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汇点讯 5月3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江苏智慧法院建设白皮书》。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通过几年努力,江苏已建设了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初步建成以“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法院。自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智慧法院建设评价以来,江苏智慧法院建设指数一直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并稳步上升,2021年居全国法院第2位。

自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案件数量持续上升,位于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048281件,同比上升16.79%,较2019年增长5.96%,其中新收案件1827946件,居全国法院第四位,案件总量保持高位运行。全省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261.3件,较2019年增长3.5件,苏州、南京、宿迁法院人均超过300件。除人案矛盾突出以外,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越来越高。

如何在法院工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诉讼、服务审判执行,破解面临的司法难题?江苏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破题。省法院审判专职委员会委员李玉柱介绍,2018年以来,江苏法院以法院信息化建设为牵引,全面建设智慧法院,向数字技术要公正、要效率、要公信,释放审判执行“生产力”,促进法院工作转型升级,服务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智慧服务”,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江苏法院搭建起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系统、自助诉讼服务终端等线上线下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全省法院“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对内服务法官、对外服务群众。建成包括“微救助”“微保全”等系统的“江苏微法院”,打造司法服务“微品牌”,提供方便群众使用的“微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数字化、智能化,积极构建线上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完成自建“微解纷”平台改造,推动实现纠纷解决的一平台接收、多元化调处、全链条解决。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开通“江苏法院旗舰店”,入驻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持续拓展长三角地区法院司法协同范围。紧盯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在线诉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法院共开展在线庭审302705场,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大力推进“智慧审判”,有效促进执法办案提质增效。加强创新驱动,围绕制约审判质量效率的突出问题,整合、拓展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为办案人员提供知识分享、程序指引和实体裁判标准等智能化服务,推动审判执行提质增效。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深化技术与司法融合应用,推动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审判模式。持续深化全流程网上办案,紧紧抓住智慧法院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全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形成“基层法院本地分散扫描+中院自动编目集中校对”工作模式,语音识别、类案推送、文书辅助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审判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无纸化办案工作取得突破。积极运用司法大数据助力社会治理,建设司法数据中台,形成各类大数据分析报告,促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迭代升级“智慧执行”,有效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积极推进“智慧执行”和“854模式”深度融合,建成“N个一键”流程机器人智能系统、执行音视频统一管理系统、“微执行”系统、执行标的物精细化管理系统、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分析系统等执行信息系统,不断提升执行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行“无纸化”执行,实现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材料全部电子化,突破以承办人为核心的办案模式,将执行业务集约化、模块化处理,通过协作强化专业分工,加强执行权制约监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告知提醒、修复服务、惩戒失信、褒扬诚信等长效机制,助力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

逐步拓展“智慧管理”,有效保障制约监督智能精准。针对法院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铁笼”。研发应用院庭长监督管理、司法大数据智能分析等系统,构建智能化监督体系,实现审判执行全流程网上监管,让“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落到实处。省法院自主研发全国首个“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对疑似“套路贷”违法犯罪人员和案件的自动识别预警,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干警使用智能预警系统502.7万人次,成功识别出5级高风险放贷人5776人、4级风险放贷人6754人,从175万余件民间借贷等七类案由一审案件中识别出疑似“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32962件,为全省法院“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和江苏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建成微法院干警端、全省法院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书记员管理系统、离退休干部管理系统,实现各类人员信息管理全覆盖。建成全省法院电子档案三级共享系统,实现电子档案异地查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责编: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