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后,身为劳动者必须应该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侵犯时,更应该勇敢地发起劳动仲裁,让公正的法院进行裁决,并最终得到合理的结果。

案例分享:2017年6月1日,刘某正式入职某公司,并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两年后,也就是2019年6月,该公司开始拖欠刘某的工资,无论刘某如何再三催促,公司的负责人都毫无回应,甚至不将刘某的投诉当一回事。在接下来的7月以及8月中,该公司依旧拖欠刘某的工资,总额共计人民币42616.68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刘某整理好足够的证据和材料,向该公司发起了劳动仲裁。

2021年6月19日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判决结果为:该公司必须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L某支付工资42616.68元及逾期利息(利息以42616.68元为基数,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自2021年6月19日起计至实际清偿之日止)。

法律延伸:一、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

二、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

3、申请人系用人单位的,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系律师的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劳动争议的范围有哪些?

劳动争议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总结:每个公民都有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法律也将永远站在真理与正义的一边,当我们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当积极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发起劳动仲裁,让法院对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雇佣者实施强制执行,让社会更加公平,让一切都回归到应有的秩序与轨道上。

从社会进步的意义上来说,积极地维权不仅有利于维护个体的人身权益,也能增强整个社会的维权意识,推动社会法制化,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并进一步构建有秩序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