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511户居民1170多人,两个月来没有一例阳性,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长宁区周家桥街道虹桥河滨花园是长宁区首批五星“无疫小区”,5月22日至31日,除核酸筛查日外,小区居民每户都有2次出门时间,每次一人、限时3小时,逐步从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换。

截至5月22日,长宁区已公布两批共768个“无疫小区”,其中五星“无疫小区”322个、三星133个、一星313个。根据中心城区住宅类型多样、居民密度较大等特点,长宁区对“无疫小区”创建施行分类治理,老洋房、售后公房、普通商品房、涉外商品房、动迁安置房等不同类别的小区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个月无疫情:志愿者精细分组,消毒非常重要

4月1日浦西封控后,虹桥河滨花园业委会在半小时内组建了一支63人的“河滨与宁疫起”青年志愿者团队,涵盖在职党员、白领、青年创业者。这些社区里的年轻人主要负责配合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开展核酸筛查、物资搬运、小区团购以及物品和环境消杀。“每次有任务,大家就在微信群里接龙报名,50多天来平均每个人都参与了2-3次以上的志愿服务。”周家桥街道上海花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韡告诉记者。

一座千人小区如何保持2个月无疫情,胡韡认为,小区居民和物业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养成的严格消杀意识,在本轮上海疫情期间起到了很大作用。两年来,小区按照住宅小区预防性消毒提示,严格做好每天的电梯轿厢、按钮、小区公共区域、楼宇对讲机和垃圾厢房的消毒。近期新设的户外快递架,则按照每日3-4次的频率进行消杀。快递外包装消毒后均需要静置30分钟以上,才可由业主下楼领取。

不过,即便是“无疫小区”,过去2个月中也遇到不少管理挑战。胡韡介绍,4月上海发布“三区划分”要求后,虽然虹桥河滨花园属于防范区,但由于周边封控小区较多,因此河滨花园也采取了提级管理,使得部分居民对此有所不解。

为此,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在党建引领下,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在发放政府物资之外有序引导居民自主发起团购。每一笔团购均向业委会登记备案后开团,并由业委会每日发布当天的“发货海报”和“采购海报”,让居民对物资到货进度一目了然。“多个团同时抵达小区,我们就发完一个团再发下一个,避免人员扎堆;快递送到后要经过缓冲区、消杀区,最后才能在‘领取区’取货。”胡韡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江苏路街道华山花园小区,小区志愿者中有一对来自埃及的母女,女儿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由于封控期间要上网课,与志愿者日程安排有冲突,她的母亲便主动接过任务。记者了解到,通过楼组长动员、微信群接龙报名,华山花园已累计招募中外志愿者40余人,与物业管理人员整编成了一支“华山花园防疫志愿服务队”,并细分为大楼封控管理、外卖快递投送、生活垃圾收集、组织核酸检测等四个工作小组,积极推进“无疫小区”创建。

居民“限时外出”:非必要不外出,尽量不到室内区域

被评为“无疫小区”后,如何持续保持“无疫”,是居民和社区干部都最关心的问题。

“居民虽然收到了防范区的出入证,但大家还是积极配合‘非必要不外出’的倡议,减少人员流动。”胡韡介绍,目前居民区周边商超仍需要凭邀请卡进入,一些小型超市虽然无需邀请卡,但门口排队时间较长,容易产生人员聚集。因此,不少防范区居民即便凭证走出小区,也暂时只到周边绿地以及苏州河滨河空间“限时外出”。有外出就医需求的居民则可向居委会申请专门的通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解封了,但一些受到居民广泛认可的团购仍旧继续,大家也觉得团购到货后可以统一消杀,比较放心。”胡韡说。据悉,目前周家桥街道正在为虹桥河滨花园等“无疫小区”协调安装数字哨兵,外卖、快递配送员抵达小区大门后,只要扫描场所码,就能收到语音自动播报的体温、健康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等信息,方便小区安保人员及时登记,减少相互间接触。

天山二村101号-107号居民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均为非成套住宅,不仅没有物业,且租户较多、人员复杂,独居、纯老和弱势群体占比也较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疫情以来却一直保持无阳性感染,近日被评为长宁区五星“无疫小区”。

天山路街道仙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齐义红介绍,小区虽然只有280余位居民,但每个楼道均配有2至3名志愿者,负责本楼的垃圾收取、物资发放、配药送药等工作。这一居民“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监督”的自治模式延续至今,目前已拓展到为独居或瘫痪老人提供每日送餐服务、为情绪焦虑的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从线上线下持续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为“无疫小区”创建做好坚实的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