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身份曝光

公开资料显示,吴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是一名设计师,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美编室副主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艺术顾问。

吴勇曾为某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报道,一篇以“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曝光,指导老师为吴勇。

论文中“褒赞”该版本数学教材插图,称“更显活泼,更符合儿童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还指出“画面精美程度媲美商业绘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勇曾表示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

吴勇的主要出版物:《书籍设计四人说》、《+-2000吴勇平面设计》、《有事没事——与当代艺术对话》,日本《IDEA》等多家杂志媒体曾多次采访、介绍其作品及设计理念。他曾获邀在东亚书籍论坛、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美院等院校及社会机构作演讲几十场;并获邀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德国奥芬巴赫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韩国ACA设计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及工作坊。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勇在2018年接受行业自媒体“站酷网”微信公众号采访时这么说:“大学毕业,我有幸被选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直到九十年代末下海前,成为了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从出版社出来后成立设计事务所,距今刚好二十年。期间,见证了出版社的体制变革,书籍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产生质变。同时,1996年左右,个人电脑与彩色胶印的普及,替代了墨稿与铅印的流程模式,使得设计的手段和印刷表现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体制、技术、载体的变革都对书籍设计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篇题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采访文章中,对于自己从事书籍设计的理念,吴勇说:从“好看”转变为“好阅读”,其实是设计视野与格局的不同使然。这种转变摒弃了唯“书衣”论、唯“整体设计”论的狭隘装帧观。通过对信息的秩序梳理、设计转换成愉悦及功能化的视觉导读,试图给予读者更为多元的阅读享受和思维空间。它借助形态、编辑、材料、信息、工艺、成本设计,甚至物化的“五感”体验性设计,努力调动读者的“全感官”官能享受,从而形成场景化的阅读设立,实现读者潜意识的心理诉求,进而与书籍本体产生共鸣。

吴勇设计工作室无工商登记信息

据天眼查搜索相关关键词,未能查询到相关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图片及内容参考来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综合澎湃新闻、九派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