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特别火;

“男子离沪买不到票,骑自行车几十公里找到卖车的,花了一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开了两天两宿,行驶了2000公里回到大庆”

很多网友评论这个大哥是个“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知道,这个大哥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迫切的心情要回到老家;但是,通过这件事,以及网上各种“离沪”的新闻和视频,我觉得,这些外乡人,在最危难的时候,真的想家了......;

有“归属感”的地方,才有家的感觉

相信每个在异乡打工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别的城市能够扎根发展;但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真正能留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些在异乡打工的人,放下打拼多年的基础,最后选择回到家乡去生活呢?

应该是以下一些因素:

1.房价居高不下,自己的积蓄连凑首付都不够,只能租房子住;二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忍受,但是一旦到了三十、四十、甚至五十岁的时候,在大城市,依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屋檐,一种悲凉的感觉肯定会慢慢出现;是不是怀念自己家乡属于自己的那个家了呢?

2.要办理任何手续,本地人只需要身份证就可以,而你除了身份证以外,还需要暂住证才能办;是不是心里落差就很大呢?

3.本地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都会选择就近上学;只需要看户籍、房产证来审核你的入学资质;而非户籍孩子,还需要提供租房合同,以及各种其他材料才能让孩子通过资质审核,即便入学,也算是借读,到了十八岁还要回老家去参加高考,说白了,最后还是要回家乡;

4.买车、买房,对于异乡打工人来说,还需要一些额外的资质,才有资格购买;条件一旦差一点,可能就要重新统计;

5.如果父母也在这一起住,老人就医还要考虑医保关系,极有可能还要回老家去就医,属实不方便;

6.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惠民政策,但是这些惠民政策,一般都会向本地居民倾斜,如果外地打工人想享受惠民政策,还是需要很多门槛限制条件;条件不够,还是不行;

7.一旦出现危难时刻,本地人和外乡人,就会显出非常明显的差异化对待;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我就不赘述了;相信各位都从网上看到过相关的报到和视频了;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让人感到没有归属感,这时候,这些打工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思乡情绪,想念家乡的亲人、想念家的感觉,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家乡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大城市都是有包容性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所以没必要抱怨

我曾经多次,看到身边的人,在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和抱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抱怨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

那么该不该抱怨呢?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因为,做出去外地打工的选择,肯定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去哪发展,也是自己选择的;怎么发展,也都是自己决定的;如果抱怨,更应该反思自己哪出现问题了,如何改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同样,每个城市的政策,都是要依托自己城市发展为大前提去制定的,面向的对象,肯定是要以自己本地市民为主的;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每个异乡打工人,更要理性的看待自己在外地打工的目的是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去大城市打拼,要干什么、怎么干,如果知道这些,很好;

但是,如果是别人要出去,自己跟风也要去,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就是出去混去了;那么这种情况的人,最好还是别去了;大概率最终的归宿还是回到家乡;与其这样,还不如开始就在家乡生活,也能够很安逸的生活;

这次“上海封城”期间,所有的视频和小道消息,我不会评论,因为,我没办法甄别这些视频是不是断章取义,也没办法分辨那些小道消息的来源是真是假;

但是,这次“离沪潮”,的确证明了,很多异乡打工的人,真正明白自己真正应该在哪生活了;他们想要的归属感,就是自己的家乡;

如果您喜欢,请您【关注】@第一代80后老葛
感谢您耐心阅读,欢迎点赞和转发
老葛愿意与您分享20年的职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