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为艺术了。
18年前,中青报走访了一所神奇的二本院校,走进这所大学,就像是走进了一所高中。
在这里,学生一天要上10节课,课前要统一没收手机,晚上还会安排所有人强制自习。
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考研。
大一的开学典礼上,老师就会呼吁学生趁早树立考研志向,大二大三学校还会开设分班教学,考研的人另设一班,专门开展专业课辅导。
每年考研结束后,四层高的教学楼上都会垂下一条10米横幅,上面写着考研战报。
有学生称,自己高考志愿报这所大学就是为了考研。
在写报道的2004年,这所二本院校的考研率达76%,共有56人考入中科院,9人考入北大,32人考入厦大,45人考入北师大。
这就是位于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媒体报道称其为——考研第一神校。
十八年前谈论曲阜师大时,世人的口吻还很调侃。
那年全国考研人数94万,中科院的老师曾质疑,
「考研是为学术之志,怎能成为大学的办学目标?」
但十八年后,人们才发现曲阜师范大学的做法早已不足为奇。
2022年,山东一家长带6岁小孩来考研考场参观,说
「他还有15年,大约5400天就要考研了。」
过去的近20年里,中国考研人数从94万,跃升至457万,涨幅整整500%,时代变化之快让人屁滚尿流。
考研,逐渐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也成了广大青年又一堂痛苦的必修课。
虽然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但考研人却总是沉默。
他们经历了太多痛苦,太多崩溃,却总是微微一笑,不屑表达。
没人能知道这群青年在上岸之前,到底要经历怎样的牛鬼蛇神。
下面有几个魔幻现实的问题。
Q:你知道今年考研人数增加最多的是哪所大学吗?
A:西藏民族大学。
Q:你知道西藏民族大学在哪儿吗?
A:不在西藏,而在陕西。
也许有很多学子赌别人也不知道这个地理上的秘密,希望报考这所大学避免与大部队相遇。
Q:你知道今年考研录取率最低的大学是哪所吗?
A:湖南师范大学,比北大的录取率还低。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像是一个个俄里浦斯悲剧。
为避免一线大学的残酷竞争,你选择退居二线;
就像你以为只要踢越南,就能赢球。
但你万万没想到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高考你只用闷头往前,在考研这事上,选择却大于努力。
而是否能选好,则是一场事关信息的博弈。
比起高考,考研大多自主命题,自主判卷,没有统一标准,全凭个人摸索。
如果一个人深谙考研之道,那他一定会知道这些法则:远离同级同学,抱紧师兄师姐。
前者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后者却手握信息,能给你提供宝贵的速通经验。
据《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统计:2020年,中国的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已达到112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33%的速度上涨。
很多小而美的考研机构,都会用「X师兄」「X师姐」来命名,师兄师姐的广告照比表白墙上还要温柔。
只是,这尊渡你的菩萨要明码标价。
据白皮书统计,学生在考研培训中花掉的钱,少则五千,多则上万,从模拟面试到真题资料、讲课补习,每一条都要按需付费。
甚至有些机构更为精细,批改作业一次100,打电话抚慰情绪一次50。
即使你知道,号称经过6层选拔出来的金牌学长,只不过是今年才擦分过线;
即使你也知道,你在这里最大的成绩不是学到知识,而是为学姐学长贡献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你还是愿意为之付费,因为他们手握你梦中情校的一手信息。
有人说,考研就像在一间关了灯的房子里洗衣服。
你不知道洗没洗干净,就只能一直洗啊洗,而师兄师姐就是这个黑屋里的一盏小灯,为你的信息焦虑补上一剂不知真假的镇静剂。
哪怕在辅导班上,你听到师兄讲起自己和某某出题导师谈笑风生,你的内心也会稍感安宁,至少你觉得你似乎离命题的真相又更近了一步。
除了师兄师姐外,考研资料也是众多学子狩猎的另一核心信息。
曾有多少个日夜你在上百条某乎的经验帖和小破站的视频中检索。
你仔细剔除掉广告,去掉一个最高分,合并同类项后,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傍身武器。
新闻曾报道,某同学在考研前夕丢失了自己的平板电脑,调取监控后才发现一女子多次来此踩点。
她为的并不是金钱,是平板里的考研资料。
当然,信息战的水还不止这么深,你在狩猎信息的同时,别人也在狩猎着你。
每年临近考试,总会有人接到陌生电话,号称自己能押中此次考卷的大题,这几个字就像「性感荷官,在线发牌」的诱惑,可怜的学子总要受此折磨。
但是一旦当你选择交钱,对面就会选择教你做人。
你以为信息战这就完了吗?
这只是踏上了考研的第一步。
拿着这些信息,众多学子还要面对考研的第二道坎——自虐战。
比起高考集体备战,老师的监督,同辈的压力,考研更像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你必须主动抖M,才能够在里面拔得头筹。
在资本市场,百万考生的潜在需求就是——花钱找罪受。
兴起于2014年的付费自习室,只是考研中的轻量级自虐。
很多自习室的名字里都会带个梦字,其寓意不言而喻。
付费自习室的布局像是喇嘛寺里的念经佛堂,两边隔板竖起,桌宽刚够手臂,一切干扰要素都被尽量革除。
有些自习室还分日区暮区,暮区窗帘紧闭,淹没在黑暗里。
你感觉苏格拉底沉思时,可能都没此刻清心寡欲。
更用力的学子,看不上付费自习,他们的选择是万元起步的寄宿学校。
据坊间考据,寄宿学校兴起于青岛农业大学周边,在青岛农大附近的一条街上,每隔几十米就能出现一间寄宿学校。
大部分学校不教学,只提供吃住和自习服务,来到这里就像是来到了一个与“研”有关的主题乐园。
「努力只能过线,拼命才能上岸」,这样的横幅挂遍学校的每个角落。
每天早上宿舍还会播放考研名师的提神语录:
「你怎么睡得着的?」
「你这个阶段睡得着吗?」
就算在食堂吃饭,你也会被考研黑话包围,周围的同学不是在讨论「二战」「一战」,就是在讨论「旱区」「水区」。
有些寄宿学校还配有专门的背书室,网课室,自制力差的人还可以购买班管监督服务,每晚班管都会检查你的当日任务,甚至禁止奶茶也在他们的监督范围。
被班管盯着的时候,你突然觉得命运就是一个大圈,明明三年前,你还在拼命摆脱班主任来自后窗的凝视。
为了更高效地找虐,围绕这些寄宿学校还催生出了「考察团」服务。
每人交上一百块,考察员就会开车载你去周边的寄宿学校调研,各项学校的自虐指标都被你记录下来。
你的心情时而激动,时而复杂,你可能会责怪衡水中学大搞应试教育,但你从不责怪考研寄宿学校。
即使你承受不住压力最终卷铺盖回家,你也会摇头否认,错的不是寄宿学校,那只是我自己。
除了付费自虐,考研人也早已学会将自虐无缝融入自己的生活。
你可以去看看小破站的工地视频,那里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考研加油站。
视频里的up主在讲打灰、拉线,而看视频的研友心里想的是:
「少壮大四考研怕苦,老大工地提桶跑路。」
不信?你还可以看看播放量最高的学习直播间,人家直播看帅哥美女,考研人看的是一双翻阅学习资料的手。
直播间里装点着计时器和励志语录,「二战」「三战」「早5晚23」都是这里的常见词汇。
青春,爱情,是属于别人的;
刷题,夜战,才是考研人的。
即使打赢了信息战,拿出了抖M的魄力,考研学子还需要处理上岸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
这种考验比前两种都要更为致命,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也不敢说自己能轻松应对。
那就是——心魔。
如果说高考生的努力,还带着点涉世未深的幻想;
那考研生的努力,就是幻想破灭后的自我救赎。
年龄焦虑,求职压力,自我价值,都是砸向他们的障碍。
2018年,上海外国语小学附近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29岁的男子黄一川持刀砍人。
财新网记者在探访凶手的过往时发现,他曾两次考研失败。黄一川不止一次地提及高考失利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他要通过考研改命,他每天晚上都去自习,还做了一份长达40页的考研计划。
也许是目标太高,两次他都低分落榜,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的他,谎称自己考入东南大学,从此一瞒三年。
这之后的生活让他心理愈发扭曲,最终走向末路。
虽然这个事件稍显极端,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考研人身上的压力有多沉重。
8年前,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8年后,创业留给普通人的遗产,是一堆P2P暴雷后的网贷。
8年前,与互联网相关的词叫一夜暴富;
8年后,与互联网相关的词叫“毕业”裁员。
摆在毕业学子眼前的,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因此考研人以10天为周期崩溃一次。
令他们痛苦的并不是攀登知识高峰的困难,而是担心前路被堵死的焦虑。
还有一批人的心魔更难处理,那就是已经工作过的考研人。
他们实打实地坐过早高峰脚不沾地的地铁,也接受过老板耳提面命的PUA,之前北京的流调曾不小心暴露了这批考研人的心酸。
一名男子每天往返50公里上下班,白天工作,晚上备考,周末还要带娃早教。
谁曾想,临考3天前被领导安排出差,更没有想到的是,核酸检测时他被发现阳了。
即使这么努力,身边还有人不断反对,逼他们三十而立。
人活着时,别人会说,你都三十了,老大不小;
人死了时,别人会说,才三十,这么年轻可惜了。
他们真的不明白,三十岁,到底算是个什么年纪?
二战、三战研友的心魔,同样很难处理。
每年分数线的涨跌就像美股港股,他们难以预测,不知道明年到底该做空还是看涨。
身边的朋友也都纷纷离去,只有自己还停在原地。
媒体曾报道一名42岁的保安考研12年,那是真正把考研当作了自己人生的修行。
他有句话,我深以为然,「有些事即便是选错了,也要一错到底。」
媒体报道的时候还是2017年,不知道这位仁兄此时此刻是否还在坚持。
心魔最难捱的时候,往往是临近结束的时候。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10%的学子会选择在考前一个月放弃。
我有一个朋友(是真的有一个朋友,不是我)。
考研的前一周,每晚都会在脑里模拟,带几根笔,怎么掏笔,试卷有几页,怎么接试卷不至于折损。
除了考研步骤,他还会模拟考前的一切。
怎么背上书包,怎么走出宾馆,怎么打车,打不到车怎么去考场……
如果有考研模拟器这款游戏,相信众多研友定会趋之若鹜。
甚至过马路时,考研人都在心里紧张地呐喊:
车,你千万不要撞我,我是考研的;
如果非要撞,撞左手,不要撞右手。
为了缓解心魔,甚至有人开始求神问道。
考研人的魄力总要大于一般信徒,他们甘愿用长胖10斤,20年单身,甚至3年阳寿,换取那仅仅一次的上岸。
所有这些心魔都会不间断循环折磨研友的内心,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在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一刻才会结束。
那时候回首过往,仿佛大梦初醒。
高考考完的学生,会雀跃着蹦出考场;
考研考完的学生,只会默默走出校门。
我问考研上岸的朋友,开心吗?
他说,是的。
我问他,上岸后的生活更幸福吗?
他说,也许。
青年人的生活总是飘摇不定,到底哪一条路才能通往幸福,不存在一个可以预见的答案。
别看考研人考得如此笃定,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确信这就是通往幸福的大门。
22年前,大学扩招,教育部发文称,要重点培养研究生人才。
2020年,研究生扩招,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里说,未来将重点培养博士人才。
世界似乎在发展,在你背的政治题里,这是马克思说的螺旋上升。
只不过发展的是世界,惨的是你。
在这条竞争的道路上,你还需要继续快马追赶。
唯一万幸的是,路还在你的脚下。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各位研友,你的这段经历日后一定会深深印在你的人生。
最后,祝所有研友们都能上岸。
你认为现在的考研含金量如何?
你或者你的孩子,会选择考研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猛犸,再瞄一眼这个奇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