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学数学课本的插图引发了热搜,而且热度也在持续地提升。德先生家里正好有两个中小学生,为此专门将人教版数学的插图仔细看了下,小朋友真的很纯真,仅仅是哈哈大笑,“这是忍者神龟变成人了吗?”,“为什么小明和小红变得这么丑,是让我们看图画画吗?“为什么脸上一定有两块肉要坠下来呢?”如果这个事件上纲上线来看,那就是多少年的小学生会因为插图丧失正确的美丑观。他们会形成错误的美丑观,觉得这样的绘画风格是时尚的,反而是更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人民日报的官媒评论说得很含蓄,留有余地啊,给足了人教出版社的面子。但是在具体评价方面,还是很尖刻。评论说“教材里有真理,有家国,也有灵魂塑造,哪怕配图也要契合大众审美、符合民族气质。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应精益求精”。

德先生也仔仔细细又看了人教版数学插图,真的庆幸自己的孩子用的是沪教版的上海教材,沪教版的教材插图还是符合正常的得审美观,尤其是孩子的审美观,也符合积极向上的主题,其中不凡引用了一些著名绘画作品。看看人教版的插图,确实毫无美感可言。那个拿三角尺的小男孩腰下部吊着一个是什么呢?难道是个暴露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教版的数学插图,创作者是”吴勇设计工作室“。仔细查了查他的履历,吴勇现在为汕头大学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吴勇自称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就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说实话,不知道吴勇教授日常的艺术作品水平如何,但是仅凭在人教版中的绘画作品,可以说他就是“射墨书画”大师,也不为过啊。

说实话,这些插图真的丑,丑得让人不忍直视。不论现在是流行什么样的审美方式,但是大家对美的感觉应该跨越年龄和时代差不多吧。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说实话,看着之后晚上都可能做噩梦,没见过这么丑的插图。

但是又仔细搜寻了下,发现原来吴勇教授还挺能自吹自擂的,而且还是吹嘘得很清新脱俗。让人不禁感觉到书法界的“射墨大师”跨界进入到了绘画界。找寻到一篇以“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曝光,指导老师为吴勇。论文中“褒赞”该版本数学教材插图,称“更显活泼,更符合儿童气质”。他去找了一个学生写论文,夸奖老师的作品。这就是我国学术领域的通用做法吗?

但是还是有人给他辩护的,“乌合麒麟”,因为画时政画而爆红,他将原意归咎于现在行业上升、市场扩大,画手价格大幅度提升,但是出版社给的价格没太提升。同样一张图,20年前后,给画师的钱没有涨多少,但20年前这个价格可以请到熟练高手来画,今天只能“在一些画室艺考班找一些学生来画”。但是这是同一纬度上讨论的问题吗?明明大家讨论的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审美观问题,他却扯到了所谓插画的市场,价格太低了,出版社给的钱太少了,简直就是偷换概念。

再往其后,很多人深入到了人教出版社招标和选聘的流程中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国中小学生用的教材是经过层层审核的,怎么就没有人在印刷前提出任何审核意见呢?这个审核机制的相关人员未来是不是应该追究一下责任呢?如果未来回收课本重新印刷绘图,这浪费的教材钱财是不是也要追究一下责任呢?并不能因为人教出版社是一个国有独资的企业,那么我们就不追究相关的责任了。

后来又有人发现,通过天眼查进行查询,但是未查到吴勇设计工作室任何信息。这件事一下子就变得非常诡秘了,人教社的教材插图需要进行严格招标的吧?如果这个工作室都没有注册,他怎么去招到的这个标呢?现在事件水越来越深,已经从美丑之辨,后来演化成了三观的讨论,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整个审核招标流程的质问了。

联想到童话大王郑渊洁称:不止插画有改进空间。不止数学课本有改进空间。比如人教版教材有某主编夹带私货将自己的文章塞进语文课本,吃相太难看。编写教科书这样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应该由德才兼备的专家完成,同时在出版前通过公示向社会面征求各方意见。

我们想想这个教材在全国印刷多少份呢?如果进行回收并且重新印刷,造成的损失是多么巨大呀?这个责任到底是谁应该来承担呢?这个事件需要深入彻查一下,可能背后有着太多利益纠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