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俏彬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4月份财政收支数据。与1-3月份相比,财政支出仍然保持较高强度,但财政收入明显回落。对此,需要结合近期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全面准确理解。

疫情扰动经济,影响财政收入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与生产消费相关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与近期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多个城市实行不同程度封控有关。与这一下行趋势相适应,财政收入呈现出回落态势。1-4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7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5.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972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4%,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9%。从主要税种看,与“流动”有关的税收收入下降比较明显,典型的如增值税(扣除留抵退税因素),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8.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仅增长1.8%。由于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它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整体财政收入下行,这对制造业相对集中、同时3月份以来疫情相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尤其明显。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与进度超预期

今年,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留抵退税政策,全年预计高达1.5万亿元。4月1日,财税部门正式启动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部分中型企业的留抵退税工作。由于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保住市场主体,缓解其现金流压力,财税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各级税务部门加班加点,退税的进度与金额远超预期。据媒体报道,4月1日至5月10日,全国已累计完成存量和新增留抵退税超过10371亿元,其中仅4月份就达到8015亿元。如果再加上各类缓税、免税,这一数值就更加可观。

退税在直观上似乎是增加了财政支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我国财政管理中,退税历来是财政收入下面的一个科目,其实质是“减收”而非“增支”。今年3月21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修订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国内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小微企业原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新增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其他企业原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其他企业新增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科目,作为各级财政部门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记账处理的依据。简言之,在财政管理中,退税不是一种支出,而是一种“负”收入,退得越多,同期财政收入减少得越多。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处理并非是因为今年实行大规模的留抵退税政策而临时起意,而是遵循多年以来的惯例,比如各方面十分熟悉的出口退税,历来均是作为“负”收入处理。

4月份,全国共计完成8000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减收8000亿元,直接拉低当期财政收入37.5%。但如果扣除留抵退税这一政策因素的影响,4月份我国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了5%的正增长,除增值税之外的其他税种仍然保持了正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财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4月份,财政收支数据在反映当前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的同时,也折射出面对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财政部门的主动作为与全力作为。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回落的同时,民生、科技、农林水、社保与就业、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支出仍然得到较好的保障,如科技支出同比增长15.5%、农林水增长12.9%。另外,4月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支出达到1.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万亿元,有力、有效地满足了稳增长、促稳定、增活力等方面支出的需要,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经济基本面不变,国家财政总体状况良好

综合研判,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财政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没有变。一是截至4月末,中央国库库款余额为4.94万亿元,地方国库库款为4.56万亿元,均处于历史高位。二是我国财政赤字率长期保持在安全水平以内,2022年计划财政赤字率仅为2.8%。三是截至2020年末,衡量整个政府债务水平的负债率指标是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这些都对我国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预留了宝贵的政策空间。当前,我国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极大。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柱,一方面是提前实施好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是做好后期政策储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