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以来,大家觉得和家 人的沟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

时不时冷战甚至热战?

觉得怎么对方这么难沟通?

TA为何不能理解我?

为何我们明明是彼此最爱的人,却总是“相爱相杀”?

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如指责、嘲讽、 否定、任意打断、拒不回应等方式,会让我们本应该最亲近的关系变得隔膜、冷漠、敌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聿初心语小屋”将和大家分享一种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转变谈话和倾听的方式来减少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带来的烦恼,建立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更提醒我们把爱融入生活。

我们先带着问题看小剧场:我们的沟通总会因为什么而卡顿呢?亲子之间如何好好说话?

我们的沟通总会因如下原因而卡顿:

1.道德评判:即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别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不好的。举例:“你真是太自私了。”以这样的方式提出,就变成一心界定错误的性质,将冲突归咎于对方,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而这恰是暴力的根源。

2.进行比较:评判的一种形式,被比较者会觉得自己很差劲,情绪随之低落,这种方式使我们蒙蔽了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爱。举例: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天天在学习,你在干嘛?

3.回避责任:日常生活中很多表达方式暗含了对责任的回避,忽视自己情感的内在根源。如“是你要求的我才不得不完成……是你让我做的这件事,我原本是不想的。”异化的沟通方式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的责任意识。

4.强人所难: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会造成心灵隔阂。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有的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举例:“你必须现在做好什么事情否则就怎样。”

另外,当情绪上头时,我们的理性思维是暂时无法运行的,会让我们乱讲话,以至于表里不一的表达,让我们之间的误会更深。

所以,亲子之间应该这样好好说话

第一步:观察

“我所观察到的有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清晰地表达观察特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并清楚描述结果,有依据、事实证明,注意保持客观与不做任何评论。比较一下观察和评论的不同吧!

评论:你这孩子咋就这么懒呢?

观察:我看到你昨晚八点开始看电视,看到十一点才结束,今天起床晚了三十分钟。

两种不同表达会产生哪些不一样的反应呢?

第二步: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注意是情感而非思想),并清晰表达、真情实感:“我感到……”区分一下感受和想法的差异吧!

想法: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

感受: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

第三步:需要

即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导致我产生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大多数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在不如意时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而不是了解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与其指责、批评,不如坦诚自己的需要,更有可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

比较一下差异不同回应的区别:“你竟然没和我打招呼!真是没大没小!”

“我刚才看到你没和我打招呼,我会有点难过,因为我想回家感受到爱和尊重。”

第四步:请求

即清楚地提出请求,而非命令,请求是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表里如一的表达能让情感流动,使得亲子沟通更加温暖有力量。

请求必须是具体的,且通常是在沟通的最后一步,同时需要对方的反馈,才能确保我们的意思与对方的理解相同。纯粹发泄情绪并不能让问题被更好地解决,反而陷入更焦灼的争执。

比较一下不同表达带来的效果差异吧:“我让你带瓶酱油回来,但是你却忘了!你真是没记性!好烦人!”

带上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这么表达的:“看到你没有带酱油回来,我有些不舒服,因为我需要你一起和我照顾这个家庭,帮我分担一点压力,现在请你去买回来,可以吗?”

双方协商出最佳方案,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变总是困难的,但只要我们有心,彼此都朝着让我们这个小家更有爱与温度、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顺畅关系更和谐的方向去努力,每个人的一小步、一次努力,大家一起来不断突破,便是让家产生有爱变化的一大步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练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沟通新方式,看看有啥神奇变化!期待你们分享练后感与新发现哦!大家一起好好学习,一起进步吧!

另外小编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马歇尔·卢森堡的著作《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寻找到非暴力沟通方式,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供稿|核心素养发展中心

编辑|朱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