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根据媒体报道,中国医保局要求:医保的钱不能用于大规模核酸检测,并表示具体费用须由各地政府承担。于此同时,全国多地的医保部门也陆续收到了医保局的函件,明确提出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不符合现行医保政策规定,要求相关地区立即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这一举动让地方政府猝不及防。毕竟前几天不少省市地区才刚刚发布文件,都要把全民核酸项目作为一个常态化动作,有的地方还要求全域内的人员三天两检,有地方则是两天一检。

但是频繁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这在客观上无疑是一笔天价的巨款。

我们就以宣布核酸常态化的河南省举例。2021年,河南常住人口达9883万人,按照1亿计算,一个月算30天,常态化后河南每月将进行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这样的成本会有多大呢?

根据河南有关部门4月29日发文公布的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单采项目价格由18元/人次下调至14元/人次。加上扩增试剂的最高限价的10元,合计为24元。而混采项目价格由8元/人次下调至4元/人次。

“常态化”可能以混检为主,但也不可能全部是混检。毕竟,如果有二次检测或者重点人群肯定是要单人单管。那么,按照人均每次6、7元计算,就是接近100亿元检测项目费。

此外还要计算人力成本,这没有公开的官方标准,但可以从上海的新闻中找到一些资料作为参考。4月12日浦东新区71名志愿者采样11429人,平均1个志愿者采集了约161人。河南“常态化”后,每天5000万人核酸检测,那就需要31万名志愿者。按照每人每天的支出200元计算,每月至少为18亿元。当然,常态化后费用可能更高,另外还会有办公等杂费自然免不了。

总之,河南核酸检测常态化后,每月为核酸检测的直接成本将在100亿以上。

100亿是个什么概念?5月22日,中央财政近日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100亿,用以支持全国的农民夏收和秋播的生产。然后如果这100亿给河南,那么一个月的常态化核酸,可能还不够。

我们还可以拿河南的财政收入做个比较。今年1-4月累计,河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1.2亿元,月均362.75亿,地方税收收入880.5亿元,月均220亿。也就是说,河南核酸检测常态化的支出如果达到每月100亿元,相当于公共预算收入的27%,地方税收收入的近一半。

从全国范围来看,有机构就做过测算,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极端情况下一年的费用很可能会达到1.7万亿元,这么高的费用即便在去年疫情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地方财政也撑不住,更何况很多地方还有一屁股还不清的隐性债务。

那为什么这些地方敢于上马常态化核酸呢?

就是因为之前地方认为这些费用最终都会有医保和专款兜底,自然也就放心的用这种一刀切高强度的核酸,缓解自己掉乌纱帽的风险。

可现实情况是,医保基金一样也顶不住。数据显示,2021年医保结余3.6万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是2.94万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是0.67万亿元。城镇医保覆盖了3.54亿人,平均下来每人有8300元左右,而城乡医保覆盖10.1亿人,约合每人66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10亿人的城乡医保,可不是随意能动的,别看每人只有660元左右,这里面可包含了看病、做手术以及生育等等的费用。这么一个小池子,就算核酸一元一次,也根本耗不起几次。更艰难的是,即便这样的窘迫,也已经是高强度财政补贴之后的结果了。去年城乡医保的收入是9700亿元,支出是9100亿元,能有6700亿的结余,靠的就是中央财政的多次直接划账。

那么城镇的医保能不能动呢?虽然城镇医保看似有3万亿元,但其中统筹账户的结余是1.78万亿元,个人账户只有1.15万亿元。所谓个人账户是由参保人自己掌握,主要用于支付日常门诊小病,统筹账户由政府统一支配使用,主要用来支付住院费用,也就是说,统筹账户可以视作一个共济性质的资金池,个人账户可以当做一个自己的小金库,别人生病接受治疗的钱,是不能从这里面拿的。

而且,现在医保面对的问题和养老保险基本是一样的,一边是经济增速放缓,一边是老龄化加深,最终都会自身难以持续,会走向对财政补贴的严重依赖。前两年,因为统筹账户紧张,已经开始动个人账户了。

地方的医保基金只要稍微吃紧,就会引发一些现象。虽然它不会直接拒绝报销,但是原本可以报销的药物,医院也许就会出现“缺货”,这些病患只能去院外的药店,花自己的钱购买。

既然医保不愿出钱,这个包袱又甩回给了地方政府,可全国没有财政赤字的地方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其他都靠转移支付,还要给企业减税降费、还要稳经济保就业,哪来那么多钱?最终他们只能把这些问题又丢给了国家。

到了国家层面,那只能发特别国债、增加财政赤字、全力开动印钞机。但是,我们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是地方财政、还是医保,又或者依靠中央财政承担,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付款人依旧还是老百姓。

所以,表面上看似乎是政府间推诿扯皮的故事,但实际却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的现实。

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大规模核酸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当然,这其中有着一群人会非常开心,那就是核酸检测企业,那些处在利益链条上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除非疫情结束,否则每天就有数以亿计的人排着队等着做核酸。显然,这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利益越大,就容易出现问题,最近就有两起。

一起是上海五里桥社区查出了“假阳性”,而至今官方调查依旧没有结论,企业也没有给出正式说明,甚至连检测都没有停止,也许这次仅仅是一起意外,但警示意义还是很大的。

既然有“假阳性”,也就会有“假阴性”,北京近期就发生了一起。名为“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日前在官方的突击检查中就被发现,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说白了就是部分样本根本没有检测化验就直接判定为阴性。北京的处理很果断,“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直接被吊销医疗许可证,公安机关也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立案侦查。

上海假阳、北京假阴,核酸检测的水到底有多深?此前还有郑州合肥等地的核算机构也曝出问题。

大规模的常态化,意味着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有人主张检测企业全部“国有化”,但是国有化就能解决问题吗?

核酸检测产业的风险是市场逻辑决定的,谁来都一样。核酸检测是政府采购项目,而采购就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2013年社科院法学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状况》的报告显示,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56.1%的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而经过了多年的大力反腐,或许政府采购“不选最好,只选最贵”的现象已经不像当年那么严重,特别是核酸检测费用,已经被压降到较低水平,但是低价采购又会导致企业为利润无所不用其极。

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假阴,显然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少做一管测试,就少花一份成本,谁都会算这个账。招标价格越低,这种压价欲望就越强烈,监管的猫鼠游戏就开始了。

北京抓假阴,是靠突击检测。假如突击检测的风声提前泄露,也就抓不住了。如果突击检测的结果被隐瞒,一样也抓不住。这就存在了权力寻租、内外勾结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常态化后检测量呈数量级增长,权力寻租的空间也空前放大,那么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可想而知。

检测量越大,造假被抓的概率越低,造假就会越多。而且,又有多少地方政府能够达到北京的监管水平?常态化后还能像北京目前这样大力监督呢?

一个朴石倒下去,成百上千的朴石也许正在路上。

不要高估行政监督的持久力,也不要低估趋利的动力。毕竟被利益驱动的,可不只有资本家。

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核酸“蛋糕”的分配中,大众与媒体基本是没有监督权的。被检测者对于“假阳”会有复测复检的要求,但是很少会被满足。常态化后更不可能大面积的操作,否则财政支出还得大幅增加。至于“假阴”,被检者很难察觉,即便察觉也很难有提出复查的动力。

所以,大面积的常态化核酸,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