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豫西小秦岭,是一个石头山峰包裹着的黄土高坡,沟沟坡坡的环境,自然条件还是比较艰苦,自古以来这个黄河岸边的山沟中便有人类生活,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地农民依旧坚守在此,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素有人间净土的美誉。

初夏季节,摄影师一行人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这里,拍摄民俗,记录生活。透过车窗便可看到黄土梯田的山梁上安坐有农家房舍,甚至还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回家的感觉似乎非常浓烈。

我们按照当地老师的安排进行采风,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下午2点多钟大家头顶烈日又走进了一个10来户人的小山村,在一个黄土小院前看到了两位老人,G老师用当地的方言问好搭上了话,老人家非常热情,看到我们就像见到了自家的孩子一样,招呼着大家回家休息吃午饭,一行人很自然的走进了老人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家的黄土小院也就是2分大的样子,几乎放满了各种农具,显得有些拥挤,大爷头顶一个湿毛巾,多年不见的农家装扮让人感到很亲切。“今天气温很高热坏了吧,赶快到窑洞里凉快凉快,洗把脸喝点水,新蒸的馒头马上就出锅,热热地先吃几个。”

大爷对我们这几个陌生人似乎就没有设防的意识,也不加盘问只是一味地招呼大家,农村老人的善良淳朴尽显无疑。

窑洞外边一个简易的小房子便是大爷家的小厨房,土灶台的将军铁锅上蒸笼冒着热气,馒头的面香已经飘进了我们的鼻孔,其实更加诱人的是里边汇合着一股柴火的味道,久违了的柴火蒸馍是真正的家的味道,奶奶站在旁边指挥着大爷一趟一趟的把出锅的馒头往窑洞里端,大爷的动作也是相当熟练,看样子这个出力气的活他依然是当仁不让,难得一见的生活瞬间我们自然不会放过,一阵子连拍都定格进了相机。

大爷把4篦子馒头按照奶奶的意思放在了窑洞的指定位置上,他便坐在了土炕上看着我们拍照,接下来奶奶开始了她的工作,把一个一个馒头翻动一遍,女影友W老师是个细心人,她说:“呀呀,奶奶现在你们这里蒸馍还用玉米叶子做铺垫呀,这个可是纯正的农家做法,是不是干酵母发面呀?这个做法和我老家一样,是真真的妈妈味道,看着就想吃一口!”“你看你这闺女,到家里就别客气,我蒸馒头就是干酵母发面,柴火烧了1个多小时呢,大火烧开,小火伺候,这馒头也好吃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奶看上去就是急性子,她翻动馒头的动作很利索,全然不顾新出锅热馒头的烧烫,很快就把所有的馒头过了一遍手,然后麻利的拿了4个放在了小饭桌上,又端出一盘子萝卜小咸菜和一盘油泼辣子,说道:“来来孩子们,赶紧做下来先吃点,不要嫌弃,山里农民家,没有啥好菜,都是自己做的家常小菜,这热蒸馍加上油泼辣椒和小咸菜就是绝配,吃着很过瘾,可以说都比你们成里的大肉香。”虽然大家有自带的干粮,可是面对新蒸馍夹咸菜辣椒油的诱惑,谁都难以抵挡,坐下来就吃上了。

大爷告诉我们说:“我和老婆子都是80多岁的人了,现在力气小了很多,就说这蒸馒头老婆一个人也完成不了,每次蒸馍我们都是两个人配合着完成,一起揉面,切断成型的技术活是老婆干,完后我负责端篦子上锅下锅,她坐在灶台前烧火,掌握时间和火候,现在上年纪的人了,活干不了了也吃不动了,这一锅4篦子能蒸60个左右,两个人要吃一个月。”

听大爷说他姓张,有3个孩子,其中两个都在山下的市里生活工作,在农村留了一个儿子,按说这个年纪农村人不干活就要随孩子去城里颐养天年,可是他们老两口住过一段时间,和村子里其他老人一样不习惯,就闹着又回到了山里老家,现在社会好,在农村吃喝不缺,啥都能买到,想吃啥都有啥,吃喝和生活用品都是孩子们买好送回来,外边的子女节假日都回家看他们,平时有在村子里的儿子照顾,啥都不操心。

张大爷说:“农村人干惯了停不下来,要你坐着还要生病,地里的农活当然是干不动了,平时老两口就是做家务,种种菜,这个就当活动身体,现在只要自己能动就不要给孩子添麻烦,再说身体好就是给孩子们帮了大忙,老年人就是图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吃的东西还不能太好,营养过剩就会得“富贵病”,自家的粗茶淡饭就是最好的保健,能活的健康这才算本事,我家的老窑洞几十年了,冬暖夏凉的四季恒温,住着养人。”

也和许多北方农家一样,张大爷老两口在家里养着一窝鸡,平时吃的就是自家产的土鸡蛋,吃不完还要留给孩子们回家带走。其实在摄影师看来,老人家养土鸡也不单单是为了吃鸡蛋,养鸡也是一种纯纯的农家生活,也许只有听到下蛋母鸡的叫声,老人心里才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院子的砖墙上张大爷还跟土地神建了一个小小庙,他说:“农民就要敬土地,离开土地就没有了农民,这黄土坡山虽然条件不如意,可是只要有黄土就不发愁,勤劳耕作就能吃饱肚子过上好生活,以前人种的就是小麦玉米五谷杂粮为的是填饱肚子,现在不一样了地里主要是种果树中药材,什么来钱多就种什么。”

张大爷老两口每天的日子过得很自然,他说儿子很孝顺,早已不让他种地干活了,现在的地都是儿子种着,种什么他也不操心,只是给儿子提了个小小的要求,给他留下很小一块地作为锻炼身体的用处,他在里边种了菜,点上一些玉米喝汤。院子里的简易棚下边停放着小儿子的摩托车和农机具。

一伙人吃了老人家4个大馒头,感觉不但肚子里舒服,而且心里更舒服,G老师非常感慨:“这不是几个热蒸馍的事情,吃的暖心的妈妈味道,家的味道,老人家给您留下20元钱,请你们收下。”“啥?还要给钱,要给钱是这样,你们把照相机留下好了!啥年代了,吃几个馍馍还花钱?”大家觉得吃了老人家的馍不能惹他们不高兴,便岁了老人家的意,G老师收回了他的钱。

返程的路上Z老师说:“现在难得还能在农村拍到这样的原始农耕生活,这些年新农村建设很有成效,大多数人都搬迁出了深山集中居住在移民新村了,农家融入了新生活,传统的农耕生活走向消失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能记录下来生活,也算是一份社会责任。”

【想看到更多的百姓的故事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