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来分享摄影(烧钱)经验了,作为一名玩摄影烧钱多年的玩家,专业设备没少买。

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为了拍出好作品不辞辛苦,也不惜下血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拍摄:

主要需求是室内图片拍摄,为各种电器数码类产品的评测文章拍图,但自己最爱的是户外风光,人像题材也经常拍,算是全需求了。

主力拍照机是D750,快门20万了,镜头就比较多了,大三元加上20 35 50 85 105微距定焦头,还有一堆闪光灯,我这种资深尼康党是没法翻身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但单反尼康仍是王者,也是户外风光拍摄的首选机型,准备找机会升级D780或者D850。

视频拍摄:

视频的主要需求是拍一些短片和片段做动图,图文见底的当下也准备开始做视频平台了,看着一步步来吧。

视频主力机是Z6,可以转接和D750共用F口镜头,也单独买了Z 35 1.8/Z50 1.8两个视频头,以后需求高了准备再配个Z24-70 F4干活用,另外配了稳定器和外录机,升级目标是两三年后上Z9,或者观望还没出的带内录机型,可能是Z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能上个天,有无人机大疆御2专业版,除了图库供图,也能接一些园林规划拍摄的活儿,视频同样也还够用。

本来视频机想换A7M4,几次原价没抢到也放弃了,给Z6加了个阿童木Ninja V外录机来曲线救国,也挺好用,12bit 422 ProRes RAW格式已经远超目前的需求了,所以目前升级动力并不大。

其实比机身镜头来说,干活或者搞创作需求更高的是这一堆架子和电控滑轨之类的“外设”,也是比较值得投入的(这还不止,其实还有更多……)

入手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是没法一个架子做到满足所有需求,凑活用又不方便,影响战斗力,出来新需求之后没办法又得加码。

最近基于视频创作的新需求,又新入手了一个miliboo米泊mufp碳纤反折可拆独脚中轴倒置碗口调平液压视频云台三脚架(对,名字就这么长,全是功能关键字),还真可以一个架子就搞定拍照和视频所有需求,米泊这样的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也非常高,后悔没早买&没早出系列……我也比较钟爱各种国产品牌,目前国产的架子也都十分优秀,性价比非常高。

下面就用功能来为大家对比解读一下每个架子的选择,为大家的选购做参考。

承重

三脚架选择的第一点是看承重是否符合自己的设备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来说,单拍照的承重基本都在10Kg以内,轻便型的脚架差不多5Kg承重,对于大部分单反/微单都是完全够用的,哪怕是我这种拍星的需求,再额外加上一个星野赤道仪也没有问题。

不是极致的便携需求的话,也建议选择承重较大的产品,可以在下方挂上包或者砖头、石头等重物来增加稳定性,防风以及避免意外碰撞带来的位移。

其实三脚架的承重标识主要体现的是云台的承重,测试过10kg的脚架打开状态下面可以挂上个10-15kg的包,总承重超过20kg几乎翻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使用。

但如果你是视频需求,随着专业度的提升,会逐渐接触稳定器、滑轨、外录机等设备,甚至还需要一个外接电源,这些要用一个脚架支撑至少需要15-20kg的承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重越高意味着稳定性越好,可以避免机身意外晃动,产出的内容品质也越高。

脚架材质的选择:碳纤VS铝合金

这个主要看是户外还是室内以及是否需要长途背负,室内需求都行,如果涉及到户外,就要往减重和轻质便携上考虑,碳纤维材质是目前来说是最佳选择。

碳纤材质:

  1. 更轻
  2. 更贵
  3. 适合旅行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是1.7g/cm3,而铝合金的密度约为2.7g/cm3,这就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减重效果更好。

碳纤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更适合旅行携带。不考虑性价比的话,当然全选碳纤维的都是可以的。

我几乎所有的架子都是碳纤维的,因为我比较爱风光,喜欢户外爬楼,碳纤维可以减少不少负重,也可以说碳纤维三脚架的使用是摄影玩家从入门到专业的一个转变。

但,碳纤比较脆也是事实,受到不平衡的力容易导致结构破坏,就像“势如破竹”一样直接崩开,我也用坏过一个,横向受到过大的力对于碳纤维材质来说几乎就是毁灭性的。

铝合金材质:

  1. 便宜
  2. 强度稍低
  3. 性价比高

铝合金材质也是比较香的,虽然“老大笨粗”但便宜实用,大部分专业设备搭配的脚架都是铝合金重型脚架。

如果你的设备较重,超过10Kg还是建议直接选择铝合金材质的脚架,这个重量级没有便携可言了,适合城市以及室内使用,选铝合金有更高的性价比,价格通常仅为同类碳纤维的1/3,便宜好用。

比如这台50kg 的重量级经纬仪天文望远镜,需要两人搬运,甚至配的是钢制脚架,天文望远镜这种以稳定性为首要考虑的情况下,脚架自重也能提供一定的稳定性,反而越重越好。

但对于一些轻型三脚架,材质差别体现的并不太明显,200g 的差距也并不大,都可以选择。

脚架功能:中轴、中轴横置、反折、独脚架

再来看脚架的功能性,功能越多其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容易晃动,所以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能减则减是首要原则,但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还是需要做取舍的。

这里用星级来做个优先级的评价。

中轴:★★★★★

先来看中轴,中轴是最值得拥有的配置,算得上我买三脚架的标准配置了,因为可以提升效率,带来更好的便利性。

中轴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垂直方向的升降,增加机位适配性。

比如这种带有围栏的场景,普通围栏高度在1.3m左右,单纯的脚架高度普遍不够,中轴可以再获得一个20-30cm 的增高,基本上可以实现160-180cm的拍摄高度,避开地面杂乱物体的遮挡。

在室内比如电视机/投影的拍摄时需要对准画面中心点,单独调节三个腿十分麻烦,中轴升降可以快速对中。

此外,中轴的加入提升最大高度的同时也减少了三个腿的长度限制,脚架可以设计得更为小巧,增加便携性。

中轴倒置算是中轴的一个附加功能了,基本上带中轴的三脚架都支持倒置。

中轴倒置对我来说主要是解锁了低角度拍摄,比如贴近地面/水面的倒影拍摄可以很好的支持。

中轴横置:★★★

中轴横置的使用率并不太高,除了俯拍需求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用途,建议谨慎选择。

三脚架把中轴连接部件设计了一个方便90°弯折的设计,这样就解锁了横置中轴。

除了俯拍合适之外也支持多一个脚架的多机位配置。

其实也可以通过普通三脚架在云台上再接一根横轴来搞定,我有尝试过,稳定性比较差,尤其是拍摄延时来说,风一吹一直抖,基本没有很多实用场景,除开特殊用途之外,不太推荐这个配置的三脚架。

如果一定要横轴,建议搭配自重更大的铝合金脚架。

反折:★★★★

腿支持反折是个比较香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收纳体积。

对于旅行来说是非常香的设计了。

如图,我手上的这个支持反折的三脚架有最小的收纳长度,这还是在加了液压云台的情况下。

拆掉云台21寸的标准行李箱内部空间就可以收纳,拆后这个长度无需托运,方便国内外登机携带。

关于登机,这里还有个脚钉的细节,脚钉如果是金属脚钉则需要拆下来托运,橡胶脚钉基本上没问题。

我这种双机户外党,国内基本上我一个包加上一个21寸箱子就可以搞定了。

独脚架:★★★★

独脚架主要适配视频或者旅行拍摄。

独脚体积更小,满足手持使用,触地情况下可以增加几档的快门,从1/30秒的手持极限提升到1/2秒是没有问题的。

此前一直使用的是一款思锐的独脚架,目前主要用途是室内视频拍摄,一些几秒的视频就直接上这个带液压云台的独脚架了。

提起来拍运动画面还有一定的“斯坦尼康”稳定作用,毕竟重量就是一个增稳的效果,而且自由度高,转动移动不受场地限制。

但单独买一个其实没必要,支持可拆变独脚架的设计现在有很多三脚架也支持了。

比如我新入手的这款米泊 mufp,拆掉一个腿再加上一个脚爪,接上云台就是一个独脚架的形态了。

现有的独脚架和可拆腿组合的独脚架功能高度一致,体验也几乎一致,比较推荐多功能的款式。

云台的选择:球形云台、三维云台、液压云台、球碗结构

云台方面是基于创作需求而定的,每种云台都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云台也有个承重范围,是选择参数之一,但主要还是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别。

球形云台:常规摄影需求

球形云台是目前最常见的云台结构,结构简单,灵活方便,体积小巧,使用方便,价格也非常便宜,对于静态照片或者延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缺点也比较突出,因为没有“档位”全靠手动,所以精度会有一定的差别,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建筑或者大场景拼图拍摄以及视频拍摄都不太适用,球形云台+手动非常容易翻车,对于普通玩家是够了,但从专业角度来说不太够用。

我有比较多的球形云台,大多都够用,我户外摄影基本上也只带球形云台,简单好用,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关注承重参数就OK了,球形云台大部分都很好用。

三维云台:高精度摄影需求

三维云台是球形云台的进阶设计,也比较常见。

原理是限定了调节方向,三个角度单独调节,且三个轴阻尼可调,精细度上有了进一步升级,承重也普遍提升了几个档次。

但缺点也十分突出,重量过重,体积过大,调剂速度较慢,视频方面也比不上专业的液压云台,所以基本上市场越来越小了。

三维云台还有个“极致精度”款:齿轮云台。

三个轴有了精准的刻度,且按档位调节,牺牲了阻尼功能,但拥有了更高的精度,当然,调节速度也更慢了,这其实有点像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的搭配,可以做到极致精度,也是建筑类摄影师的最爱,但价格确实非常之贵,而且如此高精度的使用场景并不多。

我入手过一款曼富图的三维云台,价格较贵,外出使用次数极少,大部分时间其实也就当个普通球形云台在用,比较好的使用场景是接赤道仪的银河全拱拍摄,但效率还不如直接使用球台。

这些了解就行了,普通摄影玩家/爱好者基本没必要买,哪怕专业的商业拍摄也用得并不多。

液压云台:摄影摄像需求

液压云台放以前那是妥妥的高端货,但现在也越来越常见,在如今这种全民摄影摄像的年代,这种高端货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液压云台最大的特点是动态平衡系统,空载可以自动回中。

调节阻尼适配机身重量后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不需要外力来维持,对于摄像视频拍摄来说,这极大的提升了拍摄的画面质量,液压结构也有着最小的抖动以及最大的承重,可以说是为视频而生的专属配制。

但缺点也有不少,重量较大,且有角度限制,移动范围上仅相当于“二维云台”,只有俯仰调节没有横滚这样的调节,有一定的使用限制。

球碗结构

球碗算是半个云台的结构,可以解锁小范围的倾斜转动,正好弥补了液压云台不能横滚的不足,可以算作是液压平台的专属配件。

球碗的功能如图,主要解决的是调水平的问题,尤其是在户外一些地面不平的场景非常好用,同时增加了30°左右的各向倾角,灵活度也更高了。

搭配液压云台使用有奇效,配合机身的电子水平仪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

三脚架推荐

最后按多年的经验推荐几个三脚架,也算是自己挑选下来的性价比超高的产品了。

米泊mufp:摄影摄像全功能,高性价比

米泊的这款mufp是真的比较香,反折、可拆独脚、中轴倒置、碗口调平、液压视频云台,搭配脚爪的配置可以搞定几乎所有需求,除了一些专业性要求高的场景外,这款几乎可以说是非专业需求下一步到位的配置了。

有液压云台+球碗结构的最佳视频拍摄体验配置,可拆独脚架的设计也解锁了更多拍摄方式。

加上轮盘还能直接变成一个简单的轨道,配合稳定器可以拍摄大范围移动视频。

10kg承重比较优秀,还可以搞定电控滑轨之类的较高拍摄需求,摄影摄像均适用。

思锐R2204:高性价比静态画面

思锐R2204+G20KX碳纤维三脚架一直都是比较热门国产三脚架,从我自己买了开始,我在路上遇到过不下5位使用同款三脚架的摄影玩家,从15年最初入手到今天已经快7年时间了,依然是摄影玩家的不二之选择。

也伴随我去了全国各地,山头、沙滩、戈壁,可以胜任任何摄影场景,

较轻的自重,较友好的收纳体积,旅行户外均合适,出门徒步还可以带上双机双脚架,摄影摄像双修。

另外作为户外玩家比较想更新的是轻便款三脚架。

米泊 mufa-bk,差不多是mufa的“半价”款式,超轻便的设计,自重更轻,同样带液压云台,兼顾摄影摄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