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谚语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只要你肯努力,总有一天会靠着勤奋实现自己的目标。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不过越来越多毕业生发现,有时候个人发展,未必只靠努力就行。所以这句话也被同学们加了后半句:有人出生就在罗马。

说实在的,放眼全国不同城市和省份,在教育资源、工作机会等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有人说,高考是学生们走出去的好机会,可如果学习只是为了离开家乡,是否有点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1000万,网友:除了东北,到处是东北人

关于哈尔滨的一条消息引发热议,常驻人口跌至1000万以下。这代表着东北三省中,没有一个是千万人口城市。

其实,这里的“下滑”现象,早就已经存在了。根据相关的统计,去年黑吉辽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包括经济水平在“三兄弟”中较好的辽宁,也减少了25万余人。

看到这里,不管是留在省内的毕业生和家长,还是已经出去的同学,都感到一丝无奈。这让笔者也想起了,上学时老师和家长经常在耳边提起的一句话。

“能考出去就考出去吧”,说到底这也是出于一种对现实的妥协。有网友调侃说,除了东北到处都是东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其中却流露着一种心酸。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言,要是工作比较满意的话,自己也不会考虑去外地求职。

东三省为何“留不住”年轻人?原因引人深思

很多家长或许会好奇,这么大地盘怎么就容不下这些毕业生呢?非要去外面发展,没见多飞黄腾达,甚至还要租房子,这又何必呢?

可是只要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或许多少都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东三省为何留不住年轻人?我们先来说说产业结构和工作岗位吧。

笔者在辽宁,对这方面也略有了解,其实目前普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也就是传统的工厂或者销售类、服务类等岗位。

家长们也知道,这些工作除非能做到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不然大多意味着工作环境较差、辛苦,同时工资水平又很难叫人满意。

其次,高学历能对应的就业容纳力比较有限。同学们努力学习,其实无非是为了可以在毕业后获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工作。

但如果你是名校毕业,或者有硕士博士学历,在这里可能反而不太容易找到相对应的岗位。站在企业角度,他们并不需要太多“高端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大学生的外流,似乎也可以带来连锁效应。离开家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也意味着留在这里的同学越来越少,城市里的活力可能不及外省大城市。

毕业生终究也要考虑谈朋友和组建家庭的问题,这时候想认识同龄人,却发现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多。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这里更适合中等人才,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多半考公考编了

对比东北的过往和现在,难免叫人感慨。有着“长子情怀”的东三省,曾在建设上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那时候即使是上海的大学生,想要迅速得到锻炼,也要来这边实习和学习。可现在似乎恰恰相反,很难留住高学历的毕业生。

以现在的求职环境看,这里或许更适合中等人才,“双非”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想要找到对应的工作还不算太难。

当然,在工资待遇方面,这类毕业生也不能要求太高。而那些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如果选择留在这里,多半都去考公考编了。

因为纯文职类和技术类的岗位十分有限,要么则是待遇跟辛苦指数不太成正比,所以这些成绩优异的同学,几乎只有考入体制内,才能过上相对满意的生活模式。

【笔者寄语】很多人以为,东北的教育水平一般,所以难以留住高材生。事实上,这里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教师一点儿都不匮乏。

而且相比填鸭式教育,这里甚至更重视“授之以渔”和素质的培养。只是因为在工作满意度上确实有待提升,往往培养了人才,最后却走出了家乡。

今日话题:对于这类现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