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

来源:医脉通

作者:亦一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疫情之下,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正成为各大城市抗疫的“标配”。

不过,在这片声势浩荡之下,是大家无尽的担忧。

近日,话题#多个千万人口城市铺开常态化核酸检测# 、#河南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接连登上热搜。超高讨论度之下,网友们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常态化核酸费用究竟来自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虽然核酸检测之于群众是免费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本身是免费的。这个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

对于常态化核酸检测,现在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

以此次冲上热搜的河南省为例:

1.人口:据《202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9883万人。

2.频次:按照5月21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通知显示:要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全省居民及其他在豫人员原则上每48小时应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样(间隔一天采样一次)。

3.单价:4月29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5月1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单采项目价格由18元/人次下调至14元/人次(不含核酸检测扩增试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混采项目价格由8元/人次下调至4元/人次(含相关试剂及耗材)。

我们可以算一下,一次核酸检测需要花费多少钱(1.人口以9000万计算;2.以混检10人一管计算):

9000万/10*4元=3600万元!

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算,但呈现出来的数值让人吃惊,然而这还不包含其他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

所以,在这个当下,大家担心核检的钱哪儿来的很正常。

那么,这个钱究竟哪里来的?

5月23日,华创宏观团队的一份测算报告称,常态化核酸策略下,年内2天一测花费约4100亿元。该团队还表示,一个被遗忘、但至关重要的测算前提,是常态化核酸费用约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20%。而全国医保仍有3.6万亿元“余粮”,足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目前该文已删除)

这一略显简单的“定量化”结论在坊间流传甚广,也引发各界不少有关医保基金的讨论,甚至有人担忧医保报销问题:医保里的钱都用于核酸检测,是不是会引发“变相”的医疗资源挤兑?

对此,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反映:医保报销待遇下降,之前能报销的药品和项目报销不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仔细想想确是这样,毕竟一个池子的水就这么多,这边放得多了,那边必然会缩减。

可,核酸检测费用真的是80%由医保承担?

第一财经从多地医保局了解到,像广东这样将医保基金用于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地区是少数,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由地方财政来负担“大头”,其依据是《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号)。

这份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之后,对于民众来说,“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均是免费。第一财经查阅地方常态化核酸检测文件时发现大部分城市并没有明确核酸检测的成本如何支付。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表示,医保基金承担了疫苗的费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并没有承担核酸检测的费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费用主要是由地方财政支付,医保在核酸检测方面的规定是报销确诊病人,疑似病人的检测费用,住院病人进医院时只报一次检测费用,仅此而已。这些核酸检测的费用对医保基金的影响有限。

既然如此的话,为何会有网友反映的医保报销问题?

对此廖藏宜认为,近期民众反映的医保待遇的问题是医保目录全国统一以及医保待遇清单改革有关,这两年国家医保局一直在推动国家标准化和政策统一方面的改革,要求逐步取消地方的小目录,一些福利待遇较好的地区要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这其中可能会出现个别待遇的下降。

可是,这样一笔庞大的支出,不管是医保支付还是地方财政支付,在如今的国情下,它得花在刀刃上才行啊。

那,这笔钱花在刀刃上了吗?

我们还是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一下:

据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显示,目前河南新增确诊为“0例”,新增无症状“24例”。

图源: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规定全省居民及其他在豫人员原则上每48小时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样(间隔一天采样一次),我不知道这种操作是否存在“一刀切”的嫌疑?

试想,在河南30多个市和80多个县中,这9883万人中真的需要每个人都进行如此频繁的核酸检测吗?

尽管有专家表示,可通过高频率的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手段,把社会层面的感染者,包括社会层面的隐匿性传播,挤压干净。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多轮区域”是不是包括全省?

针对这些问题,在一个月前,由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曾发文《没有疫情也连续搞大规模核酸检测?抗疫资源不能如此浪费》称:面对疫情,有关决策应科学审慎,不能只剩下“全域大规模核酸检测”这一招。尤其是没有疫情的地方,随意高频率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中断部分社会运行,安排大量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协助维持秩序,无疑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财政资金和医疗资源,影响社会正常运行,还容易引起群众的猜测,增加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抗疫第三年,我们在这些不断升级变异的病毒面前,好像显得还是不够从容。可仍想好好生活的理性告诉我们,在防疫面前,我们应该更加科学,而不应该陷入某种怪圈无尽内耗。因为:

除了抗疫,我们还有自己的人生;

除了新冠,其它的灾难未曾远离。

责编|亦一 苏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