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城市的楼市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虽然今年开始,各地政府部门就开始实施降利率、降首付等各式各样的鼓励买房政策,但仍未能阻止全国平均房价重新跌回万元以内。在楼市全面遇冷的社会大背景下,以下4类人的权益或将很难得到很好的保障,希望你不在其中,来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高负债的开发商

众所周知开发房子一直是个回报周期很长的事情,从拿地开始到售楼处撤离,期间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这些资金全部由开发商先行垫付的话,即使是规模再大的房企也无力承担。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保障自身的平稳运行,各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建设的前中期都在拼了命般增加自身的融资渠道。前期他们试图大力推广项目优势,吸引广大投资者的眼光、想要让金融机构对自己多一点信任;中期是在项目尚未建设完成时,就开始售卖楼盘,通过提前变现的方式增加自身的现金流。

房价下跌后,一方面前期银行对投资房地产的信心明显不足,会增加企业贷款的难度,再加上去年中央为了促进加快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提高其准入门槛,公布的“三道红线”政策,开发商的融资渠道会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中期消费者都害怕自己此时买房后,要承担家庭资产缩水、按照原先贷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还款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受到“买涨不买跌”购房思想的影响,纷纷选择持币观望。企业的房子卖不出去,他们便没有像从前那般多的资金,再投入到项目的开发当中去,换句话来说就是期房的烂尾风险会与日俱增。当大家都因为买到烂尾楼而愤愤不平时,那些欲购房者也因为害怕自己会遇到同样的事情不敢入市,如此房子的买卖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在以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商的回款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尤其是那些本身负债率就比较高的房企,由于自身资金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甚至会一度走向破产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高价买房的新业主

那些高价买房的新业主,无疑是房价全面下跌背景下最惨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普通人,基于房地产改二十年来,社会平均工资涨幅平平无奇的事实,即使现在房价比之前便宜了不少,一般人也还是掏空大部分家底,再承担长达二三十年的高额贷款利息,才勉强拥有了一套各方面条件差强人意的住宅。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就算他们暂时没有卖房的计划,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就这样受损,个人却无能为力;更不想在通货膨胀速度越来越快、人民币购买力逐渐下降的今天,当继续按照原先约定还款的冤大头。

但事实上购房者在楼市交易中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就算楼市崩盘,他们也得为自己原先的买房行为负责。因为首先有了去年武汉房闹被拘的先例,我们后续再聚众闹事要求开发商给一个说法时,非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可能留下案底,这对大家未来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无论何时断贷受影响都是自己,轻则给个人征信留下不好的记录,以后我们再想申请信用卡或者商业贷款,难度都会再上一个台阶;情况严重的话个人出行、子女升学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最终落得个钱房两失的下场;如果住宅的拍卖所得不足以抵消剩余未还部分,个人名下的其他不动产还有可能被冻结。

这也提醒广大购房者,在入市之前就要有房价随时可能会下跌的心理预期,然后综合考量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允许,千万不要冲动或跟风买房,这样当购房后房价下跌时,发生房闹或者弃房断贷事情的可能性才会减少。当然在买房时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一定要认准那些五证齐全、资质好、风评高的房企。

第三,名下房产数量多的炒房客

炒房客盈利的根本手段就是将房子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要知道他们名下的房子,大多是个人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上行期时入手的,就算有银行给予的贷款,业主也要自行承担很大一部分资金。房价下跌后,首先就算有人接手自己手里的房子,也不见得能卖得出一个好价钱,现在很多城市又实施了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如果二手房的定价比评估价格高太多,甚至连在市场上挂牌的资格都没有;其次虽然房地产税和房屋空置税还没有正式施行,但基于这两大政策的重要经济地位,二者早晚都会到来。炒房客们要想减少损失,唯有趁早将房子卖出,否则当同行们都开始积极抛房时,自己名下的房子未必能在一众房源中脱颖而出,未来个人只能为此承担更多的持房成本,属实是有点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房地产衍生行业的从业者

房地产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其衍生出了承建商、开发商、房屋中介等五花八门的该行业,这些行业既为劳动者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又为政府财政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

房价下跌后,一些公司和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很可能会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开源节流,届时各地的失业率会稳步增加,相关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