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元代的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年少之时,你我总喜欢站在高处,学着文人骚客指点江山,望着天边的小雨,雄心壮志不已。

壮年之时,你我早已身处于暗流涌动的江湖当中,躺在小舟上听雨,别有一番风趣。再随着西风的飞雁,仿佛预示了未来的悲凉。

晚年之时,你我早已栖身于房檐之下,两鬓花白,既没有以往的朝气,也没有以往的雄心壮志,只希望过点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但是,平平淡淡的小日子,看似特别简单,可做起来,那就特别困难了。

人到中年,或者人到晚年,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物质社会越是发展,生活的难度系数就越是增大,普通人基本上很难抵御生活的风险。

对于未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地想想自己的出路。

02

谈及“出路”,就不禁想起朱升对朱元璋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在朱元璋并未扫平天下的时候,他面临内外交迫的境况,那他要想安稳,就得“广积粮”。只要有了粮食,就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等待机会的到来。

但是,要想“广积粮”,前提就是要“高筑墙”。朱元璋需要建立能够抵御敌人进攻的城池,那他的粮食才能保存,士兵才能养精蓄锐。

从正常的角度来看,当朱元璋拥有了这两个条件的时候,那他就有了称王称帝的底气了,可他为什么还是不能称王称帝呢?

李康说过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个人太高调了,做事太有野心,太有欲望了,没有收敛住自己的锋芒,相信他很容易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而攻之,甚至还成为他人上位的垫脚石。

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之低调沉稳的性格,搭配上充足的物质基础和防备条件,那他就能度过无数个寒冬。至少,不会活得太差。

古人有如此智慧,今人也要有如此智慧。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对于未来几年,50岁到6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出路,只有这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第一条出路:高筑墙——内外安稳。

外部环境越是复杂的时候,我们越不能内心慌乱,而是需要巩固好自己的大后方。唯有后方安稳,家庭矛盾减少,我们才能“有进有退”,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中年人来说,最不幸的情况,莫过于家庭有矛盾了,外部环境也不太行,那内外一交迫,又有谁能应对这种情况呢?

无论你是想干事业也好,还是想保守点生活也罢,巩固好家庭的基础,减少家庭的纷争,不要有太多的矛盾,全家人一条心,那未来的不确定性,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有道是“缩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如果外部发展不行,那我们就回家安安静静地过点小日子。如果有机会,那我们就及时抓住。当然,只要你的根基还在,那你自然就无忧了。

第二条出路:广积粮——多存钱。

还是那句话,不要认为传统的存钱习惯没有用,往往就是这被人瞧不起的存钱行为,在关键的时候,会救人一命。

现如今,行情不好,线下萧条,绝大多数人都处于生存的边缘当中。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有什么想法呢?其实,很多人会想,如何才能度过这个寒冬呢?

度过寒冬,需要的就是衣服和粮食。这里的“衣服和粮食”,就是我们的存款。

试想,当你存款五万的时候,你有多少安全感?试想,当你存款五十万的时候,你有多少安全感?试想,当你现金流就有百万的时候,那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只能说,一切的担忧,都源于存款不够。

04

第三条出路:缓称王——低调做人,减少欲望。

在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是选择高调处事,带着欲望做人比较好呢?还是低调做人,减少欲望比较好呢?

拥有千万身家的有钱人,自然有高调的资格,以及高欲望的生活。而普通人,一般来说都没有高调的资格和过分奢侈的生活。

当然,资产一般的普通人,只要不是花钱如流水,而是过点普普通通的小日子,那维持稳定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做人,还是不要幻想大富大贵的生活比较好。要知道,平淡是福,安稳也是福。只要全家人都安好,都平平安安,那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很喜欢网络上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大富大贵,那我祝你幸福。如果不能幸福,那我祝你平安。”

人活一世,求的只是平平安安而已。其余的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