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疫情的强势复发,不仅打乱了大众的生活节奏,也让昔日的“网红保险”隔离险,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目前,奥密克戎变体病毒已在国内呈多点传播之态势,各地相继启动趋严的疫情管控政策,以维持社会层面的动态清零。期间,集中隔离管控、居家隔离管控、划街道管控、小区封闭管控……各色管控成常态。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隔离险的持续关注。特别是那些已经投保了隔离险的人群,在被采取隔离或封闭管控的措施之下,开始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索赔。

其中,上海、北京等人口多、管控严、封闭时间长、投保基数大的一线城市,乃隔离险理赔报案量的高发地。

然而,由于隔离险相对“苛刻”的理赔条件限制,拒赔案件比例开始增多,“耍赖”、“下套”、“坑人”等负面词汇,成了隔离险乃至新冠类险种的代名词。

曾经的“网红产品”,如今已摇身变成了“问题产品”,更因一线城市人口体量庞大与密度优势的缘故,将其中存在问题,迅速放大。

隔离险,俨然已成当下行业赔付的一道难题,令入局较深的保险公司,不堪重负。

如果重新审视“隔离险”的诞生与发展逻辑,它究竟是一场行业的“作秀”,还是一次“无知”的集中暴露?

1

-Insurance Today-

“隔离险”的一地鸡毛

“隔离险”的走红,始于2021年下半年。

据相关统计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包含新冠隔离津贴保障责任的保险产品一度走俏,高峰期此类保险产品达60余款。

“隔离不用愁,在家躺着数钱”、“只要9.9元,1天能领200元”、“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59元管一年”、“一杯奶茶钱,隔离一天能补贴1000元”……

这些保险公司打出的营销口号,盛行2021年。

为宣传隔离险产品,保险公司广开门路:从线上直销,到保险代理人,再至保险经纪机构,乃至支付宝、微信、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平台,各类能想到的渠道全部上线,共同促进了隔离险的“繁荣”。

如果从需求层面而言,市场本身确实存在这一需求:

一方面,受疫情反弹影响,隔离险类产品因投保简易、保障期间灵活、价格亲民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令之投保件数快速攀升,相当部分的平台月均投保件数超过了6万件。

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买,因低廉的价格即便保险公司不理赔,也不会吃大亏。

但是,当部分消费者真正走到申请理赔步骤时,则发现自己可能确实“上当”了。

有的人在申请理赔时被告知:次密接、非自费、居家隔离、境外回国、全域管控均不在赔付范围内。

有的仅针对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导致的隔离。

有的将“免费隔离”列为免赔责任,自费隔离才能获得赔偿。

有的公司则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了解释:仅指病原体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急性感染性肺炎。也就是说,并不包括目前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

当然,投诉种类最高的,还是居家隔离的情况,各式拒保理由“花样”频出。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隔离险”、“隔离津贴”、“隔离理赔”等词汇,目前加起来有近五千条相关投诉,直指保险公司“玩文字游戏”。

甚至许多客户已经被转移集中隔离、确诊,但仍以“不符合中高风险地区分类”、或是“无法出具有效证明”为由被保险公司拒赔。

同样的手续,有的人能赔;有的人却不能赔,更加剧了客户的不满。

2

-Insurance Today-

真的是可保风险吗?

如斯局面的出现,以风险管理为本职工作的保险公司们,一开始就真的没想到么?

故而反思“隔离险”产品的出现:本质上,市场的确是有需求的,但是这一风险需求是否为可保需求?作为有着数百年传统的风险经营管理行业,疫情与战争同一级别,乃明显的不可保风险需求。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再看海外市场超过5亿人次的感染者,可知这是怎样的一个巨大风险敞口。再看那确认即可赔付万元的个别公司险种,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认知?到底是对谁过于自信?

即便各色文字游戏加身,但在如此巨大的公共利益和更多普通消费者的认知方面,参考中国台湾某财险公司对此被法院判决巨额理赔的法理:实质大于形式,无论隔离在什么地方,已经造成实质性的隔离,即理赔。

如果不能从基本专业常识的角度理解,那么动机到底是什么?真的是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吗,还是早就想好了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收割流量?或者说“噱头”玩砸了变成了“挖坑”?消费者何其无辜,无异于对本就脆弱的行业形象的又一次暴击。

当然,监管部门对此类业务早有关注:

今年2月下发的《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险企对隔离险相关业务进行自查整改;相当于给隔离险业务做了定性,给消费者做了风险提示。

要求在产品宣传和销售过程之中,保险公司不得以欺骗、隐瞒、诱导等手段,对保险产品的保护责任等重要情况进行误导性宣传、说明,不得为吸引消费者注意而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夸大、炒作。

同时,将对发现的相关“隔离险”产品开发设计不合理、销售误导、无故拒赔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保险公司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显然,这一举措真正救了的,并不是那些本就抱着“试错”心态的消费者,而是那些对风险“无知”、“无畏”的保险公司。

试想,这一次一旦认真执行下去,看看上海和北京的情况,哪些险企到底要赔付多少?两个城市合计五六千万的人口,加上哪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十亿、百亿还是……

3

-Insurance Today-

行业已经赔穿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险企重新审视隔离险产品:曾经设计时的风控考虑与现下的疫情形势相符吗?答案:并不相符。

逻辑在于:自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对隔离险业务进行自查整改后,市面上重新上架的隔离险,保险责任和费率都变了。如今愿意承保隔离险的公司,少之又少,且基本只赔密接后的集中隔离,有等待期限制,中高风险地区均不可保。

这恰恰说明保险公司对于原有隔离险产品方案的否定。

一些公司的精算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隔离险推出之时,全国疫情尚处可控阶段。许多机构前期为开拓市场,都把隔离险产品保障范围扩得很宽,保费压得很低,推高了赔付率,导致产品盈利情况不尽人意。”

“3月前,国内疫情防控已得到有效控制,隔离情况并不多见。但最近这段时间,各地疫情反复出现,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也就是发生率巨变,所以隔离险现在赔穿了,从而对保险公司不利。”

“更为关键的一点或许还在于,作为创新险种,行业缺乏足够的定价依据,暴露出该产品的设计缺陷。

但是,真正敢于承认自己定错价的公司,并不多。相反,许多公司将隔离险的承保问题归于公司的业绩考核压力。

“其实隔离险作为公司试推产品,起初是做了一定限额限制的。但是由于隔离险保费上量快,对于公司获取直接客户有帮助,所以最后又多放了一些额度。”

还有的公司,把原因归为同业竞争。

“别的公司有这个产品,如果我们没有,那领导这一关就过不去。”

这也反映出的是保险业产品策略的通病:“天下保险一大抄,你有他有,我就得有”

而推行节奏更是同质化,往往产品推出刚看到点曙光,各家公司就一窝蜂的上;一旦形势有变,保司跑得比谁都快。

这种情况下,谁还去管消费者的需求?或许,保住乌纱帽,才是最重要的。

综上,若整个行业的产品推行逻辑都是靠业绩和面子,这是不是一次集体对保险专业性的否定?反而让保险成了“最不保险”的事情。

4

-Insurance Today-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事实上,隔离险在市场中出现和运作的时间并不长。

它的前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次爆发时的 “新冠险”,即那些在保险责任中主要覆盖因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伤残赔偿或医疗费用赔偿的产品。

隔离津贴补偿保障,尚不包括在上述“新冠险”的赔偿责任之中。如果从“新冠险”的推出与发展逻辑来看,又会发现“隔离险”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并不意外。

2020年初,保险公司推出“新冠险”时,初衷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抗疫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保险保障的,不少保险公司都将其作为是公司一次彰显品牌影响力的“难得机会”。本质上,这种产品推出逻辑是针对小部分特定人群的。

但,不缺乏一些“聪明”的公司,看到了热点事件对民众的流量影响力,纷纷借道打出“新冠专属保险”的概念,并通过商业化的推广,从市场中收割了第一波客户流量。

但实际上,当时市场上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并不能忽略:

一是新保产品,往往存在一定的等待期,不是投保了该险种就一定能获赔的,许多消费者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吓坏了,并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另一个因素,即当时因治疗新冠肺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国家是承诺免费的。

所以,“新冠险”从出现开始,与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就相差甚远。而那些真正具有迫切需求的消费者,要么买不了,要么买了不能赔。

针对“新冠险”的乱象,2020年2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由于缺乏定价数据基础,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此类单一责任产品。

如今从“新冠险”到“隔离险”,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后记

莫让创新成了笑话

从隔离险的需求本质看,隔离险在市场上是存在巨大的需求的,但何为可保风险,何为不可保风险?是经营的基本常识。没有金刚钻,何必揽那瓷器活。

否则因小失大,不打击穿了自己的经营底裤,赔穿难堪,更是在灾难面前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将是致命的。

行业已经复业四十余载,类似的粗糙事儿屡禁不止,是时候真正思考我们的初心了:是不是为了客户?哪怕是为了获客,也要做到最基本的履职,将“噱头”和“无知”转化为“信赖”。

莫让一次保险产品创新,沦为人们对整个行业的误解与笑话。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