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08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蜀国谋士马谡曾多次出谋划策,有功于国,与诸葛亮情同父子。诸葛亮伐魏,马谡主动以全家性命立下军令状,去坚守街亭,结果却失守,导致伐魏失败。诸葛亮要杀掉马谡。有人说:“从前楚国杀掉大将成得臣而让敌人晋文公心喜。现在天下未定,而杀掉有智谋的大臣。这不是削弱自己而让敌国得利吗?”诸葛亮流泪说:“孙武能够制胜天下,是因为他严明军纪。不守军纪,怎能取胜!”马谡认罪愿受处置。杀掉马谡后,诸葛亮吩咐按月给予马谡家属禄米。又想到刘备在白帝城临死前曾叮嘱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现在果然应了刘备的话,于是懊恼自己不知人而请求自贬丞相之职。

上述材料中,马谡、诸葛亮两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审读此题材料,可以使用“关键词定位法”抓取信息:

马谡,“多次出谋划策,有功于国”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的特点,“与诸葛亮情同父子”可以看出他和诸葛亮私交很深,惺惺相惜;“马谡主动以全家性命立下军令状,去坚守街亭”可以看出他有爱国热忱,有责任担当;“结果却失守,导致伐魏失败”说明他能力不够,自视甚高;“马谡认罪愿受处置”说明他不推诿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综上所述,马谡有爱国热忱,有责任担当、足智多谋,但他自视甚高,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

诸葛亮,用一个参谋去做主将,说明他这时候不知人善任;“诸葛亮要杀掉马谡”说明他执法严明,公正不偏私;“诸葛亮吩咐按月给予马谡家属禄米”说明他有情有义不冷酷;“请求自贬丞相之职”说明他严于律己。综上所述,诸葛亮严于律己,执法严明,公私分明,但有时候不能用人所长,不知人善任。

写作时,若选马谡,则既要抓住他有爱国热忱,有责任担当、足智多谋的优点,也要看出他自视甚高,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的缺点;若选诸葛亮,同样既要写出他严于律己,执法严明,公私分明的优点,也要写出他有时候不能用人所长,不知人善任的缺点。不管选择哪一个人,都要注意把人物的优缺点和自己的人生认知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思考这些优缺点对于自己的性格养成、为人处世和人生选择有怎样的启发和思考。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形式要求。

参考立意:

1.诸葛多智而位高,犹能自我反思,值得我辈学习。

2.毛遂自荐,亦要认清自己的水平。

3.知人善任,不因情感影响公事。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70年,耶鲁大学校长金曼·布鲁斯特针对当时整个社会新旧更迭、政局不明的状况,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世界身处一片火海,你们读书求学的意义何在?”

2021年,校长彼得·沙洛维在耶鲁大学新生入学典礼上再次追问学生这个问题:“今天,我同样想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们。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隐喻上来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再次深陷一片火海,年轻人读书的意义何在?”

对这个问题,身为中国学子的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两位校长都将读书的意义置于时代的大格局中思考,强调了在“火海中学习”的必要性。这样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可以激发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引导他们思考自我价值和家国责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立意】

①面对“火海”世界,莘莘学子当为天下苍生而读书:②面对天下“火海”,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③不惧“火海”,以我的读书梦助推中国复兴梦;④以读书之乐消解“火海”之苦;

⑤苦读济世,还世界以一片“活海”。

说明:若有其他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内涵,准确把握“火海”与“读书”的关系而阐发,亦可视为正确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多年前,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年轻的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生活?

100多年后,站在历史的潮头,新时代的青年们用各自的行动写下了不同的答案。冬奥火炬手宋玺,逐梦军旅,以一身戎装点缀青春;郑州医生于逸飞,地铁逆行,跪地救人诠释医者仁心;“火箭少女”周承钰,百折不挠,点亮航天漫漫征途;侗族姑娘张国丹,舍弃高薪,返乡唱响非遗传承之曲……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回答百年前陈独秀提出的问题,发表在学校校刊上,署名为李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的第一段提出了问题——年轻的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生活?第二段先总后分,以新时代青年的具体行为回答了提出的问题。考生想要准确立意,可以分析几位青年具体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精神,如追逐梦想、不畏生死、百折不挠、勇担责任等:也可以在“……”的提示下,补充更多青年人应该具有的姿态,如勇攀高峰、奋斗不息、不畏挑战、磨砺自我、奉献社会等:当然,更可以综合考虑几位青年的行为,看到他们身上所共有的时代精神,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

【参考立意】

树责任意识,展青年之姿;

携家国情怀,砺青春姿态;

追逐梦想,永不放弃;

踔厉奋发,不惧挑战……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考察一个人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印度]阿玛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材料三: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当个人为孤立个体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个人融入群体后,其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湮没,个体思想就会迅速被群体思想取代。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言论组合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名句,意思是说: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材料二解说了个人判断力与信息来源多寡(多样与单一)的关系,诠释了导致愚昧、自信的最大原因。材料三指出作为孤立个体的个人的思想与融入群体之后的个性被群体思想替代的现象。三则材料都涉及个体与外在信息的联系,指出信息对个体判断、认知与思想的复杂影响。

生逢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公民当如何应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如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如何对外界信息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斟酌取舍,如何对纷纭信息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如何做一个有主见的、又能善于听取意见的人,如何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这些问题既关乎个体自我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写作这道作文题,我们不妨联系当下社会各种芜杂、多元信息“喧哗”的舆论场中的相关案例,比如“鸡蛋返生”论文现象等,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阐明自己的主张,并阐述具体理由。也可采取记叙类文体,如小小说,通过讲述故事,来诠释自己的见解。

立意:

1.青年人应恪守真理、尊重事实、讲求逻辑。

2.甄别取舍,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3.君子须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胆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任性”一词较为流行,大家议论纷纷。

甲说:“任性率真当然好,不拘束,自由逍遥地生活,成为多少人的向往啊。魏晋风度,名士风韵,多么地惬意!”

乙说:“有钱可以任性,有才也可以任性,但你得先“有”什么才可以啊。”

丙说:“许多年轻人就是因为太任性,不就成了‘坑爹一族’嘛。”

丁说:“对待任性行为,有的需要欣赏,有的需要守望,有的需要制止。”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标题。(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社会、时代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和文化积累的能力。

(1)材料来源:一是关于“任性”的典故,详见百度百科。二是网络上“有钱就是任性”的故事:41岁的江西人老刘在明知被骗的情况下仍坚持向骗子汇出54万元巨款,被网友调侃为“有钱就是任性”。

(2)材料解析:本作文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和写作要求。在写作要求中明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材料的同时,对其写作范围予以限制,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写作,以便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选材立意来源于现实,但又不限于吐槽与自嘲,思维多向,话题可深可浅,学生有话可谈。

(3)材料内容与含意分析

A.材料的写作内容:主要是关于“任性”的多角度思量。

具体的内容有:

①甲的话是对“任性”的正向解读,即为逍遥自由,不受羁绊的生活方式。并以魏晋风度为例,露出向往、追慕之意。

②乙的话认为“有”什么才能任性,其实是引导学生思考,任性其实有条件的。有钱,有才,有权,有势,有位,有个性,有嗜好兴趣……对此观点,学生可褒可贬。

③丙的话,是从“任性”的反向解读,指出“任性”的危害。任性须有“度”,过分过度,就变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任意胡为,飙车、炫富、吸毒,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父母,可谓危害大矣。

④丁的话,则带有总结性质,“欣赏”,是对名士风韵异风的欣赏;“守望”,是对任性的行为要及时引导、转化,避免危害的产生;“制止”,则是对已经产生的危害的“任性”当头棒喝。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态度,如宽容、接纳……

B.材料的“含意”:

①任性是表象,骨子里追求自由:a.成人世界的任性,实质是一种风采。b.魏晋风度,虽不可复制,但可以倾慕。c.人要有点对自由的精神追求,人要有对张扬个性的自身诉求。

②任性需要“底气”,个性才有“支撑”:a.个性时代,张扬个性但不应轻浮或狂放。b.有钱、有才、有权、有势也不可任性。涵养精神道统,内敛含蓄温和,更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c.任性须有度。

③对待“任性”的心态:a.欣赏与倾慕:对“任性”的肯定与赞扬,就是一种欣赏与倾慕。b.守望与制止。年轻人的任性,需要大人的守望,把握其度,不使发生危险。c.宽容与接纳。对待任性,需要宽容。这是一个社会是否民主的标志。d.反对任性。认为任性是一种放纵、纵容,会产生危害,必须反对与禁止。

(4)立意角度

从对“任性”的多角度解读,从对“任性”的不同态度,从思考如何去“任性自由”,或综合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角度,均可。

立意示例:

①快意人生,常存自我;

②任性人生的守望;

③丰盈的精神,任性的世间;

④不可任性;

⑤任性不可无度;

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