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来袭,每个人内心的平衡与宁静都会被打破,儿童青少年也不例外。孩子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行为问题,比如恐惧、担心、焦虑、甚至是愤怒、攻击行为、退缩粘人行为等等;当然他们也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失眠、做噩梦,食欲差,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等等。那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与行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邀请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少组委员张红梅,聊一聊孩子出现情绪与行为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言传身教

我们要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护,什么是正常反应什么是异常反应,如果真的不幸感染了应该怎么办等等。因为我们知道未知的危险是焦虑的源头,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了解疫情知识,并教会他们应对技巧。比如年幼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动画片等直接的方式,学龄儿童我们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和他们平等的交流,告诉他们确切的信息,帮助他们梳理繁杂的信息来源,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这次困难。

当然身教也非常重要,家长自己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应对态度,孩子接收到的才可能是稳定的、安全的信息,他们才能够稳定。

二、理解与接纳

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及行为变化,被隔离在家中不能外出,不能和同龄人玩耍,不能正常开学,未来学业怎么办,计划中的事情都不能够完成,每一个孩子担心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家长要及时的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苦恼。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要协助他表达,并和他核对确认你理解了他的想法并接纳他的情绪,要适时通过拥抱、抚摸等身体语言让孩子感知共情。对于学龄孩子,要以成人的方式交流,激发他们理性的思考与自我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要接纳孩子出现的不同问题,允许他们有情绪表达,有恐惧焦虑情绪,有退行行为。不要嘲笑、批评与责骂孩子。

三、陪伴与互动

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尽量陪伴在身边,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即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也要加强信息的沟通,通过手机视频,让孩子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当然在一起不代表可以逾越边界,即使是这么亲密的在一起,也要注意成员之间要保持边界。要鼓励孩子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日记,绘画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情绪,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搭积木,和大朋友一起追剧,做一餐自己喜欢的饭等等,让生活充满丰富的内容,不要过度讨论疫情的事情。

当然,每一个孩子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他的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都不相同,如果确实反应过度了,家长的力量不能解决了,还是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专家介绍

张红梅

  •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

  • 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少组委员

  •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及家庭治疗;擅长抑郁、焦虑、强迫、失眠等精神及心理问题诊疗与心理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