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下面,发现一具年轻亚裔女孩儿的尸体。

经鉴定,她就是五天前失联的中国女留学生——唐晓琳。

这个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学霸女孩儿,此时正在盐湖城的犹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人们想象中,她未来的人生一定铺满了鲜花和香草,是寻常人可望而不及的。

此刻,她却孤零零地躺在异国冰冷的海滩里,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她是跳桥自杀身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为何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1985年,唐晓琳出生于山东烟台一普通家庭,父母对她很关爱。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唐晓琳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好、聪慧能干,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学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晓琳很爱笑,笑起来眉眼弯弯,虽然她话不多,但是她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只要有人问她问题,她都会耐心讲解。

高中三年,唐晓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多女生都害怕的物理,在唐晓琳看来不过如此。

2004年,唐晓琳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专业,这个专业有些复杂,比较抽象,需要有极强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学好,除了努力,还得有一定的天赋。

进了北大的唐晓琳,并没有选择躺平,她依旧保持着高中的作息习惯,每天早起跑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

朋友们戏言如果教室和实验室没有看到唐晓琳,那她一定在图书馆。

空间物理专业枯燥且复杂,不少男同学都望而却步,但唐晓琳学起来却游刃有余,她有种不服输的劲儿,为了她航天设计师的梦想,唐晓琳向前奔跑着。

北大天才众多,高手如云,但是唐晓琳依旧在这些精英中脱颖而出,大学期间她获得无数荣誉和奖学金。

她超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让同班男同学服气和仰望。

唐晓琳并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她兴趣广泛,爱生活爱旅游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大学时代的唐晓琳是个快乐、乐观的女孩,她很幽默,爱穿裙子,是才女也是美女,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小白。

她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想着以后能拥抱天空,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毕业后,唐晓琳没有在北大继续求学,也没有进入向她抛出橄榄枝的研究所。经过慎重考虑,她考取了美国犹他大学的空间物理专业继续深造。

犹他大学的这个专业世界排名前三,招收条件极为苛刻,每年只有20个名额。全世界学物理的人都梦寐以求能考进,因而竞争异常激烈。

而北大才女唐晓琳很幸运地成为了这20个人之一。

2008年秋天,23岁的唐晓琳告别父母和朋友,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来到了盐湖城,来到这个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都非常浓厚的犹他大学。

单纯的姑娘没有其他想法,她一门心思想学知识,接触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期盼早日学成归国报效祖国、陪伴父母。

为了能早日完成学业,唐晓琳选择了直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将在2013年博士毕业。只是,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

这在当时的女学霸唐晓琳看来,根本不是事,做科学研究哪有不苦的,她觉得以她的能力应该问题不大。

她压根就没有想过,博士毕业会受到那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来美国的前2年,唐晓琳过得很开心,她经常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聚会,和校友间也来往频繁。

她依然是那个爱笑、爱美、爱穿裙子、爱涂指甲油的女孩,爱自拍,爱分享盐湖城的雪景。

2年后,唐晓琳轻松地拿到了硕士学位,她正式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

最开始她跟的那个导师,对她和另外一个中国女留学生不是很友好,唐晓琳就换了导师,师从萨维兹·萨法里安教授,研究生物物理。

据犹他大学官网介绍,萨维兹·萨法里安是生物科学学院兼任物理与天文学副教授,是研究病毒物理学的权威。

当唐晓琳得知她被萨维兹·萨法里安录取时非常开心,她想跟着一个有项目有能力的博导,能早出成果早毕业。

按照常人的眼光来看,唐晓琳的博士有点儿跨专业了,从天文物理到生物物理,从航天到RNA方向病毒。这意味着唐晓琳必须拿出12分乃至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研究进度。

所幸的是天资聪颖、不服输的唐晓琳很快上手,成了导师的助理研究员,并很快联名发表了极具价值的论文。

这个开局不错,唐晓琳在和留学生朋友聚会时说道:“读博士确实课程多些忙些,但是想到能多学一些知识也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她已经发表了论文,很快就能拿到学位毕业回国了。

事实上,唐晓琳想得太乐观了,她没想到就是因为她出色的研究以及动手能力,她被导师视为了自己团队的免费劳力。

生物物理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极其考验研究人员的耐性。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也很漫长,或许2年或许4年甚至更久。

哪怕一次原材料供应商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果产生偏移,完全一样的原料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然后只得全部推翻重做。

唐晓琳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实验,她参加留学生聚会的时间少了,和朋友也很少聊天,她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生物物理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很多,唐晓琳几乎全年无休,经常性地在实验室待到深夜。有时候,和朋友吃过晚饭后已过了晚上十点,唐晓琳还要回去看实验结果。

为了科研,这个来自山东的女孩放弃了个人爱好,也放弃了很多业余时间。渐渐地,唐晓琳越来越宅,她的生活中只剩下看书、实验、睡觉。

尽管唐晓琳如此努力,她做出的实验计划也常常被导师批得一文不值,还毫不留情地将撕掉的计划书扔在唐晓琳身上。

有一次,她辛辛苦苦熬了5夜做的实验,到第6天去的时候却发现实验台被导师破坏,而导师骂她来得太晚,不配做实验。他竟然在原本属于唐晓琳的实验台上,教另外一名学生做实验。

2013年,已经有3篇论文在手的唐晓琳第一次向导师提出了毕业申请,没想到被导师打回,因为在美国读博士,导师的权利是很大的。

唐晓琳以为是自己水平有限,导致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导师的认可。她心想,只要我做得更完美些,让导师看到我的优秀,我就能毕业啦。

于是,在攻读博士的第4年,唐晓琳特别勤奋也特别听话,导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还是和一年前一样,毕业申请被拒。

而面对这一切不公,内向的唐晓琳没有寻求帮助,她想再忍忍,忍到毕业就好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和枯燥的实验数据打交道,每天忍受着教授的打压和谩骂,等了一年又一年的唐晓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她那学霸的骄傲被打碎得满地。

她多次和闺蜜哭诉,导师说她很差劲,她有些绝望了,不知道还要多久,自己才能拿到博士学位。

但是擦干眼泪过后,第二天唐晓琳还是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

一晃唐晓琳来到美国求学已经9年,博士学习生涯也有了7年,专业学术论文也累计发表了6篇。

可啥时候毕业还是遥遥无期,自己已经32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唐晓琳变得很焦虑。

学业压力大,如果就此放弃又心有不甘,因为一旦选择退学,就意味着她之前做过的研究都失去了意义,一切得重新开始。

眼看100步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只要再坚持一下,唐晓琳不断地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中转换。

7年的博士磨掉了唐晓琳的精力和热情,她不再是那个眼里有光,心里有梦想的北大姑娘

读博也是自己的选择啊,原本就内向的她只有打碎一切往肚子里咽,为了这个博士学位,她付出了7年的青春和心血,而现在却一地鸡毛,她对未来迷茫了。

她变得悲观变得抑郁,没有人知道她有多少个夜晚失眠,没有人知道她有过多少次哭泣。

9月30日,唐晓琳到旧金山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第二天早上她失联了。

10月6日,噩耗传来,唐晓琳的尸体在金门大桥附近,冰冷冷的海滩里被找到,她用极端的方式让自己释放了压力。

没有人知道唐晓琳为什么会走上这样一条路,没有人知道她自杀前在想什么做什么,她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没有和任何人告别,就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而这一切,都随着唐晓琳的离去,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唐晓琳的父母从山东匆匆赶到美国。悲痛欲绝的两位老人,见到白布下女儿冰冷的尸体,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这是他们千盼万盼的孩子啊,那么优秀那么骄傲的女孩儿,就这样横死在异国他乡,没给他们留下只言片语,他们的心被扯得生疼。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在唐晓琳离世后,她的导师并没有对外界表示哀悼,而是第一时间在信息网上,删除了唐晓琳和另一名中国女学生的资料。

联想到唐晓琳第7年才获准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发表了6篇高质量的论文还没有毕业,很多中国留学生对导师产生了质疑,他们觉得唐晓琳的死亡,与导师脱不开关系,

于是,他们向校方提出了严重抗议,要求学校查清楚唐晓琳7年未能毕业的原因。

迫于各方压力,半年后,犹他大学公布了一份长达6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存在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唐晓琳的自杀果然与学校和老师有关。

她的博士生资格考试被拖延了4年,到第8个学年导师还没有给她安排明确的论文计划。

而且她的签证2015年12月到期,可是到2016年12月才重新补办,这意味着唐晓琳的实验被迫停滞了半年。

导师滥用权利、工作超负荷、过度劳累,这些都导致团队成员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为争夺实验资源,连内向的唐晓琳,有时都不得不和同事发生争吵。

为此,犹他大学对物理与天文学系做出了整改,更换了系主任,停止招2018-2019学年的新研究生。

之后,唐晓琳被追授了博士学位,可人都死了,这还有什么用呢?

在大部分人眼里,博士们接受着全球顶尖的教育,看着很多人不曾见过的风景,更有美好的未来等着他们,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实,在美国高校,7-9年才能毕业的工科博士生比比皆是。

他们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前途似锦。他们要承担更多责任,但是对很多事情又无能为力。

而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求学环境,大多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甚至可能更糟,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繁重的学业,还要时刻面对种族歧视以及导师滥用职权。

百余年来,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一直存在,他们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多起博士生自杀事件,不都与种族歧视、导师霸凌有关吗?

时光飞逝,唐晓琳离开已经5年了,但她带给我们的思考,依旧有着现实意义。

她以生命为代价告诉我们:那些精英们各有各的优秀,而不幸的精英们却有着相似的不幸。

打败他们的,从来不是偶尔的打击,而是压力满满的积累,最终爆发不可收拾。

据耶鲁大学调查,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中,有45%的人患有抑郁症,29%的人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中常规的焦虑和抑郁比例只有13%。

又是一年毕业季,2022年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大厂裁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国外留学也成了很多家庭的选择。

如何避免如唐晓琳般悲剧的发生,如何应对那些来自导师以及社会的不公,如何释放压力,这些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必要时可以选择放弃学位,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就有希望

【参考资料】

《在美中国女博士跳金门大桥自杀 校方公布调查结果》中国新闻网 20180412

《不幸消息,在美失联中国女留学生唐晓琳被确认离世》新华网 20171011

《留美女博士死亡内幕曝光,到底是谁把她推下了金门大桥》环球网20180406

-END-

作者:鸢儿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