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我看到了一条热搜——

第75届戛纳电影节,由中国导演陈剑莹执导、姚安娜主演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本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金棕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看到这条新闻时,觉得无比激动。

然而下一秒我发现,如此为国争光、为女性创作者加油打气的一件事,到了某些报道中,却变成了下面这样。

有些标题,只讨论了她的颜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新闻,对比了她的颜值,同时把她仅归为了“李安校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新闻,连她的名字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理解

这位毕业于纽约大学导演系的陈剑莹导演,以及她的作品《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消失在了这些报道中,仅留下了脸蛋儿、气质、xx校友这些附属信息。

她、她的能力、她的作品,都去哪儿了?

被忽视的“陈剑莹们”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介绍一下陈剑莹。

陈剑莹,95后独立导演、制片人、编剧,毕业于纽约大学导演系。

此前由她执导的《水下美人鱼》和《她的眼光》,曾在挪威国际电影节、洛杉矶独立电影节、五洲国际电影节斩获多个奖项。

陈剑莹和她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是中国女导演第三次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也是第三个华语短片金棕榈。

(此前的两部作品分别是:2017年邱阳的《小城二月》、2021年唐艺的《天下乌鸦》)

作品《海边升起一座悬崖》,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影片。讲述末日来临前,江边小镇即将被海水倒灌,人们纷纷逃离此地。一个叫念念的女孩在临行前一天决定跟儿时好友告别,却意外跟小镇上的人们相遇,继而想起了这座城市以前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盘点了一番陈剑莹的作品成就后,我脑海里冒出了很多个标题:《陈剑莹,第三位获得华语短片金棕榈的中国女导演!》《陈剑莹:95后独立导演与她的诗情表达》……

那么问题来了:她有这么多厉害之处可以讲,那些报道,怎么就偏偏只谈论她的颜值呢?

起初,我的答案是:好吧,可能只是不会起正常标题吧……(虽然我也不会起标题QAQ骂就是你对)

但转念一想,他们,究竟是「不会」起正常标题?还是「不想」起正常标题呢?

换句话说,这事儿,也不是只有“起标题”这么简单。

一位女导演,作品获奖被大众看见了,此时针对这件事的报道,却只停留在“她的脸蛋好不好看”,这是一种“报道失焦”。

而报道失焦的后果,就是让观众把自己为数不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颜值上,而不再关注她的作品。

“哇这女导演可真漂亮,礼服也好好看,也很会讲话,诶刚才我要关注什么来着?算了算了,我还是看看别的新闻吧!”

而这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可悲的打击——

一个作品如果被看见了,它起码还有被说是“很好” “还行” 甚至 “烂片”的可能;而如果不被看见,它连被评价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

更可悲的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在媒体报道中,女导演的作品不被看见、女导演不被看见,这件事并不是第一次。

在2018 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好莱坞明星凯特布兰切特等82 位女性电影人走上红毯,在标志性的影节宫剧院的台阶上发出集体抗议,以此表达“女性登上社会和职业台阶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是82这个数字,是因为自第一届戛纳电影节(1946年)成立以来,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女性导演仅 82 名,而同期入围的男性导演却多达 1688 名,连5%都不到。

站在台阶上的凯特布兰切特说,「我们要求一个世界——让镜头前后所有女性都能肩并肩,与男同事们成长和成功的世界。」

法国电影导演Agnes Varda也补充说,「我们行业的楼梯必须让所有人都能接触到,让我们攀登。」

这些,是电影业中女性创作者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但这类现象,远不止电影业。

5月初,全中国最懂密码的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破译了美国顶级密码。但这一重大成就,在部分报道中,竟然被矮化成为——“有一山东女子,为了打发坐月子时间,破译美国密码,赚了711万。”

王小云教授的名字被抹去、几十年的努力被随意概括为“打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一天也是现代护理学之母、统计学学家南丁格尔的生日。

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在她的努力之下,曾经被视为“地位卑微”的护士们开始受到正视。

但在当天的深圳抗疫无人机表演中,南丁格尔的名字被擅自篡改成“男丁格尔”,而关于她,却只剩下了一个“提灯女神”的无名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会发现,不止是电影业,每一个行业中的女性,都在面临同一个困境——

要么干脆不被看见,要么就是被看见了、但是又被各种手段“抹去”了。

她们,到底为什么“被消失”了?

如何抑制女性写作?

“陈剑莹获奖了?好吧,这不重要,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她的脸蛋儿吧!”

“王小云几十年努力有成果了?好吧,这不重要,让我们把这说成是坐月子找乐子吧!”

这种否认女性创作者成就的把戏,让我立刻想起了一本书——《如何抑制女性写作》,作者是美国的乔安娜·拉斯。

如你所感,这本书从书名、到封面、再到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反讽。

先说书名。

《如何抑制女性写作》,作者用了“一部抑制女性写作的指南/百科全书/方法论”的标题,以反讽的手法,一语道破文学界长久以来的惊天阴谋——她是被压抑的。

再说封皮。

在封皮上,乔安娜·拉斯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用最接地气的表述,细数了男性否认女性写作成就的那些路数——

那些声音,要么直接无视她,说她没写;要么承认她写了,但后面总是会接一句“但是”。

她写了但是很烂、她写了但是只有一部、她写了但是他帮了她、她写了但是她是个怪胎、她写了但是……

她写了,她还获奖了,但不重要,她的颜值更突出——你看,这就是他们用在陈剑莹身上的路数。

他们编造出了无数个“但是”,试图以此来漠视她的作品、她的成就、她的名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说书中的详细内容,究竟有哪些抑制女性写作的方法?

作者在目录中就告诉了我们:剥夺作者身份、诋毁作者、对内容有双重标准、成就个别化、榜样缺失……

比如,在“剥夺作者身份”这一章节中,乔安娜·拉斯说,你也许听过《呼啸山庄》,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

但你不知道的是,曾有一位名叫马克的文学评论家称,《呼啸山庄》没有在作家的控制下进行,“她的隐喻在引导她,她所用的动词在要求她”。

换句话说,虽然艾米莉·勃朗特动手写了这部书,但实际上是书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写作。

听起来很荒谬对不对?但这就是压抑女性写作的方法之一——

她只是一个透明的媒介,她可能找了他来代写,也可能是“她身体里的那个男人”在写,甚至还可能是书“自己写了自己”。

但总之,可以荒谬,但她这个作者,不可以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就个别化”这一章节中,乔安娜·拉斯举了个例子。

你一定知道,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或者你一定听说过《简·爱》这本书,非常有名。

但是,你或许不知道,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还有《维莱特》《谢利》《教师》。

这便是被个别化的成就——好吧,她确实出名了,但是!她也只有这一本书出名了而已,她的其他作品还是要被视为不存在,或只是劣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本书中,作者罗列出的每一种模式,都尖锐地指出女性创作是如何被各种批评压抑、阻止、贬低的,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些虚伪文学批评的本质——

女性创作者所受到的刁难,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他们是刻意无视她的。

而最最重要的是,这些抑制女性写作的手法,最终都会指向一个极其恶劣的结局:女性作家的“榜样缺失”。

榜样是什么意思?对于没有被压抑的男性群体而言,男性作家的榜样力量在于,展示身为男性作家的文学想象力。

而对于长久被压抑的女性而言,女性作家的榜样力量,则蕴含着双重功能——

女性作家榜样,不仅要展示身为女性作家的文学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女性要从她们那里得到保证,保证她们也是可以创作的,而不是像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狄金森一样,被视为二流作家、女疯子和老姑娘。

但很遗憾的是,在所有压抑女性写作的手法围攻之下,她不再拥有成为“第一人”的权力,反倒是成为了“低人一等”的人。

「没有榜样,就很难写作;没有背景,就很难评价;没有同行,就几乎没法说话。」

这是乔安娜·拉斯在这一章节写下的一句话。

这就是为什么乔安娜需要用一本书来指出文学界给女性作家设下的惊天阴谋,这就是为什么凯特·布兰切特等82 位女性电影人会走上戛纳红毯抗议,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要指出关于陈剑莹导演的报道有失偏颇。

我们需要女性榜样能够真真正正站出来,我们需要她们用自己的实力,告诉更多的她们:你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压抑的女性写作》,是一部文学批评书籍,诚挚向大家推荐。

但还有一本既温馨又有力量的书,也想和大家分享——《玛蒂尔达效应》(作者:埃利·欧文)。

这是一部英国儿童文学,但又不止儿童文学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讲述了12岁小女孩玛蒂尔达,为科学家奶奶发声的冒险故事。

玛蒂尔达是一个小小发明家,在一次科学竞赛中,她研发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作品——便利手,这项发明还获得了英国发明专利和其他荣誉。

但是玛蒂尔达并没有获得冠军,因为评委们不承认,一个女孩可以独立制作出参赛作品,他说“你只是一个小女孩,我真心怀疑你有这个能力……”。

最后,冠军被颁给了一位“实验全程都在喝可乐”的家伙。

回到家后,玛蒂尔达和奶奶说了这件不公平的事,而奶奶则讲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奶奶乔丝琳·摩尔曾经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曾发现了一颗行星。但这份功劳却被她的老板窃取,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斯莫克行星”,更重要的是,他即将获得诺贝尔奖。

得知这件事情后,勇敢的玛蒂尔达决定,带着奶奶一路克服艰难险阻,勇闯颁奖典礼,告诉所有人真相,拿回属于奶奶的荣誉。

后来,玛蒂尔达带着奶奶来到颁奖典礼,向主席提交了证据。在主席的质问下,那位“小偷”斯莫克教授终于承认,自己窃取了别人的成果。

“他悲伤地回答道,那个年代,人们不拿女科学家当回事。我想做出点成绩,所以如果我说是我发现的行星,没人会质疑我;如果说是她发现的,所有人都会怀疑她。”

故事的最后,诺贝尔主席提议,用奶奶的名字命名行星“乔丝琳行星”,但奶奶说——

「我想给它另一个名字,一个更适合的名字,玛蒂尔达行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本书同名的,是一个理论——玛蒂尔达效应,它由美国科学史家罗西特在《科学界的玛蒂尔达效应》中提出。

该理论以19世纪一位美国女作家的名字命名,是指女性所获得的科学成就常常被其所处的时代所忽略、淹没或抵制,甚至在后来的历史中被除名。

这与《如何压抑女性写作》中提到的女性榜样缺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小偷们”偷走了她的作品、她的荣誉,并且这种偷窃行为可以被公开范围内默许,只因他们共同承认一件事——

女性,不可能有成就,也不可以有成就。一旦有了成就,她也只是一个“女骗子”罢了。

可是,她为什么不能有成就呢?她凭什么就不能有成就呢?

话语即权利

因为,话语即权利。

这是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就职演讲《话语的秩序》中曾提出的哲学议题——话语即权力。

在福柯看来,话语的力量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话语是真理、知识和权力的集中表现,是制约、支配社会实践主体的强大力量。

因此,与“话语本身表达了什么观点”同等重要的,是你“有话语权力”这个事实——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是你在说。

再进一步,传统观念里,关于谁在讲话这件事,早已有它的等级——阴阳学说中,男阳女阴;而话语,应该是“阳性”的,是属于“男性”的。

再再进一步,话语本身也分等级,相比于日常的社交话语,可以隐喻意识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又处于“强势话语”的一端。

这些等级划分,交织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她,不可以有话语权。

“我怎么可能,让她试图表达话语、试图靠近权力呢?我怎么可以让她越界呢?不可以。”

”我怎么可以让她有成就呢?不可以,我要想个办法压制她才行。”

终于,说到这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让我联想到《女性与权力》一书中所引用的荷马史诗《奥赛德》,奥德修斯之子特拉马库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公然在宫殿楼下的大厅,呵斥其母亲——

“母亲,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里去!纺纱织布才是你的分内之事”。

三千年前的荷马史诗中的场景,在今日,你会觉得,并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承认,这世界上有很多分类标准,男性/女性是其一。

我也承认,男性女性在生理条件上的天生不同,会表现于体能、思维模式等方面,会在某些行动的效果上出现差异。

但我无法苟同的是,在创作上应用男女标准,并对男女创作者进行双标处理。

我无法接受这件事,这太荒谬了。

因为,创作这件事,无关乎身体构造、体能水平,创作只关于眼界、观察、体会、思考。

如果性别必须要成为一种分类标准,那创作一定是凌驾于性别标准之上的绝对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据理力争、一定要说明,对陈剑莹的报道偏颇,并不是“写文章如何起标题”的一件小事,而是关乎“她的表达”的一件大事。

事实上,忽视她的这些人,并不是瞧不起写作、瞧不起艺术、瞧不起话语。

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写作、创作,在舆论上、在地位上、在权力支配上有多么重要,才会压抑她的话语表达。

是因为,转移焦点就是在转移“她”,就是将她排挤于创作者圈层之外。

而今天,一个女创作者的作品被排斥在艺术界之外;明天,“她”就会被排斥于整个权力结构之外。

但这不应该,这真的不应该……

女性也有她看待这个世界的观点,确切来讲,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不同,而这些不同的角度,都有必要被这个时代所记录。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不出任何话语,来证明这个道理有多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如何抑制女性写作》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今天为了写这篇稿子,我又看了一遍。

本来看书的过程是很理智的,但直到我看到乔安娜·拉斯在“榜样缺失”那一章末尾写的一句话,我再也无法控制我的情绪,她说——

「……总之,无论如何她们都是二流的,或者是异常的。」

「但即使这样,女人还在继续写作。」

真的,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无法忽视这种不屈,叫做,你诋毁我没有关系,我依旧要表达我想表达的;

你无法忽视这种勇敢,叫做,你拿走了我的笔、我的本子、我的一切,没关系,我还是会继续写;

你无法贬低这种坚定,叫做——

即便你不让我说,我也要说:今天你所看到这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都是由我自己写就的。

我是一个女艺术家、女作家、女导演、女演员、女作者……

无论怎样,女人还在继续写作!女人都会继续写作!

在《如何抑制女性写作》的末章,乔安娜·拉斯留给我们一句话——

「就像细胞和嫩芽一样,只有在边缘地方,才会有生长。」

「我努力想完成眼前的这个怪物,显然它还没有写完。」

「你来完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想以《小妇人》的这段话作为结尾,我时常会想起,她带着哭腔说出这些话的场景。

哭腔证明伤害存在,但伤害却打不倒她。

希望每一个女性的人格魅力,和她们作品,都可以被看到,也希望这个世界能对她们的不公正评判,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

愿她的表达, 可以被视为表达本身。

「你来,继续完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如何看待这类新闻?

你还看过哪些类似的书籍?

评论区可以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关注并为七门点亮星标

每晚9:30,等你一起用观点撕开世界!

作者:婧婧君

插图: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