累计运送客流76.1万人次,较疫情初期3月15日同时段减少82.1万人次,降幅51.88%。

记者早高峰在1号线徐家汇站站发现,大部分乘客进站都比较顺畅,他们都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被工作人员查验后很快进入车站。不过,有少部分乘客的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已经过期,被工作人员劝离车站。

上午8点10分,一位老伯在进徐家汇站安检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其核酸检测时间已经过去了11天,虽然显示的是绿码,也不能进站。


老伯开始没有想通,“我明明是绿码,为何不能进站?”工作人员耐心地进行解释,老人才明白道理,很配合地离开车站。老伯告诉记者,他与老爱人已经近三个月没有见面,今天想去奉贤看望她,“我马上去附近做一下核酸。”老伯表示。

上午7点半,在4号线宜山路站,站台上客流稀少。一位小伙子乘客告诉记者:
“我到公司上班,在浦东蓝村路。3月底到现在我一直待在家里,终于听到了好消息。今天早上出来的人还是挺少的。”


记者从上海地铁了解到,截止今天上午10点,上海地铁线路的客流排名前五的线路是:9号线8.1万人次;1号线7.0万人次;8号线6.3万人次;2号线6.3万人次;11号线6.2万人次。

车站客流排名前五:世纪大道2.9万人次;人民广场2.4万人次;徐家汇2.3万人次;莘庄1.7万人次;龙阳路1.5万人次。

早高峰时的1号线车厢


早高峰8点过后,1号线、4号线等线路往市中心方向的客流较为密集。在4号线车厢内,记者发现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形。乘客们很安静,默默坐着,相互少有说话。“列车间隔时间大约4、5分钟吧,感觉比平时稍微慢一点,还可以吧。”一位乘客说道。

上海地铁解释说,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的初期阶段,各线路列车最小行车间隔约5至10分钟,较以往有所延长,运营交路也有所调整。同时,将根据客流变化及时增能,适时调整运力,上海地铁到时会及时对外发布。

4号线站外就有扫码


今天,上海地铁各座车站的站外及车站通道内,随时可见“场所码”,乘客扫码极为便捷。大批的工作人员在车站随时为乘客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我们针对复运后的客流出行特点,还将做好交通枢纽站、换乘站、商圈、学校、医院、大居等周边重点车站的客流监控和车站人员疏导。“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

“场所码”布置得很周到

安检通道内,工作人员手持“场所码”


不过,有部分乘客没有在站门口提前扫码,而是进入安检口前才扫码,显得比较仓促。为此,车站工作人员提醒乘客,为了快速进入站台,大家可以在站门口就扫码,这样到安检时就只要亮一下显示页面,符合要求的话不用多停留就能进站。

工作人员分析说,今天毕竟是基本恢复运营的第一天,乘客对进站的流程可能还不是很熟悉,过几天就会适应的。

安检员检查很仔细


还需要提醒的是,乘客只要使用最新版的“Metro大都会”APP,就可以一屏展示“核酸检测”+“健康码”状态,验码通过后直接扫这个码进站,既不用换APP,也不用扫地铁车站的“场所码”,乘客在扫码进站的过程中就能自动完成信息上传并形成溯源。然而,记者今天遇到一位乘客,表示“我的手机为什么不行呢?”

原来,这位乘客的“大都会”没有升级到最新版,导致了新功能无法使用。为此,乘客可以在“Metro大都会”上点击“我的”—“关于大都会”,在底部看到,版本号为2.4.29,而要实现“一码通行”,也就是直接显示健康码与核酸报告,则需升级到2.4.31版。

怎么升级呢?回到手机桌面,长按“Metro大都会”的图标,点击“删除”。然后,打开上网的浏览器,搜索“Metro大都会”,找到后点击“下载”。重新下载并安装后,“Metro大都会”就自动升级到了最新版。打开后,扫码页面会显示“授权”提示,点击“确认授权”,就能在扫码页面看到相关防疫信息。

【重要提醒】


上海地铁告知,6月1日起,2号线徐泾东站、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11号线花桥站、光明路站、兆丰路站、上海赛车场站仍暂停运营。另外,全网络暂不恢复周末延时运营,2号线原虹桥火车站定点加班车暂时取消,10号线末班车后虹桥火车站始发的定点加班车按常态计划开行。

乘客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6月1日后,上海地铁首先将迎来端午小长假乘客出行,随后学生客流、抵离沪客流将逐步增加,全市复工后的通勤客流也将逐步恢复。为此,近阶段乘坐轨道交通时,大家请务必做好以下疫情防控措施:

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请大家估算出行时间,留足返程余量;进站前先扫描“场所码”,或使用“Metro大都会”APP“一码通行”功能,安检时主动出示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

由于进站验码需要一定时间,乘客可提前出行,到达车站;乘坐地铁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车站“测量体温”;排队进站时与前后乘客保持一定间距;尽量错峰错时出行,并配合现场客流管控措施;分散车门候车,不扎堆上下车;在车厢内尽量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在地铁内长时间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