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艾滋病,不少人总觉得距离自己很远,直到被感染以后,才后知后觉地追悔莫及。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我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中心的数据,大约有56%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HIV。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普遍对艾滋病防范不及时,另一方面,也与艾滋病早期症状容易混淆有关,尤其是皮肤病,居然有22种和艾滋病有所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种皮肤病和HIV有关!很多感染者都混淆了

之所以艾滋病和皮肤病有关联,是因为艾滋病属于艾滋病相关免疫缺陷类型疾病。

简单来说,艾滋病是专门对免疫细胞进行攻击的危险病毒。皮肤作为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免疫力被艾滋病所侵害时,皮肤会第一时间出现异常症状。这就导致很多患者误将艾滋病当作普通皮肤病,从而耽误治疗,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根据已知的数据,总共有22种皮肤病和艾滋病相关联。很多时候千万别搞混了,可能一时的误判,就有可能忽略了可能存在艾滋病感染隐患。

在这其中,又有最常见的3种,容易和艾滋病搞混

第一种:突发性皮肤干燥症

顾名思义皮肤干燥症指的是皮肤很干,因为没有油脂和水分的附着,导致皮屑频繁地脱落。虽然这类症状在很多皮肤不好的朋友身上也有。但如果你是突发性的,并且伴随例如恶心,呕吐等其他异常症状,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第二种:脂溢性皮炎

如果和艾滋病没有关联的话,普通人群只有5%左右存在脂溢性皮炎的隐患,且大多数都是先天性的。

但是,超过9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则会伴随脂溢性皮炎的情况出现。简单来说,脂溢性皮炎是免疫能力缺陷的疾病症状,如果艾滋病入侵人体,破坏了身体的免疫系统,淋巴细胞锐减,脂溢性皮炎的出现概率就会提高。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包括头皮发红,丘疹以及频繁且大块的头皮碎屑出现。有脂溢性皮炎症状的朋友,不妨先用酮康唑洗剂清洗,一段时间内没有效果,则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艾滋病风险。

第三种:结节性炎症

和脂溢性皮炎类似,结节性痒症也是免疫系统受损后形成的产物,患者大多会在四肢内侧,或后背处出现坚硬且粗糙的结节状疙瘩,有明显瘙痒感。当患者被艾滋病入侵后,结节性痒症因为皮肤免疫失效,也是典型的伴随症状之一。

由此可见,艾滋病和众多皮肤病的关联很大。虽然并非所有的都是皮肤病引起,但仍然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过,想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得了艾滋病,也有一些其他的方式辅助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有什么办法能有效确认?

想要最快速度,且最准确的确认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通过医学界检测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即可。

首先,可以直接去医院检查。如果因为一些公开原因存在艾滋病感染隐患,直接去医院接受专业检查,能够准确且快速的得出结果,费用在100到300元不等。

自行前往站点检查。每个城市的卫生管理局,都会设立艾滋病检测站点,通过网络上搜索到地址后,可以免费前往检查,且有当地政府担保保护你的个人隐私,无论是检查时间、检查结果等,都能够在相对应的官网上检查到。

最后,也可以自行进行检测。不少朋友因为一些“难言之隐”,可能不太方便去公共场所进行检测,这个时候,也可以选择购买检测试纸在家检测,简单方便且安全隐私,相对来说更受艾滋病潜在患者欢迎。

但是,如果高度怀疑自己有艾滋病隐患,发现自己有“高危暴露”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依旧有挽救的可能。

万一艾滋病“高危暴露”,如何进行“自救”?

一般来说,当艾滋病进入人体以后,从黏膜或伤口处扩散到体内,需要大约72小时的时间。换句话说,在高危暴露的72小时之内,是挽救自身健康的“黄金时间”。

第一步:第一时间服用阻断药

阻断药是抑制艾滋病感染的直接方式,根据临床显示,在高危暴露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效果会无限接近100%在72小时内,阻断药都能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二步:定期进行复查

吃了阻断药以后,并不代表你就是百分百安全的,阻断药仍然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天都要服用药物,并且进行定期复查,一般在服药后的14天,20天,30天左右各检查一次,用以确保艾滋病隐患排除。

第三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果在服药和检查后仍然没能阻止艾滋病扩散,患者也不要太过担心,现代医疗条件已经能够做到终身治疗艾滋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依旧有回归正常生活的可能。

当然了,想要杜绝糖尿病,最好的方式依旧是预防,例如母婴,性生活,输血等常规感染途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感染,才是对抗艾滋病最有效率的方式。

参考资料:

[1]:《艾滋病高危暴露24小时、72小时,该怎么完成自救?》知乎日本/艾滋病专题,2021-12-1

[2]杨晓莉, 李敬云. HIV感染确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 13(6):3.

[3]孙虹, 吴尊友.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社会行为学分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