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怼网友、疫情管控期间上山烧香、投资价值遭遇质疑——通策医疗与其掌门人吕建明似乎一直都在风口浪尖上。

一个由口腔医院起家的公司,曾经凭借着稀缺性,逐渐成长为市值超过千亿的行业龙头。

靠的是时代机遇和对政策的敏感度。

不过,如今稀缺性不再,投资者也不再无脑追捧,通策医疗将面对的,是诸如如何走出浙江的种种困惑。

近年来,进军辅助生殖、儿童口腔、眼科,是有些「江湖气」的吕建民为公司开出的药方。

但这些动作都不能在短时间达到再造一个通策的目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仍然要指望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

可能只有出奇制胜才能打破瓶颈。

5月15日,通策医疗突然宣布要以7.69亿元收购和仁科技。后者主要业务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两部分。

两个公司主业看似完全不沾边,「奇招」来的有点快,但质疑声却远超力挺的声音。

时代的机遇

时间倒回至2006年。

靠地产起家的吕建明以1.021亿元取得了杭州市口腔医院100%股权。

据悉,杭州市口腔医院原隶属于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局,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上城区牙医联合诊所。它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公立口腔专科医院。被收购前,该院有近2000万元的收入。

这个当年颇有些争议的收购案,让通策医疗实打实地踩上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风口。

公立医院品牌背书和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杭州口腔医院在2007年就交出了收入8631万元、税后利润1015万元的成绩单。

找到「金钥匙」的通策医疗还在2007年一鼓作气拿下了宁波口腔医院70%股权,同时设置了衢州口腔医院、杭州口腔医院古翠门诊部。

连续激进的操作,基本奠定了通策医疗在浙江省内口腔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最初的几年,仅杭州口腔医院所贡献的净利润就一直保持在80%左右。直至今日,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仍然为公司贡献了大部分的利润。

再后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通策医疗又先后入主了昆明口腔医院、沧州口腔医院等多家公立医院,继续扩大版图。

通策医疗的成功是时代的机遇,可遇不可求,如今这样的模式再难复制。

很难走出浙江

收购公立医院,让通策医疗「躺赢」了很多年。

占尽了天时地利,通策医疗自2007年开始,股价最高上涨了200倍,总市值也一度超过1300亿。

不过,当投资情绪回归理性后,也开始有人怀疑通策医疗「真实价值」。

争议最大的核心来源于,尽管通策医疗早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但时至今日,90%的收入仍然来自浙江省内。

就主打的口腔板块来看,省内和省外的毛利率水平也相差很多。2021年省内毛利率为46.86%,而省外则为35.31%(2020年,省外只有28.31%)。由此可见,离开了浙江,通策医疗的优势就会大幅降低。

究其原因,这个领域有其特殊性——患者与医生高度绑定,且行业准入门槛极低。

以一个6台牙椅的口腔诊所计算,算上房租、设备、人员,即使在一线城市,总投入也不过300万至500万之间,这对于高收入的牙医而言,创业的成本并不高。

有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由64100家迅速增至87700家。

因此,离开了浙江,没有杭州口腔医院的品牌优势,通策医疗似乎也找不到破局之法。

医院运营压力山大

仅用了11个月,通策医疗在二级市场上,股价就跌去了70%,且压力还在继续。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绍兴上虞、宁波等地,有部分医院停业,部分医护人员在医院封了30多天。3月以来,浙江省各个县级防控都更加严格,影响外地来杭就诊,而本地就诊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口腔就诊需求锐减。

与此同时,种植牙集采也已经提上日程。

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种植牙纳入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范围。4月29日,宁波市医保局发布消息称,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出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并组织百家医疗机构开展集体签约。

通过综合考虑生产厂家的成本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费用,宁波市医保局将耗材的价格限定在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为2000元。

种植牙集采加剧了观望情绪,有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甚至有大型门诊的业务量出现双位数的下降。

民营医院没有想象中的滋润。

5月17日晚,雅戈尔集团宣布,向宁波市政府捐赠旗下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捐赠价值约为13.6亿元。而这个项目在今年4月21日刚刚通过验收。

对此,雅戈尔方面的解释为,运营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没有合适的团队来运作。

图什么?

通策医疗收购和仁科技虽然招至不解。但公司方面坚持认为,「和仁是物有所值的」。

根据通策医疗方面对此事的反馈,可以解释为,收购和仁科技后可以将医院和患者端更好的结合。毕竟通策医疗目前已经有几十家医院。今后,通策医疗会把信息系统的业务交给和仁科技进行。

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是,和仁科技物有所值,以后通策医疗不排除除了开医院,还会进军医疗信息化业务。

不过,相比于上述解释,更让人容易理解的是,通策医疗或许更看重和仁科技在医院端的资源。

该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以地方公立医院和部队医院为主。业务已发展至301医院、西京医院、同济医院、华西医院、湘雅医院、湘雅二院、浙医二院等。

在和仁科技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中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儿童医院与公司的合同金额均超过8000万元。

靠着公立医院起家的通策医疗应该深谙此道——拿下和仁科技,有向外延伸业务的可能。

江湖救急

值得注意的是,通策医疗在收购前,账面上的钱不够支付收购款。

花费将近8亿元,「梭哈」收购一个与自己体量相差甚远的公司,怎么看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就在两者联姻之前,和仁科技刚刚与国资背景的金主分道扬镳。

2021年12月14日,和仁科技与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总价10.78亿元。不过,5月14日该转让即被终止。

仅仅过了一天,通策医疗就迅速成为了收购方。没有拖泥带水,只是价格比此前便宜了2亿多。

两家业务没有交集公司的合并,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

查看资料,吕建明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大学校董、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

而和仁科技前任董事长杨一兵曾于1996年至2013年,担任浙江大学教师。而该公司众多高管均有浙大背景。且和仁科技是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高新 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和仁科技妥妥的浙大系。

有投资者质疑「和仁科技买贵了」。不过,从吕建明的行事风格看,此次收购或多或少会有「江湖救急」的成分在。

实际上,吕建明在对自家人身上,从来都是比较慷慨。

2020年9月,通策医疗以1.5亿元收购关联方杭州海骏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10家长期股权投资,具体为上海三叶儿童口腔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其他9家口腔诊所部分股权,本次收购的增值率522.97%。

更早些时候,2015年,通策医疗就想用50亿元购买海骏科技100%股权,但最终被叫停。

海骏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吕建明本人。

医院信息化不好干!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通策医疗收购和仁科技可能都不是最好的时机。

医疗信息化在2015年至2016年之间,曾经达到一个并购重组的高峰期。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这两年间,就有三星电气、中元华电、东方国信、万方发展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以收购的方式进军医疗信息化领域。

实际上,通策医疗也在同期也开始布局。就在发布收购海骏科技的同时,通策医疗还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用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医疗数据云服务平台项目。

因此,过了7年再花费重金进军医疗信息化,已经错过了跑马圈地的最佳时点。

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对健康界指出,医院自己做信息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保障,但院企合作的模式会更佳。每家医院环境、经历不一样,可能选择也会不一样。

「目前行业最急迫的还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机制。」黄虹说。

从目前行业的格局来看,卫宁健康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是第一梯队;东华医为(东华软件子公司)、东软集团、万达信息、创业惠康为第二梯队;而和仁科技、思创医惠,北大医信、易联众等已经被落在了第三梯队。

医疗信息化行业中,核心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是两个重要的领域且占比最高。不过,这两个领域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

艾瑞咨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及规范尚未完善,顶层设计不完善直接导致区域医疗信息化协作机制的不健全,主要参与者无法实现有效统筹,而且医保、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速度,跟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信息化发展速度不匹配,会进一步增加合作难度。

艾瑞咨询认为,当前医疗信息化技术难以支撑上层应用,实时数据难分享、集成平台对应用需求的技术支撑弱导致实际应用效果差,用户与患者对转型无法感知,长此以往,医疗各利益主体对信息化的投入热情及意愿也会逐渐衰减,建设将陷入困境。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文|隔壁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