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杞县圉镇镇袁庄村村民在收获小麦。 全媒体记者 汪少冲 摄

全媒体记者张仲鹏报道 风吹麦浪,麦穗飘香。昨日上午,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两辆联合收割机在祥符区范村乡杨岗村的麦田里穿梭。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我市“三夏”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据悉,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464.7万亩,5月29日禹王台区率先开镰收割。在麦收会战中,我市将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万余台、各类农业机械近20万台(套),全力护航“三夏”生产。自5月31日起,预计10天后我市小麦基本收割完毕。

为确保“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三夏”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气象、交通、疫情防控、农机5个工作专班,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10个由副县级领导带队的小麦专家指导组,督促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协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我市农业农村、农机系统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在做好麦收工作的同时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做到麦收、防疫“两手抓、两不误”。在高速、国道、省道等入县区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免费发放防疫宣传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大礼包,实行“点对点”接机服务。对入县区的外地农机手和随行人员,简化程序,查验“两码一证”,省外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省内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各乡镇成立乡村夏收互助队,帮助因疫情不能按时返乡人员和缺少劳动力的特殊家庭抢收抢种,确保不漏一户、应收尽收。

“为保证夏粮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我们组织全区主要的农机合作社成立多个农机服务应急小分队,保证‘三夏’农机生产快速有序进行。”祥符区农机中心副主任石明建说。

随着麦收工作的全面展开,我市秸秆禁烧工作也拉开帷幕。各县区积极采取措施,多点发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监控的“天眼”作用,市、县(区)、乡(镇)三级监控实行24小时监控;强化网格化管理,层层动员安排秸秆禁烧工作,以“六级联动”为抓手,压实各村田间地头责任。广泛宣传引导,各乡镇、村通过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秸秆禁烧宣传内容,不断提高农户对秸秆禁烧的认识水平。

截至5月31日16时,全市小麦已收获4.75万亩,占总面积的1.02%,机收4.7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