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前两天,阿里巴巴发布的2022财年及四季度报告,显示阿里的阿里云迎来了首次盈利,从去年的亏损22亿到今年的盈利11.46亿。

阿里云转眼已经成立了13年之久,2022财年是阿里云的首次盈利,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其中的艰辛只有阿里云的人自己清楚,而面对这个好消息也让阿里的股票在5月27日上涨12%。

阿里云为何在众多云厂商中脱颖而出实现盈亏平衡?

阿里云在国内算是最早一批起步的云厂商,它的创始人王坚当时力排众议同马云一起建立了阿里云,而从创立之初,阿里云就坚持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正是因为一直如此,才让阿里云如今在一众云厂商中稳坐首位。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云计算还是个非常超前的概念,对于这样的新兴事物,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方向会是什么。但是阿里在2013年的双十一,凭借阿里云强大的计算力,处理的订单占据总量的75%,且无一出错,这直接打响了阿里云的名号。

云计算作为一个高投行业,凭借着当年敏锐的嗅觉,具有先发优势的阿里云集结资金与技术的双重优势,建立了如今从底层数据中心到上层产品解决方案的整套云架构。

如今阿里云的合作客户超过400万,字节跳动、b站、爱奇艺等国内互联网公司都是合作客户。且在全球27个地域运营,坐拥亚洲最大云基础设施。

增速放缓,低于海外厂商

阿里云2022财年四季度,营收增速12%,虽然实现了首度盈亏自负,但是却低于海外一众厂商,比如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海外这些巨头的体量要大于阿里云,那怎么体量更小的阿里云反而增速更慢呢?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国内很多顶级用户由于非产品原因停止了使用阿里云海外服务,疫情下企业活动放缓,项目交付延期,都有对云服务业务造成一些影响。

阿里云目前在布局政企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周期慢,且竞争激烈,想要从已经盘踞了各路it以及集成商龙头的企业嘴里分一杯羹,绝非易事。

国内竞争激烈,阿里云下一步路在何方?

国内大的云厂商与中小企业逐渐拉开差距,即便这样,阿里云也面对着来自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等的巨头挑战,如何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阿里云的财报似乎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阿里云立足于创新,以飞天操作系统为核心,建立芯片、服务器、计算、储存、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机架构。

2020年阿里云推出的云钉一体战略,及“无影”云电脑,将云的使用形态推到更容易使用的界面和更有个性的设备终端。

即便是像阿里这样身处高天花板的市场,也终将面对一片红海竞争,而目前的情况对于阿里而言,还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