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她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处于每年阳气最盛的小满至夏至之间,因为这个季节阳光特别充足,正是各种毒物开始活跃的时候,所以农历五月也被称为“恶月”,而端午节也被称为“恶日”。
端午节的主题就是驱邪避灾,很多人家也开始大扫除,避免家里阴暗的角落里滋生害虫,在古代端午节堪称“全民卫生节”。
农历五月因为阳气最盛,这个时节春季升发的植物也都到了枝叶繁茂,以及开花坐果的时节,这个时节的中草药药性最佳,因此端午节前后这几天大家也喜欢采摘一些具有药性的中草药来使用。
端午节在民间从来就是驱邪避灾的节日,因此老话有“端午用5宝,不富也安康”的说法,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端午节的这“5宝”。
1、艾蒿

端午插艾蒿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而且还有“家有三年蒿,不用郎中帮”的说法。
艾蒿在端午节前后正是拔节将要开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艾蒿香味最浓,采摘的艾蒿悬挂在家里的门窗上,艾蒿散发的气味可以驱逐蚊虫,而且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我小时候夏天乘凉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驱蚊工具,都是把家里端午采摘的艾蒿拧成辫子点燃,这样蚊虫就不敢靠前。
艾蒿不仅可以用来做天热的蚊香,还可以用点燃后来炙烤身体上不舒服的关节,以及煮水沐浴来防止身上起痱子,所以艾蒿堪称“端午5宝”之首。
2、桃树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树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是吉祥的象征,端午时节桃树已经开始落花坐果,枝条上也会抽生很多当年新发的枝叶,采摘这新发的枝条跟艾蒿捆绑在一起,悬挂在门窗上在民间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桃树枝跟艾蒿捆绑在一起悬挂时有个讲究,就是一定要根部朝上悬挂,而且要用红绳或五彩绳来捆扎,这跟过年贴福字有些类似,寓意“到了”的意思。
端午节的节日商品中还有用五彩绳栓的桃核,这个也跟挂桃树枝的寓意差不多,寓意祛除病灾和烦恼,逃过端午这个“恶日”。
3、五彩绳

端午节在手腕和脚腕上佩戴五彩绳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一般孩子满周岁的时候都会给佩戴,五彩绳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也是大家驱邪避灾的一种美好愿望。
虽然五彩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却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主要还是人们在“恶月”和“恶日”里的一种祈福纳吉的愿望。
端午节的五彩绳挂上以后,会在端午后第一场雨水来临的时候摘下来扔到下水道或河沟里,寓意把霉运都顺水冲走。
4、大蒜

端午时节正是新蒜收获完毕上市的时候,以前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串编好的蒜辫子悬挂在家里的外墙上,大蒜独特的气味就会使毒虫不敢靠前。
大蒜不仅在气味上可以驱除毒虫,它本身所含的大蒜素就有杀菌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夏天人们喜欢吃凉菜,大蒜可以说是夏季家家户户都不可或缺的厨房必备品。
独头蒜因为味道更浓烈,加上“独”跟“毒”谐音,端午节用独头蒜煮鸡蛋来食用,也有驱除毒物,以及杀菌的寓意,而且端午节吃了用糯米包的不好消化的粽子,这个时候来点独头蒜煮的鸡蛋吃,也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农村很多地方端午节过后上山干活时,也会吃点大蒜或者兜里携带上大蒜,这样大蒜的气味可以防止毒虫近身。
5、泡制药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在古时候就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不过雄黄有毒不能乱饮,因此现在基本已经被淘汰了,也很少有人会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了。

雄黄酒
不过端午节却是泡制药酒的好时候,因为这个时节的很多中草药都是药性最强的时候,很多人也喜欢泡制一些桑葚酒或樱桃酒等来饮用,这样可以享受到酒水不一样的风味,而且泡制的药酒也可以用来外用杀菌消毒。
泡制药酒时最好选用清香型白酒或米酒,因为这些酒本身味道不够浓烈,中国的露酒就是这种用清香型白酒泡制中草药而制成的酒,比如劲酒和竹叶青等。
端午节正是桑椹和樱桃上市的季节,告诉大家一个泡制桑椹酒的方法:
1.采摘来的桑椹不要用清水冲洗,要把它摊开简单晾晒到表皮绷紧。

2.晾晒好的桑椹用白酒或米酒浸泡冲洗一下,然后捞出放入容器中,一斤桑椹根据个人口味加入50克——100克冰糖,然后用米酒或清香型白酒浸泡没过桑椹,放置一个月后即可享用。
结语:
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几乎差不多,都是吃粽子、挂艾蒿或菖蒲,以及沐浴等,“端午用5宝”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主要也是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灾的美好祝愿,了解一下这些传统的习俗也是节日文化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