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不以固定视点、位置写形,不管画中有多少形象,只是当作一个有很多肢体的整体来看待。所以画中的形体和整体的置陈,永远被看作一件事。只要在布势上把握了距离变化和疏密的穿插,便可以不受篇幅大小和纵横等限制,以此为中心而予以适当地安排。以空白来调和笔墨色彩,亦是国画构图的特色。

一、构图要点

1、宾主:有主题和陪衬物,画面才有主从、重心。

2、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过实则一目了然,过虚则轻飘无依。

3、疏密:疏散聚集,如果布置得好,则画面自有松紧、聚散的效果,产生律动感。

4、布白:虽不着笔墨,但能让人的性灵和思维尽情奔驰,从而获得无穷的妙悟。用之不当则缺乏内容,令画面显得单薄。

5、题款:国画的特有格局,若题款好,不但启人意兴,且能增加画面的美感与深度。

6、均衡:以中心线为准,两边的物体形式虽不同,但分量的感觉应相同。

7、简洁:对事物本质的纯化,表现特质即可。

8、对比:两物相连,强调彼此间的差异,使在互相加强中,各尽其美。

9、和谐:注重笔墨的使用和虚实的配置,以点、线、墨色、布白来支配整个画面,使其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国是江南》董寿平(“之”字形)

二、国画常用的构图

1、“之”字形:此为花鸟画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画面往往用“之”字形的气脉把各个分散的部分贯穿起来。这种构图既不偏重于一边,又不会造成两边分布过于呆板对称,从而既能灵动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统一。这一方式不仅常用在立轴当中,横幅和斗方中也可以运用,也就是说,“之”字可横亦可竖。

2、三线体:此法是构图以主线、辅线、破线三条线作为主要构成的手法。树木主干的走向是构图的主线,另有衬托的枝干随主干走向辅排,起着陪衬辅助的作用,即辅线。然后另出旁枝从主线破出,使构图多样变化,这根线就叫破线。主线主导着画中的气脉走向,而辅线则增加层次,破线用于对主线进行反衬,从而更加明确画面的主次关系。

《清漓帆影》李可染(对角线式)

3、对角线式:山水画中,对角线构成式运用得较多。常见的有实角对实角和空角对空角,造成均衡的错位,这实际上是一种均衡的变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处理,使一边上移,另一边下沉。

4、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一种最稳定的图形,适宜表现静、稳的感觉。所以,一旦画面所表现物象的外轮廓呈现三角形时,作品就会显得集中、整体、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菊石图》张书旂(矩形式)

5、矩形:以长方形、正方形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形式,有一种大气的感觉。

6、几何形组合:将上述所讲及的三角形、矩形再加上圆形、梯形等等。这在表现山水小景或案头清供之类的静物组合中常用到。绘画时对每种物象的外形应尽量向某种几何图形归类,这样有助于强化构图的形式美。

《江边渔家》白雪石(段迭式)

7、段迭式:即“三迭两段”。所谓“三迭”,是指“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所谓“两段”是指“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作两段”。因此,在山水画中,“三迭两段”的构图形式十分多见。当然,“迭”可有三迭,也可以有四迭、五迭,段亦然。

8、层迭式:即以层层堆迭的方式加强空间深度的构图形式,这在山水画或表现大场面的人物画中较为多见。一些侧重表现体积的作品,就可以相应地采用层迭式构图,这样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纵深感,取得立体效果。

一幅画中,主体突出才能主题明确,所以,主要的表现对象应放在显要的位置。摆在最正中间或者两条中线的位置上,都会显得呆板。一般来说,主体摆在九宫格的中间四个交叉点上是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