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毒哥 &玉成

来源: 毒鸡汤(ID:Du-JiTang)

1

疫情,绝对是这3年来对全中国影响最大的事情,上海封控了2个月,北京疫情也胶着了1个多月,到最近才接近尾声,无数人最迫切的心愿,莫过于疫情速速退散了。

而且在各地的动态清零行动中,相信很多人都留意到一个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现象,就是好些人明明呆在家里好几周,一直都是阴性,但不知怎么的某一天就突然阳了,根本不知道病毒是怎么来的。

一开始,人们还单纯以为是病毒太狡猾,通过管道或者其他人类没留意到的途径传播,或者是在做核酸时交叉感染了。但最近的几条大新闻,让人发现了另一个可怕的可能性:这是核酸检测机构的问题。

最近,北京通报了3起核酸检测机构违法的情况,涉案机构分别是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以及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

最重要的是,这3家机构的负责人都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这个严重程度,是过去相似类型案件中都没有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阵仗不可谓不大,自然引起了民众的注意,而当人们去细查这3家机构具体犯了什么事的时候,纷纷都震惊了。

这3家机构,做的事情十分类似,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和赶进度,故意多管混检,造成了大量阳性病例没法被发现和报告出来。

这里也简单说一下核酸检测的流程,一般来说,核酸样本送到检测机构的时候,都是5人或10人一管的,这自然是一种兼顾了成本和效果的做法,当发现哪一管出现阳性的时候,再分别对这管里的5/10个人进行单独检测,确定具体的患者。

也许有人会问了,既然混起来检测也可以,那为什么不混多一点更省事呢?自然就是因为技术的极限就在那里,再多混就不准了。

目前我国的技术极限是20人一管,但相关技术规范在今年1月份才出台,实践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10人一管,包括北京。

然而问题就刚好出现在这个混管上,5月份以来,由于需求增加,北京的核酸检测机构也一下子暴增至67家,当中估计有好些是赶鸭子上架的,资质、能力、效率、职业道德都不一定符合大众的要求。

然后有的“大聪明”看着与日激增的检测样本和营收金额,自然就动起歪心思了,既然都是混,那为什么不多混一点呢?反正假阳性容易被抓包,但假阴性,只要不一个一个样本去检测,那就是泥牛入海,无从稽考了。

上述被查处的3家检测机构,操作都差不多,比如金淮,每管液体只抽取一小部分,然后3管混作一管进行检测,10人一管一下子变成了30人一管,样本被稀释,准确率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同蓝博和朴石也一样,虽然报道里没说具体是多少管混在一起,但大体上肯定是差不离的,甚至有可能更多,令人细思极恐。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经这几家机构检测的北京市民,就算显示结果是阴性,实际上也很难说是阴还是阳,如果假阴性患者外出了,交叉感染给了其他人,后果就更加难以想象,所以才会出现明明感觉管控得很好,但病例还是一个个往外冒的现象。

再结合这3家机构如出一辙的做法,不由得令人怀疑,这是3个巧得出奇的个例呢,还是3个在潜规则当中不巧被抓的倒霉蛋呢?

2

其实早在北京之前,就有城市爆出核酸检测机构渎职的问题了,比如我们前段时间讨论过的,出现了一个小区13例假阳性的事件,本质原因就是企业盲目扩充产能。

实际上,该实验室出事的时候,才刚营业了几天,一开业就日检2万管,大概率也是赶鸭子上架赶出来的残次品。

但是你们猜怎么着?

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除了勒令自查整改之外,上海方面并没有对该机构进行过什么实质性的处罚,直到现在,该机构还在相安无事地营业。

再往前推,早在4月份,安徽合肥就出现了两家检测机构屡次出具假阳性报告的事情,这事儿在当时甚至还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热度很快就过去了。

而所谓的“处罚”,也仅仅是被官方警告和解约,没有追责环节,相关人员还是全须全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全国对于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督和问责,都是极度宽松的。

上海、合肥尚且如此,其他小地方就更难说,别说“怎样检测”了,就连“有没有真的检测”,都是一个玄学问题。

所以再回到今天重点讨论的这个“混管检测”的问题,的确,现在北京的这3例,算是全国首批被发现并立案的案例。

但首次被发现,就等于“首创”吗?我持极度怀疑的态度。

北京是皇城脚下,就如同在屋里发现一只蟑螂,就代表背后肯定有100只那样,有人敢在北京犯事,就代表全国各地,已经没有哪里是他们不敢犯事的了。

而且从犯罪成本上来说,通过混管的方式制造假阴性,无论是成本还是风险,都比之前人们已经知道的假阳性低多了。

所以很有可能,这在业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只是北京这回查得严,3个倒霉蛋被抓到了。

但万一,他们没被抓到呢?

只要这种漏检的假阴性病例一直存在,那么动态清零就得一直受阻,疫情没完没了,这些机构也就可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性”。

前段时间的一条毒语,就用半调侃的方式来说过这个问题,没想到现在一语成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当然了,我相信这些检测机构,并不是每个都抱着故意传播疫情的反人类动机,去做这些事情的,大部分应该只是利欲熏心,想节省成本多赚点钱。

但无论如何,这在客观上已经助长了疫情的传播,再想想现在全国人们为了抗疫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些渎职的机构和相关负责人,真的万死难辞其咎,判刑已经是轻的了。

所以官方的下一步,必须要把犯罪者全部揪出来,而且要从根本的问题入手,铲掉罪恶滋生的土壤。

3

核酸检测是一个多大规模的产业?

谁也说不准,但是直觉告诉我们,规模已经大得可怕。

据3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新冠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或已经超过2000亿元。

另一份在4月底发布的报道显示,仅仅是北上广深等几个大城市的核酸检测机构,纸面上的注册资本就已经超过了100亿元,然而实缴资本要远远低于这个数,有些机构甚至实缴0元。

而实缴资本最大的那家机构,居然就是这次出事的中同蓝博,可见“大佬”也不见得靠谱,更不要说其他小的了。

所以现在整个核酸检测行业,完全符合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的所有特征:大量热钱涌入、需求巨大、对企业的要求和监督相对较低。根据资本的逐利特性,有人为了利益而搞事情是必然的。

问题在于,核酸检测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它太重要了,容不得这种纰漏,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铁拳去锤平资本的无序乱象,见一个重罚一个,大幅提高犯罪成本。

但是重建秩序是需要时间的,在抓完、罚完之前,又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缓解这些乱象呢?这就要提到最近的一个新变化:地方不得再用医保来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了。

这就意味着,以后在核酸检测这一块,费用将由地方财政承担,甚至会逐渐变为(地方政府)自费、(居民)自愿检测,这在一些小城市已经开始实施了。

这个做法也很好理解,因为今年以来,核酸检测行业的规模,已经进入了无序扩大的状态。

那么热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绝大部分来自医保账户,正因为前期医保的无限度补贴,各地检测起核酸来毫无节制,也甚少去监督,间接养大了一大批核酸检测机构的胃口。

但医保补贴到现在,弊端已经超出了好处,核酸检测就像一个无底洞,补贴到最后能不能消灭疫情不好说,自己的钱先没了,只肥了核酸检测机构的腰包。

所以,核酸检测不走医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说明国家要开始清退那些不及格的检测机构了。

地方政府不能再用医保验核酸之后,自然会“勤俭持家”,筛选真正有资质和能力的机构。而北京这边厢已经在重罚违法的机构了,其他地方的机构看到,自然也会老实行事,最后那些靠合法经营无法维持的机构,也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现在这一招是双管齐下,一是提高犯罪成本,二是减少资本涌入,相信全国在这番改变中,会慢慢走向新局面,人们的生活也会逐渐回到正轨。

无论如何,真心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对于那些赚黑心钱的检测机构,我只想说一声: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当铁拳砸下来的那一刻,每一个作恶者,都逃不掉。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往期推荐(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 (点击领取)


后台回复红包

免费领取专属“红包封面

毒语

龙王又管下雨又卖伞,还能有晴天吗?

【 毒 鸡 汤 】

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

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