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

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了

一个15岁的小女孩

因为过度痴迷挖鼻孔

造成颅内感染

差点丢了性命

到底怎么回事?快一起来看看

15岁的花花(化名)是挖鼻孔的重度爱好者。对于她来说,挖鼻孔是一大乐趣!尤其天气干燥的时候,常常刚挖完没多久,鼻子里就又传来又痒又硌的信号,手就跟“着了魔”一样,不由自主地伸入鼻孔。有时候挖着挖着,她还能挖出带血痂的鼻屎。

在某天早上,花花睡醒后觉得鼻子又痛又痒,一摸才发现,鼻腔靠外的地方鼓起了一个大脓包。花花以为是个暗疮,便将它挤爆了,还用自来水清理了一下,清理完毕就没再管它。

不料没多久,花花开始发起了烧,体温达到了39℃。吃完一片退烧药后,花花的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次日清晨,她的一侧脸还肿了起来,眼睛也肿得睁不开。

家人立刻将她送进了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但医生在排除了新冠肺炎及了解相关情况后,将花花转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原来,那个大脓包才不是普通的暗疮,而是由于花花频繁挖鼻孔,形成了鼻前庭疖肿。再加上花花的粗暴处理,脓液逆行入颅,造成颅内感染,从而导致她患上了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还可能引起患者失明!耳鼻喉科主治医生吕颜露在确定花花的情况后,立即为她办理了急诊入院。

所幸的是,花花就诊及时,经过大 半个月抗感染、抗炎治疗,花花康复出院。

挖个鼻孔而已

怎么就挖成了颅内感染呢?

警惕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其实,人体本身存在着完整的血脑屏障,一般情况下,病菌很难进入颅内,但是有一条“小路”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什么是面部危险三角区?一起来科普一下

危险三角区

以人的鼻梁根部为顶点,至两侧嘴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区域血管丰富,且通过海绵窦与颅内相连。

同时,海绵窦还承担着头部血管和神经“交通枢纽”的作用,大脑中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液都汇聚到这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也从这里通过。

但由于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特殊结构,面部静脉缺乏防止血液回流的“阀门”——瓣膜的保护,血液可以双向流动。

再加上面部特别是鼻黏膜下,血液循环也非常丰富,没有清洁过的手在挖鼻孔时极大可能会将细菌等病原菌带到鼻黏膜上,引起危险三角区的感染(比如长了疖肿),而后感染区域又受到挤压或撞击,感染就可以从这里丰富的血管网扩散逆流,进入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

爱挖鼻孔容易引发的风险

  • 诱发感染

人的指甲缝里会携带细菌,挖鼻屎时很容易把细菌带入鼻前孔等部位,造成鼻腔感染,诱发鼻前庭炎、疖肿等。

此外,不要认为只要不挖破就没事,挖鼻屎本身对于鼻黏膜就已造成了轻微损伤。不仅降低了鼻腔的防御功能,长久刺激会引发感染。

由于在面部三角区,化脓性感染可能会经面前、眼上、眼下静脉等进入颅内的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症,最终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 鼻黏膜受伤

鼻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手指频繁、用力地抠挖,很容易使其受损或出血。而且有些出血可能是连续性的,要1~2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 损伤鼻毛

鼻毛是阻挡灰尘和病原体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屏障。此外,还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乱拔鼻毛,否则不仅会降低抵抗力,还易使毛囊发炎。

  • 影响形象

长期挖鼻孔会让鼻孔变大、鼻子变形,为容貌形象减分。

如何正确清洁鼻孔

  • 鼻腔内的一般分泌物:可以在每天早晚各清洗鼻孔一次,最好用流动的水。不仅能防止鼻孔干燥、发痒,还可以保护鼻子。洗脸以后,用食指的指腹清洗鼻孔内上部位,用无名指的指腹清洗外下部位。

  • 鼻涕、鼻屎:则应以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

  • 鼻孔里的硬块:可以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使其软化,再用棉签清理;也可以涂红霉素软膏等油剂药物进行湿润后再清理。

    再次提醒大家

    无论是鼻子瘙痒还是其他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

    对症采取正确的方法

    才能降低不适感

    千万不要胡乱对自己鼻子下手

    以免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和疾病!

*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