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家住河北石家庄的农民王振龙罹患肝癌,生命岌岌可危。

医生提出,若想活命,唯一的治疗方案便是肝脏移植手术。可珍贵的肝源从何而来?

王振龙的妻子与儿子重情重义,争先恐后地加入捐肝行列,却因血型不符,连捐献的门槛都迈进不去。

眼看王振龙的身体愈加虚弱,即将迈入鬼门关,一家子愁容满面,濒临崩溃的边缘。就在这时,儿媳张建霞挺身而出。

“我的血型符合,我来捐吧!我是家中一份子,公公也是我的爹,女儿救爹,天经地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和公公王振龙

决定一出,亲友们忧心忡忡,好言相劝:“那可是69%的肝脏啊!你还年轻,别把自个儿搭进去,身体若是坏了,将来有你好受的!”

张建霞表情坚毅,微微一笑,毅然决然地签署了捐肝协议。那么,她能成功吗?

家中独女,善良坚毅

张建霞,出生于1982年,河北行唐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生育管控严格,再加之家中条件落后,张家只生了一个女儿。

作为家中独女,张建霞享受到了来自父母所有的爱与关心,性格坚毅且勇敢,热心且善良,乖巧且细致,丝毫没有沾染自私、蛮横的特点。

“你家姑娘人美心善,可招人疼了,只她一个,就顶得上我家三个了!”邻居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张建霞

中专毕业后,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张建霞就职于本地。张建霞年轻靓丽,性格讨喜,很快成为单位同事眼中绝佳的结婚对象。

一日,同事阿姨牵着一位清秀俊朗、老实憨直的男子走到张建霞面前。

“妹子,他叫王亮,和你是老乡,年纪又相仿,肯定有共同语言,你们处处呗!”

或许是平时很少接触异性,王亮的脸一下窜红,手不自觉地挠了挠头,磕磕绊绊地简单介绍了自己。张建霞见他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只觉得憨傻可爱,心中多了几分好感。

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深厚,进而相互表明心迹,成了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和丈夫王亮

2004年,张建霞22岁这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在亲友的祝福下,她与王亮喜结良缘,决定相伴余生。

婚后,为了家庭和睦,张建霞辞掉原来的工作,与丈夫在行唐县开了家小饭馆,住在公婆家。

按理说,媳妇与公婆间总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嫌隙。可张建霞善解人意,情商极高,吃苦耐心,愣是让婆家挑不出任何毛病,反而越看她,越爱。

“亮子,你这媳妇可找对了,比女儿都贴心!”婆婆张淑英由衷地发出感叹。

张建霞

2006年,张建霞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为张家添了个大胖小子,全家上下笑得合不拢嘴。

公婆感念儿媳的付出,将张建霞母子当宝贝似地供着、疼着、爱着,吃喝住行一应体贴周到,做到了极致。

爱是相互的,正是由于张家公婆如此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付出,才有日后张建霞捐肝时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的回报。

公公患癌,全家忧心

2006年,丰收时节,公公王振龙顶着草帽、扛着锄头在田里辛勤耕种。孙子的降生,令他原本无聊枯燥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与活力。

不知是太阳过烈,还是劳累过度,王振龙的脸上直冒冷汗,嘴唇微微泛紫,一口气提不上来,汗水也浸透了整件衣衫。

他拄着锄头,强撑着回家,进屋便瘫了下来。家人们见状,心惊不已,连忙七手八脚地将他送往医院。

张建霞和公公王振龙

“肝硬化,先吃药吧,平时注意饮食。”医生给出结论。

王振龙一听,瞬间傻眼,他才50岁出头,人生才走过大半,还没多看几眼宝贝孙子,怎么就患上了这个听都听不懂的病?

“爸,没事的,多放宽心,心态好了,病也能慢慢变好。”张建霞与丈夫强忍着担心,耐心劝慰道。

然而,经过一年的吃药治疗与饮食搭配,王振龙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他的面色暗沉,黄得吓人,如同田间的黄土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建霞和公公王振龙

“哎哟,你们别操心我了,可能是太阳晒多了,不碍事。”

一年下来,王振龙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病情,想着人终有一死,倒也放宽心不少,还反过来安慰家人。

另一边,张建霞却于心不安,她表情严肃地与丈夫商量:“小病尽早治,大病不能拖,我们带爸去大医院瞧瞧,没事自然好,求个心安!”

在儿子儿媳的一再坚持下,王振龙乖乖顺从,来到了石家庄的大医院检查。

张建霞

“癌症,是肝癌!”

诊断结果犹如威力迅猛的火药一般,炸得一家人七荤八素,心里不是滋味。

王振龙的心中骇然,眼中透着无法控制的恐怖之色。可他看着所有人都阴沉着脸,满是痛苦,随即朝着众人微微一笑,强作欢颜。

“哎呀,没事啦,我这不好好的嘛,人老了总有这么一天!”

在一次严肃郑重的家庭会议后,家人打算将王振龙送往北京的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

张建霞夫妇拿出了积攒多年的全部积蓄,不假思索道:“现在啥事都比不得咱爸的病要紧!”

一系列繁琐的检查后,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患者的肝癌还没严重扩散,处于癌症早期,如果进行换肝手术,就还有救,只是……”

医生顿了顿,继续说:“医院目前没有合适的肝源,每年进行肝移植手术的人太多了,大部分患者还没等到就去世了。所以,你们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肝源问题。”

“医生,进行手术,真的能救活我爸吗?”张建霞夫妇像握住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询问。

“根据病人目前的状况,不出意外,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在99%以上。”

张建霞夫妇犹如劫后余生,呼出了堵在心头的气,可此时的他们完全没想到,寻找肝源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

儿媳捐肝,全员反对

由于肝体在资源库中实在短缺,王振龙的申请号码被排到九霄云外。

如今,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案便是“亲体肝移植”,即由血型相符的亲属捐肝给患者。

得知治疗方案后,一家人为之振奋,第一时间考虑的并非捐肝后果,而是自己符不符合捐肝条件。

大难当前,方显真情可贵。婆婆与两个儿子像在菜市场买菜一般,争着抢着申请捐肝名额。

“我是家中长子,父亲倒下了,我应该站出来承担一切。”大儿子王亮语气坚定地说。

“不,大哥,家里还需要你撑着,我来捐吧!”小儿子王建紧随其后。

“你们别争了,我捐!我与你们父亲风雨相伴数十载,夫妻同心,他有难,我和他一起担着。”婆婆张淑芳泪眼婆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见到此情此景,眼角湿了,颇为动容,却还是稳着语气如实相告:“你们先做血型检查,只有匹配的才能捐肝。”

命运着实爱捉弄人,三人满心期待地去抽血化验,最后却拿着化验单悻悻而归。

王振龙的血型为O型,可张淑芳母子三人,均为A型!

依照肝移植手术的配型条件,只要血型不符,哪怕是直系亲属,也不能进行活体移植。

一家人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再度幻灭,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从顶峰跌倒谷底。

“患者有没有其他亲戚,如果血型相配,可以试试。”医生好心提醒道。

随后,张淑英包了几个大红包,提着水果篮子、营养品,辗转大伯、小叔以及其他远方亲戚间,好说歹说,厚着脸皮请求对方配型。

“你瞧,我血型不符,我也爱莫能助!”

“对不住啊,大妹子,我身上也有小毛病,捐不了。”

“老嫂子,跟你说句心里话,虽然我没文化,也知道肝很重要,要是割了,万一它不长了怎么办?就算长了,指不定落下什么后遗症呢!”

亲戚的话宛如冰刃,割得张淑英心痛,浑身都不舒服。

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手术风险也不能提前预知,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谁会愿意为了一个远房亲戚冒生命危险呢?

张建霞

饭桌上,张淑英围着暗色围裙,头几乎埋进了碗里,眼泪止不住地从她红肿的眼泡里流出来。

凝重的气氛,悲伤的情绪,让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一去不复返。

张建霞率先打破了沉默,她只简洁一句话:“妈,让我试试!”

一不做二不休,她去做了血型检测。结果显示:O型血。

张建霞

婆婆张淑英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而立马黯淡下来,面露难色地说道:“你能这么想,妈已经很欣慰了,可你是张家唯一骨肉,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公公王振龙的态度亦是如此,他感动却又固执地说:“我不要儿媳捐肝,要是这样才能苟活,我宁愿不要这条老命了!”

至于张家,对于女儿这番孝举,虽然理解,却也坚决不同意,语气不容商量:“爸爸妈妈就你一个女儿,你要是出了事,让我们怎么活?”

十大孝子,传播大爱

张建霞自然明白家人的担忧与害怕,可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公公明明有治疗希望,却碍于亲情和颜面,活活受病痛折磨而死。

连续几日,她拉着丈夫往返娘家婆家,费尽口舌当说客,发动亲情攻势,又拿来一系列换肝手术成功的案例作为辅助,终于说动了公婆。

张建霞和丈夫,孩子

2007年6月,一家人下定决心重返医院。

6月14日,张建霞趁热打铁做了手术。

一般来说,正常人被切除肝脏的极限是三分之二,可碍于王振龙的情况,张建霞此次手术要被割掉69%的肝,早已超出安全范围。

上手术台,医生反复确认:“你考虑清楚,如果害怕或不愿意,我们可以暂停本次手术,并帮你保密。”

张建霞虚弱地摇了摇头:“我自愿捐肝,救我爸,我不后悔。”

张建霞

万幸的是,手术进行得很成功,公公王振龙得以获救。可儿媳张建霞,却患上了小肝综合征,迎来了艰难痛苦的术后复原。

术后,张建霞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整个人昏昏沉沉。每说一句话,每走一步路,都疼痛难忍。

由于肝脏处于再生阶段,医生不得不将导流管插入张建霞体内。一次,导流管不慎脱落,带有腐蚀性的胆汁全部涌入腹腔,令张建霞高烧不断,痛不欲生。

为了让公公安心休养,张建霞主动提出回娘家。从楼道口到屋里,原本只有1分钟的路程,张建霞迈一步,停一下,喘口气,愣是耗费了十几二十分钟。

张建霞

张母见到女儿这般可怜兮兮的模样,着急上火却又心痛难忍,言语中有斥责,又有心疼,捶胸顿足地说道:

“我们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么给别人家卖命,你想过父母吗!”

张建霞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抱着母亲安慰道:“妈,我这不没事吗?我还是你的好女儿,以后卯了劲孝顺你,别生气啦!”

看着女儿憔悴苍白的面容,张母不再埋怨,可她却将这个怒气撒到了张建霞的婆家身上。

每当王亮和张淑英前来探望,张母毫不领情,大动肝火道:“出去,我们张家不欢迎你们!”

张建霞

2008年,张建霞的善举与善举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民间将她的事迹纳入“新中华二十四孝”,官方也将她评选为“全国十大孝心人物”

随着身体渐好,张建霞再度出山,将家中饭馆重新张罗起来,早睡晚起,很快还清了公公手术欠下的债务。

遗憾的是,2010年,王振龙的身体由于排异反应,病情反复不定,最终撒手人寰。

公公去世后,张建霞与婆婆形影不离,亲如母女,同吃,同睡,陪聊,解闷,很快带婆婆走出了阴影。

2012年,小叔子王建的结婚典礼上,张建霞主动将饭店的经营权转让出去,声称一家人无需计较,有福同享。

行唐县政府得知张建霞的情况后,特地为其安排了一个属于事业编的工作,嘉奖她的孝心与善心。

随着张建霞身上的头衔与殊荣越来越多,网络上竟掀起一阵莫名其妙的骂战,有键盘侠认为张建霞在作秀,拿去世的公公消费。

面对这些无稽之谈,张建霞一笑了之,她只知道,做了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无惧人言。

后来,有记者问她是否后悔过为公公捐肝,张建霞感慨万千道:

“我不后悔,毕竟让公公多活了三年,感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陪伴,这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