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不是人太少了,是人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龙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本身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现有的人口数量是多方面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并不是因为气候、经济而自然形成,其已经违背了自然的区域发展规律。

十月到次年四月的超长供暖期。往大了说,带来的是物流成本、建筑成本、交通成本、自然资源成本(供热)远高于市场平均值。完全无法适应更大区域的充分市场竞争。往小了说,一年四季的衣服、取暖的费用、漫长冬季带来的交通不便等等。

生活成本高企,地区缺乏面向全国(全球)的市场竞争优势又无法充分提供就业。人口数量不降低,就只能内卷,只能劣币驱逐良币。

个人生活在黑龙江40年,非常渴望黑龙江能够好起来。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不吐不快。

想黑龙江好,第一步是开放公正的营商环境,让经营主体自己去充分竞争,去接受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洗礼。活下来的好好扶持,活不下来的早死早托生,换个赛道去努力。落后产能必须淘汰掉,落后生产力必须清理掉。地方政策溺爱亲儿子的最终结果就是混吃等死越惯越完蛋。

第二步是把农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旅游业、矿业(石油)科研、几个传统重工业和对俄外贸做核心,往高精尖了干。黑龙江的高等教育基础并不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也不影响科研教育。扩大招生、提升教育质量,在黑山白水中打造中国的教育强省,科研强省。再通过教育科研反哺和提升基础产业。

第三步就是持续的向域外输出人口,近可以国内西部南部,远可以拓展俄罗斯远东,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黑龙江人吃苦耐劳生性乐观,到哪都有能力扎根发展。

不必纠结黑龙江的人口流失。只要营商环境公平公正,市场充分竞争,人少一点没什么。生产力提升的本质意义就是更少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原有的产业要向高精专升级的话,必然会精简劳动力。在存量市场中又想产业升级又想扩大就业,这是悖论。最后只能把人推向服务业。

把黑龙江的人放出去,黑龙江留下的人才有活路,黑龙江走出去的人才活得更好。

黑龙江不止有直播、喊麦和烧烤。黑龙江的先人们来自于祖国四面八方,那些不甘于贫穷和饥饿的人们,跋山涉水筚路蓝缕,终于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也是这个星球最寒冷的人类居住带上扎根、奋斗。拓荒者的子孙必然传承着开拓的血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本就是黑龙江人祖传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