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众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今年首家开展非现场辅导验收的拟上市公司。

“此刻的心情十分紧张激动,等了将近两个月,总算是拨云见日。”张建军是众辰科技的实控人兼董事长、总经理,5月23日晚间,正在准备接受在线辅导验收的张建军兴奋地向记者表示。

众辰科技地处上海松江茅岗镇,是本轮上海疫情发生以来最早一批进入封控的地区。受此影响,公司申请沪市主板上市的计划被迫延缓。幸运的是,证监会近日出台“23条”纾困措施,众辰科技成为了上海首批享受到政策红利的公司。

今年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吉林等地区IPO与再融资等项目压力凸显,大部分企业资金状况严重承压。在上海证券报针对667家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显示,53.07%的企业表示希望获得缓解现金流压力方面的扶持政策,12家上海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方面的政策诉求。

企业的心声也是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企业申请首发上市、北交所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作为一线监管部门,上海证监局表示,“23条”充分反映了上海地方企业的相关需求,后续将做好政策传达解读,做实做细相关工作,支持市场主体用足用好支持政策,服务上海经济加快恢复发展。

市场各方积极响应“23条”新政

“近两个月以来,整个公司都在闭环生产。目前公司的物流、生产也逐渐好转,但疫情对企业业绩造成了冲击,我们一度很担心影响IPO进度。”张建军告诉记者,公司于今年3月下旬递交了申报材料,不久后就收到街道通知,要求厂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本以为要等上海全面解封之后,才能进行现场辅导验收。出乎意料的是,22日晚我们收到在线辅导验收通知,上市计划终于可以向前推进一步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就有部分拟上市公司采用了非现场验收,当时并未明文规定要现场验收这一环节。2021年9月30日,证监会发布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要求需现场验收。这意味着,众辰科技是辅导监管规定出台后上海首家开展非现场验收的拟上市公司。

在出台“23条”纾困措施前,证监会党委指导了上海证监局调研了解上海疫情影响情况和市场主体面临困难,专题讨论研究应对政策。从《通知》要求来看,允许证监局对IPO辅导验收企业借助电子网络手段提前开展预沟通,采取非现场验收方式。

上海证监局也表示,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上海企业上市融资,对50余家拟在6月份申报的企业,指导辅导机构利用电子网络手段预先提交验收申请材料,集中力量通过视频约谈等非现场方式及时完成辅导验收工作,加快推进上海拟上市企业发行上市进程。

上海多家券商也积极响应监管要求。“昨日(5月23日)下午,我们公司保荐团队立即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全面研究学习了‘23条’纾困措施,并安排各个项目组梳理手头上符合要求的申报项目。”沪上某头部券商保荐人士向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的多个IPO和再融资被迫“暂停”。现在有了相关政策支持,希望能赶在政策窗口期,推动相关项目顺利落地。

《通知》还明确,疫情带来的短期业绩下滑不影响符合发行上市基本条件的企业正常推进IPO;对2022年上市当年因受疫情影响业绩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和相关保荐机构给予适当监管包容。

“在线辅导验收从审批流程上解除了企业困扰,而明确IPO业绩波动的‘涉疫’处理规定,有助于平滑疫情对拟IPO企业造成的影响。”中信建投投行业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在审项目基本是去年申报的,2021年报财务数据都已完成,现在监管部门优化审批程序后,基本解除了市场的“后顾之忧”。对于今年4、5月的新增项目来说,因疫情影响,大部分公司二季度的业绩都会受到冲击,有了政策的明确,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后续开展融资业务的顾虑。

纾困措施缓解企业再融资焦虑

“证监会‘23条’纾困措施中,既提到了加大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政策支持力度,也明确了对需要提交的反馈意见、问询回复、财务资料时限等作出延期等柔性安排。”宝钢包装董秘王逸凡向记者表示,整体而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焦虑,增强了企业开展再融资、并购重组业务的信心。

《通知》提到,2022年年底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实施专人对接、即报即审、审过即发。上海证监局表示,将积极指导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将会同上海市金融局、国资委、工商联、各区政府用足支持政策,对上海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情况保持监管弹性。

王逸凡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受困疫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介机构无法实地调研,而有的业务仅通过线上尽调是不够的;另一个是,如果没有疫情影响,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中介机构能更好地做好前期沟通工作,能避免反复修改相关方案,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监管部门的相关措施很及时,体现出对上海等受疫情影响地区的企业发展的重视,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紫江企业副总经理高军向记者表示。

上海证监局数据显示,目前10家上海上市公司正在推进并购重组,涉及交易总金额22亿元。23家上海上市公司正在推进相关融资计划,预计募集资金571亿元。

上述沪上头部券商保荐人士向记者表示,因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营收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即便是手头资金充裕的投资机构,也因对企业发展前景抱有不确定性而持观望态度。现在有了政策加持和地方监管部门的推动,能大大增强投资机构信心,有助于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缓解经营压力。

“纾困措施从审批流程上为困难企业开了‘绿灯’,如果能在定增方面给予更多包容政策,将有助于上市公司快速走出困境。”中谷物流董秘代鑫向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上市公司今年业绩压力巨大,假如企业在合规范畴内享受更多政策支持,通过快速找到战略协同的投资者,来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则有助于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