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还在积极筹备北京大学50周年校庆的北大老校长胡适先生,匆匆登上南下的飞机,离开了北平,也离开了他念念的北大,做梦也忘不了的北大。随后胡适远走美国,永别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的远走,也使胡适从争取的对象急速转变为战犯,当时有人说胡适就是一个学人,毛说胡适是战争鼓吹者。随后大陆发起了批判胡适思想运动,要把胡适思想从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删除掉。

作为过渡来的知识分子,当时风骨依然能敲出金属般的声音。对待批判胡适,许多知识分子或拒绝或沉默。

吴晗,胡适的学生,他曾积极挽留自己的老师留在大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换了人间后,吴晗以胜利者的姿态入主清华,整了不少人。1978年,以钱钟书为代表的大陆知识分子访问美国,当时在茶话会上,有人说到吴晗的结局时,一向沉默的钱钟书说到别忘了当年吴晗在清华整人也是非常狠的。但在批判胡适运动中,吴晗并没有批判自己的老师,动作也是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以沉默对待批判胡适运动的还有钱钟书,钱钟书说虽然我们没有说话的自由,但还有沉默的自由,在后来的文章中我们也没有看到钱钟书的文字。

胡适的终生好友陈莎菲和丈夫任思永,也没有批判胡适,他们曾通过美国的女儿继续与胡适进行联络,与其他北大旧人冯友兰、金岳霖等泾渭分明。

最激烈的是陈寅恪老先生,在当时继续高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旗帜,反对批判胡适,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陈门弟子也拒绝批判胡适。比较典型的是陈门弟子刘节教授,表示批判胡适思想,以后要后悔的,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并且在后来艰难的岁月中,还代替自己老师陈寅恪接受批斗。

到了80年代,批判胡适思想运动造成的后果,也使当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反思,这种批判开了一个坏头,思想与学术属于精神世界,政治强行介入,有悖学术自由精神。

有的人,不是你批判了他,他就会永久消失,不会出现。有时,还会不朽。胡适的名字在消失30年后,胡适相关书籍也开始出版,成为那个时代中难得的甘霖,一时间洛阳纸贵。随后胡适思想也开始还魂。例如在北大百年校庆时,也有人提出要重评老校长胡适。特别是2019年,纪念胡适的相关书籍开始出版并且占据各大书店的中心位置,封皮依然是胡适那朋友式的微笑。

还有那些曾是鲁迅信徒的知识分子,晚年甚至临终时,也在他们的文字中开始回向胡适。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也令人非常心情复杂的一个现象。历史往往在经历一个圈后,又回到原点。

上述图片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