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有着罕见的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十分异常。

5月份开始,全国持续性的暴雨使各地河流,湖泊流量急速上升,水位不断上涨。

有经验的人知道,这是洪水发生的前兆。

果然,各地接连发生洪水,一场特大洪水席卷全国。

“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省份被列入受灾地区,越来越多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洪水的威胁。

新闻联播里,每天都在报道新增的死亡人数,局势一天比一天严峻。

据后来统计,我国一共有29个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总共达到了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

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660亿元。

从一串串数字中不难看出当时的惨烈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三十万人民子弟兵站了出来。

他们北上黑龙江,南到湖南,奋战在抗洪的第一线。

危难之际,他们跳入洪水中以身体为人墙阻挡洪水。

基辛格曾经在《论中国》里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辛格

抗洪英雄李向群

李向群 出生在海南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在九十年代就拥有百万资产。

原本可以在家当个富二代,但他偏不,而是一心参军。

1998年洪水来临时,李向群正在家休假。

但眼看洪水来势汹汹,他坐不住了,连夜返回了部队,并随部队来到了抗洪的第一线——弥市镇。

他穿上救生衣就开始扛沙包,大家都扛一个,只有他扛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向群

排长劝他不要这么累,怕他把身体熬坏了。

他笑了笑,说:“没事排长,我年轻,有的是力气。”

战友故意往他的沙包里少装些,他还不乐意。

两个半小时里,他扛了五十趟沙包。

停下来的时候,肩膀都磨出了血。

但他没有顾得上自己的伤势,而是紧急前往下一个抗洪地点。

此时正是长江的第四次洪峰,连长们在选抗洪的突击队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突击队的名单里是没有李向群的。

但他主动来到会议室请缨,强烈要求参加突击队,连长只好同意。

一天夜晚,李向群在和班长巡逻,突然发现一处特大管涌,喷出的水将石头都冲得高高的,此时回去叫人已经来不及了。

李向群立刻捡起旁边的一包沙袋,不顾砸在身上的石头和泥水,死死地堵住管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班长让李向群下来,想去自己堵住管涌,他却说:“现在下去,算什么突击队员?”李向群就这样守了一夜。

第五次洪峰,李向群也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哪怕脚踝受伤也没有休息。

8月16日,长江迎来了第六波洪峰,此时长江水位高达45.22米,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情况十分危急,李向群仍然冲在第一线,扛沙包,扛石头。

不久,李向群发起了高烧。

卫生员劝他去休息,他说:“大家都在一线上抢险,我怎么可以休息。”

就这样,哪怕烧得浑浑噩噩,李向群也依旧在扛着沙包,这一刻他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导员知道了他身体的情况,强压着他去卫生院休息。

他不肯,他说: “现在这么紧急的情况,大家都奋斗在第一线,就我在医院,心里不踏实。”

大家压着他进了三次卫生院,他就从卫生院”出逃“了三次。

三天后,李向群昏倒在了长江的堤岸边,昏倒前他还在坚持扛沙包。

从医院醒来,他一件事就是用微弱的声音问:“管涌堵住了吗,还滑不滑坡?“

教导员哭着告诉他:“你安心治病吧,大堤没事的。“

但李向群终究因为抢救无效而去世,我们的人民英雄,这一年才二十岁。

他刚刚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里面是这样写的:请党在抗洪中考验我,把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放心交给我,我一定会用行动证明我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用生命证明了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

李向群去世后,他的父亲来到了他所在的部队,向领导申请抗洪。

他穿上了李向群曾经的军装,完成李向群未完成的任务。

那一天,新闻联播报道了这对特殊的“上阵父子兵”,家家户户都被他们的大义所感动。

李向群下葬的那一天,湖北荆州城下三万人的南屏镇全城空巷,集体送别李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洪英雄高建成

1998年洪水来临时,高建成正在湖北当兵。

七月中旬,湖北连降暴雨,出现外洪内涝的局势。

高建成不顾因中暑而发烧的身体,请命前去抗洪。

到了嘉鱼县邱家湾,高建成和战友们一起挖泥土,扛沙包,固险堤,堵管涌,从清晨一直干到傍晚。

在抗洪第一线,高建成一边打针一边坚守长江大堤。

8月1号的晚上,高建成的部队接到命令,长江大堤有一处地方十分凶险,急需加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建成

一路上,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难的群众,水已经渐渐地蔓延开来。

在他距离大堤一百米的时候,大堤突然决口。

洪水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将所有的人都卷入了洪水里。

危急关头,高建成沉着冷静,和连长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的官兵和群众。

在救生器材不够的情况下,他安慰大家说:

“不要慌张,有我和连长在,大家就不要怕,要树立信心,一定要活着冲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天越来越黑,浪头一个比一个凶猛。

高建成却顾不上自身的安危,他在一个一个浪头中寻找遇难的战友和群众。

高建成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给了战友,又将新战士刘澜送到一棵树上,他自己则在洪水中浮浮沉沉。

当他发现战士何董华在一个漩涡旁边不断挣扎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上前营救。

何董华得救了,一个浪再次扑过来,这一次,高建成没有浮起来。

他牺牲时不过三十三岁,家里还有七十六岁的母亲和四岁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江决堤,以身抗洪

1998年的抗洪过程中,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告诉你,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英雄,他就是长江抗洪队的总指挥董万瑞。

1998年洪水来袭,冲毁了无数的农田和房屋,让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无数人心中的噩梦。

当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的 董万瑞 临危受命,带领三万多人民子弟兵前往长江沿岸抗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万瑞

此时,长江沿岸的洪灾已经很严重了。

这其中,江西九江是一个特殊的地段,它本身就是“地上河”,一旦决堤的话,势必会给周围百姓带来严重的损害。

8月7日,九江突然决堤。

大量的洪水奔涌而出,浪头足有好几米高,人们哭喊着逃命,然而无论如何人也跑不过洪水。

两个多小时,九江市西城区就被洪水淹没,数不清的老百姓无家可归。

董万瑞的任务就是带领军人们补全九江的决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并不容易,战士们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石块和沙袋,董万瑞也亲自来到前线指挥。

他的儿子 董三榕 也奋战在抗洪的第一线,几天里,两个人只匆匆地见了一面。

这次见面,却并没有什么关怀的话语。

董万瑞只是指着自己被晒得黝黑的手臂对儿子说:“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汉柔情,莫过于此。

要想补全决堤口,最需要注意的是管涌。

当年的大坝,不是水泥混凝土砌出来的,很多的地方都是临时加筑的土石坝。

土石坝里面有很多空隙,在洪水水位比较高的时候,大坝承受的水压就会比较大,水就会顺着这些土石坝的空隙渗透到坝外。

可以说,管涌是抗洪最大的隐患。

当时,董万瑞派人守在堤坝外面,每两米就有一个小战士。

有一处果然发现了管涌,负责看守的小战士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打算用血肉之躯堵住管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状,旁边的五名战士也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他们手挽着手,与管涌做殊死搏斗。

然而,管涌的缺口越来越大,六名战士全部被大水冲走。

来不及为六名小战士悲伤,现在最要紧的是堵住越来越大的管涌。

有胆大的战士开来卡车,把卡车投进水里试图堵住管涌。

然而,这却没有什么作用。

九江市政府紧急通知剩下的群众转移,似乎这片大地被淹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缺口越来越大,宽度已经将近五十米。

董万瑞却不想放弃,他下了一道命令,征集附近的货船,要用货船去堵住那个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征船令的消息,很多船主什么都没有说就把船送了过来。

他们沉下去一艘1700吨的大货船,上面还有大量的煤炭,又接连沉下去八艘货船,终于堵住了九江堤坝缺口。

大缺口虽然被堵住了,但还有很多细流,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用来堵住细流的了。

许多战士们自发跳入洪水中,用自己的身体去堵住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堤岸有时不时地滑坡,洪水一直往下冲,深的地方能达到十几米,随时都可能带走战士们的生命。

然而战士们没有顾及这些,越来越多的战士跳入洪水中,用身体去堵住细流。

当时岸上有许多自发前来帮忙的人,见此情景情绪很激动,哭着说:求求你们,不要跳了,家我们可以不要,你们不可以有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只是用行动回答,堤在人在。

第二天一早,洪水终于停了。

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有的直接倒在岸边睡着了。

五天五夜的奋战之后,决堤的口子终于被堵住了。

董万瑞出色的指挥被称为“千年一堵,人间奇迹”。

然而,董万瑞却说“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就像当年的抗洪歌曲所唱的:“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是为了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在抗洪中做出贡献的战士都留不下姓名。

洪水来时,他们挺身而出。

洪水退却时,他们又默默离场。

然而,每一个在抗洪中做出贡献的,有名无名的战士,都值得我们尊敬,都是我们的英雄。

今年的七月份,郑州又遇到了特大暴雨,险情之下,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救了许多被困的百姓。

无论是1958年,还是1998年,或者是2021年,始终有人守护着我们,人民将永远铭记这群坚毅勇敢的人民子弟兵。

#这是军人的模样#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