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是有道理的。

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物质营养,更需要心理营养。

尤其是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

三岁之前和妈妈之间的安全纽带,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七岁之前来自父母的关注接纳和爱,对孩子的价值感和创造力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长期遭受指责打压的小孩,经历连续失败的穷人,

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常常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被连续不断地打击、挫败,最后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陷入无力和无助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认为自己无法掌控局面和事情,于是精神瓦解,意志崩溃,陷入绝望,最终放弃行动。
因习得性无助而引发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会一直呼吁孩子六岁上小学之前,

尽量要父母尤其是妈妈的亲自抚养。

因为老人只能负责孩子的物质生存,

而亲生父母的心理抚养是不可取代的,

这个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安全感、价值感和创造力的缺失。

而且还要爸爸和家人给予妈妈全面的支持和呵护,

让妈妈在一个心理健康情感饱满的状态下养育孩子,

否则一个焦虑抑郁暴躁的妈妈,将会是孩子的灾难。

很多孩子上学后,表现出来的懒散、拖延、不上进,

都是内在动力被破坏掉了,心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身体就没有意志支持行动。

这时候父母继续打骂指责,只会火上浇油,将孩子推向深渊。

成年后的表现就是不争气,不上进,没有自尊自爱,

别说事业成就、赚大钱,他觉得那是天方夜谭,跟我有啥关系;

就连好好工作,好好吃饭、按时睡觉,他都很难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行为和心理有偏差,甚至已经出现了习得性无助的特征,

请停止嫌弃、指责、打击他;

如果你的老公或者老婆出现了意志消沉,抑郁焦虑,

请停止你的指责、抱怨和攻击。

他们需要的不是鞭笞,他们不是不想努力上进,而是他们做不到。

他们内在的精神力已经干涸,他们需要被水一样的温柔滋润,

他们需要被爱重新填满,他们才能重新生长。

他们需要很多的关注,鼓励,认可,信任,一切和爱相关的善良。

这世界上,爱才是一切无解困境的终极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