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搞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基本奠定了美元霸权的基础。

随后,美国逐步成为了全球金融中心,其又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国家信用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球各国开始广泛使用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各国并没有用多余的美元购置资产,反而找美国汇兑黄金,这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快速减少,美元地位受到了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又强行将美元与石油挂钩,并且与中东地区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达成了使用美元结算的协议,于是,美国构建出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全球石油交易体系。

为了进一步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又开发了SWIFT交易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能够让美国政府,在每一笔使用美元结算的交易中无成本地获得抽成,而且还能让其获取到大量的情报,它可以通过对大宗商品购买和卖出国交易记录查询的方式,了解其他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购置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还赋予了美国可以随时制裁他国的能力。

这样一来,国际金融就被美国所控制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我们自己也在通过贸易等方式,逐步融入全球体系当中。

在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和金融体系框架下,中国商品与美元之间发生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事。

然而,面对中国,美国似乎并没有手软,其像对待别国一样,薅中国“羊毛”。

一、美国如何欺负中国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中国银行业坏账情况非常严重,大批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

为了能够给工人发工资,让社会稳定,企业不得不在国家的支持下,向银行申请工资性贷款。

然而,此时的银行,压力也很大,因为国家出现过高的财政赤字,所以不得不用金融手段去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为了让银行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家开始承担临时性的无限责任。

中国政府比照着手中的外汇储备数额,增发了对等的人民币,并用这笔钱来刺激经济。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不仅完成了自救,还帮助中国香港渡过了危机,成功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

然而美国并没有善罢甘休,它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认为中国政府的这种举措,是不可接受的,是向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发起的严重挑战。

正当美国政府谋划如何对付中国时,欧盟崛起了。

欧盟的崛起,是美国二战后遇到的最强大挑战之一。

因为欧洲内部高度统一,特别是出现了欧元这一新的法定货币,对于美元的冲击非常严重。

于是,为了保住美元的地位,美国政府不得不暂停制定对中国的打压计划,转而寻求和中国合作。

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能够加大向美国出口商品,因为美国想要加大美元的全球流动性,换句话说,美国要增发美元,这次的增发规模已经超出了美国制造能力。

也就是说,一旦美元大量增发,必定会产生通货膨胀效应。

因此,美国政府就想要让中国加大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力度,让商品的总价值与美国加印的美元的总价值基本相当。

这样一来,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美元的数量和占比就会提升,同时美国又不会遭遇通货膨胀的威胁。

中国当时帮助美国完成了这一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品制造能力也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美国并没有注意到,随着中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一些原本设立在美国的实体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大量外资直接投入到中国市场当中来。

一方面,正好迎合了当时中国政府推行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善,为今后深入地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相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了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

既然中国可以生产出美国需要的几乎所有商品,在产业结构上又与美国没有太大竞争(当时,中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干脆将中低端实体产业全部清退,仅保留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企业和金融企业即可。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自己的战略失误,一次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临近。

随着一家家实体企业离开美国,美国国内的就业率不断下滑,人们收入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无力偿还贷款。

于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又开始疯狂印钞。

由于美元特殊地位,美国政府可以用多印出来的钱购买更多的商品,一边将国内通胀消除,另一边,通过贸易的方式,转嫁危机。

由于中国当时有大量商品出口到美国,所以中国首当其冲,遭遇了输入型通货膨胀。

所以我们看到,2008年前后,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大涨,这些都是国际热钱涌入的表现。

对此,我们出台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国家投资数万亿人民币,将热钱引入基础建设领域,最终才化解了这一危机。

然而,危机刚结束没多久,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正在商讨建立一个亚洲国家共同体,搞出一个亚元的时候,美国坐不住了,又来捣乱了。

他们一边自己说要搞重返亚太战略,另一边又挑唆中日关系、日韩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总之是要破坏亚洲一体化进程。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经济好转,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停止,全球开始爆发通货紧缩,各个国家的商品都因为价格昂贵而卖不出去,甚至一些工业原材料生产国都无法卖出产品,中国自己生产的大量商品堆积,根本卖不动。

于是,中国开始倡导建立多边合作新机制,通过强化双边、多边合作,探索出一条规避美元风险的贸易之路。

中国这样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美国认为中国这是在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对中国展开了单方面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

二、如何用人民币挑战美元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的美元已经逐步成为了干扰和破坏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由于美元主导下的全球金融和贸易格局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且各国对于形成一种新货币来代替美元的想法并不统一,短期内,中国想要利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不太可能的。

美国依靠美元霸权不断欺负中国,我们为了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利用人民币对美元发起抗争,至少要减少美元霸权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11个方面进行准备:

第一,认清现实,强化风险意识。

一些人总是认为,在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框架内,中国照样可以活着,可以发展,不必去冒险。

但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定价权的缺失与制造总量的提升将会形成一对核心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赢得币缘战略竞争解决。

与其到那个时候被动挨打,还不如现在就主动出手,至少中国可以在时间上占据一定的主动权。

第二,保持稳定,夯实发展内力。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前提。虽然资本都有逐利性,但是实现这一特性的前提条件就是稳定。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没有稳定的周边环境,没有稳定的政策支持,就无法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资金也就不会青睐中国,中国的发展将会失去一个很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保持国内稳定,对于提升国家信用至关重要。

国家信用提升了,将更好地为人民币提供支撑。

第三,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来源。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通胀压力如此巨大、外债如此高的情况下,仍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融资,就是因为其能够产出大量的高科技。

这些技术不但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一旦商业化,将会产出更大庞大的剩余价值,有了这些作为保障,自然会有很多国家愿意购买美债,为美国输血。

同样地,中国也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要把这些科技产品尽快商业化变现,以利于实现资本的再投资行为。

第四,对标美元,出台系列措施。

我们要对标为支撑美元体系发挥重要作用的各个领域,分别出台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把握能源市场,在前期建立上海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的前提下,获得中东石油主产国的支持,建立石油现货市场。

然后再进一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管理限制,最终构筑一个以人民币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国际石油体系;

其次,在贸易、金融、债务等方面,宽松对人民币管控相关措施,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拥有最强的制造能力和最广泛的工业产品覆盖率.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强化市场主导作用,配合相关辅助政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之中使用的比例;

最后,要开发更多的人民币衍生工具,让资本可以进一步开拓新的获利途径,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吸引外资,并利用外资进行海外资产购置,以资养资,双面获利。

第五,加强人民币流动性。

这里提到的人民币流动性是指,在中国制造业能力范围内,提高其流动性,而不是像美元那样,完全不受生产能力束缚。

想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占有率,就必须要提高人民币流通的数量。

而提升人民币流通数量,就必须要提高生产能力。

因此,要么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要么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提高产品本身价值,这些都可以对国家发行更多人民币提供有力保障。

第六,增加跨国投资集团数量。

支持成立更多的跨国投资集团,实际上就是在支持人民币快速向全球推广,因为随着这些集团在投资目标国影响力的提升,将会直接带动人民币在当地的投资行为,从而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

第七,增加区域合作、跨区域合作伙伴数量。

中日韩、中国与东盟、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等,这些多边区域合作伙伴与中国的互动越高,他们使用人民币的概率就越大.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贸易双方还能够有效减少使用美元的概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因汇率不稳定带来的金融风险。

如果实现本币互换,每次结算的时候就不用再向美国支付使用美元的中间费用,从而为两国企业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利润。

第八,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位置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对冲美国制裁中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同时,稳定和提高产业链地位,将会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这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九,拉动内需,扩大进口。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消费大国,中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但是,中国还不是最大的进口国。

未来,一旦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进口国,就会让人民币国际地位获得极大提升。

试想一下,既然中国是买家,中国拥有市场、拥有资金,想要跟中国做生意、赚中国的钱,是不是要用人民币呢?

如果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同时又是最大的卖家,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实现的日子还会远吗?虽然最大买家是需要实力的。

第十,推动广义全球化。

中国要推动的不仅仅是现行的全球化,因为现在的全球化说白了,是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在“美国优先”政策的影响下,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经济全球化面临停滞的风险。

这个时候,如果中国能够推动广义上的经济-政治全球化,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力。

那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就会提升,人民币作为一种主权货币背后的支撑体系将会更加有力量。

第十一,提升普适国家信用。

美元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金融市场,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国都愿意相信美国。

人民币想要赢得美元,最关键的发力点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国家,或者至少是主要经济体全部信任中国才行。

提升普适的国家信用,将会是人民币对美元发起挑战的最后冲锋号角。

一旦在这一领域人民币实现对美元的超越,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彻底改变,进入多元并存的状态。

总之,虽然美元地位难以在短期内被彻底削弱,但是,若是不想让美国继续欺负中国,就得咬紧牙关,意志坚定,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只有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够对冲美元霸权带来的各种风险,停止美国“薅羊毛”的行为,重构一个稳定、安全、高效、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