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会市加快建设“一河两岸”城市核心区。曹笑摄

四会市以金田铜业为龙头企业打造铜产业科技园。曹笑摄

优质工业项目纷至沓来,达标达产后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四会工业”;城市发展核心区框架初步形成,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全面提档升级;砂糖桔、花卉、水产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不断挖潜乡村“美丽经济”……

过去五年,四会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狠抓产业招商落地等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一核一轴一廊”格局逐步成形,城乡协调发展重要进程加快;制造业增势良好夯牢工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招商落地呈现“井喷”发展势头,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肇庆市四会市委书记李伟忠表示,面向未来五年,四会将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找准找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目标路径,把握形势、乘势而谋,团结奋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产业建设高质量、城市建设高品质、乡村振兴高效益、改革开放高水平、文化发展高品位、民生建设高标准、社会治理高效能等七大目标,奋力在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施亮

通讯员黎洪锋

党群齐心共抓产业发展氛围浓厚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各项工作的第一线。

过去五年,四会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效率提升年”等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敢于斗争,主动作为,推动四会广大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干事创业激情竞相迸发,党群齐心共抓产业发展的氛围愈加浓厚。

五年来,四会市政治建设持续加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推动中央、省委和肇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四会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推动产业招商落地、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全域旅游等各项重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会大力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任务,打造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19个,市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打造“党建+政务服务”模式向全省推广,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圈”建设,万兴隆翡翠城党总支被定为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全力构建“1511”现代产业体系

这五年,四会持续深化产业招商落地年攻坚行动,强化创新引领和链式集群发展,逐步构建以铜材深加工、铝材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1511”现代产业体系。

2016年至2021年底,四会新引进项目402个,总投资1304.27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工业经济持续壮大,五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40亿元、增加值613.60亿元,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66.9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达到280家,高新科技企业数突破100家。

作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四会镇域经济成绩亮眼:大沙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肇庆乡镇前列;东城街道加快谋划推进金田铜业项目建设;罗源镇打造飞南科技园;龙甫镇推动8家PCB企业在肇庆(四会)电子信息产业园落地投产;下茆镇大力引进高端化妆品上下游产业企业。

营商环境是吸引优质企业和各类生产资源要素汇聚的“磁石”。

近年来,四会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围绕“审批最少,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目标,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互联网+不动产”、工程建设审批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产业项目审批验收代办行动,完善“双容双承诺”等制度,保障重点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产业强才能经济强。”李伟忠表示,四会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大力实施产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把产业招商落地作为四会的核心任务、重中之重,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筑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城市

这五年,四会市成功拿下多个国字号城市品牌:2017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0年以全省同类城市第一的好成绩再度荣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为广东唯一入选县(市);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中国生活品质百优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四会以筑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城市为目标,聚焦“一河两岸”格局,以交通为先导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在绥江南岸,贞山新城板块趁势崛起。当前,四会中心城区面积(含大旺)达到414.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多万人,新城框架和功能初显,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五年,四会将扎实推进“东进、南拓、西优、北连、中心提质”的城区空间格局建设:向东推动玉器特色小镇建成,提速大沙城市化建设进程,推动东城、大沙和大旺同城化发展;向南打造以“贞山湖公园”为核心彰显四会特色的城市“新客厅”,实现城区“拥江发展”;向西优化科教、产业、专业市场等城市资源配置;向北以振兴大道建设为主轴,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城中、东城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强化商贸服务功能,提高发展品质。

此外,四会持续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商业大道东段、广佛肇轻轨连接线等“内联”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广佛肇高速、汕湛高速等“外畅”快速通道投入使用,“镇镇通高速”成为现实,对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步伐全面加快。

四会城市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管理服务亦提档升级。四会高效构建“1+7+5”工作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建成区30个社区共划分成30个总网格,分别安排驻总网格领导、社区书记、社区驻网格干部,实行挂片管理,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建成区创文网格化工作全覆盖的局面。

乡村振兴交出高分答卷

五年来,四会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推进四会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发展以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建设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扶持产业产值提高31.52%;扶持17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完成率达100%;参与项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2.92%。黄田镇、石狗镇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柑桔专业镇、兰花专业镇,黄田镇燕崀村(柑桔)、石狗镇程村(兰花)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业产业乘势而起,农村面貌亦焕然一新。四会市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环节,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入选“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建成美丽宜居村104条、特色精品村20条,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形成全域景区化新面貌。

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会同步激活“美丽经济”,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实现富民强镇。以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与红色革命精品村建设为契机,以便利的交通优势将产业串点成线,打造多个网红打卡点,带动周边饮食、民宿经济,打造四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旅游景点。

亲历者说

四会市委常委、大沙镇委书记邓宏安:

掀起产业集聚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

南方日报:这五年,大沙镇发展势头强劲,您作为其中的建设者,能否结合工作和岗位实际,谈谈您眼中大沙的显著变化?

邓宏安:一是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大沙坚持产业强镇不动摇,重点企业税收突破3000万元,规上企业总数从2016年的74家增加到如今的120家,全镇68%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65%以上的税收来自工业项目。

二是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大沙实施领导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办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过去一年,大沙新增产业人口超1.1万人,金融机构争相抢滩进驻。

三是城镇面貌显著提升。近年来,我们统筹实施了构建新型城镇化改革发展大格局、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发展、发展面貌大提升、基础设施大升级、社会治理大优化等五大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大沙城镇颜值。

更令人振奋的是,按照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未来几年,大沙将投入89亿元启动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迎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大沙起步区)建设正酣。未来五年,大沙将如何发力?

邓宏安:我们将按照肇庆市规划建设指挥部统一部署,落细落实肇庆市管起步区(大沙、富溪片区)任务清单,持续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一是攻坚破难完成土地收储任务,推动土地集中连片开发;二是争分夺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龙沙大道等8大基础设施项目(2022年总投资15亿元)年内动工,同步谋划好未来五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并开展前期工作;三是深入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3+2”产业布局,全力配合做好优质产业导入,为肇庆打造万亿级产业集聚区作出积极贡献。

奋进故事

新工业版图

初具雏形

五年来,四会在厚植工业基础、深挖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强化创新引领和链式集群发展,为构建以1000亿元铜材深加工、500亿元铝材深加工、100亿元精细化工、100亿元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1511”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8月,四会市举行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仪式,27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计划总投资额116.91亿元,达产后年产值288.17亿元,年税收达6.68亿元。近年来,四会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全部达标达产后将新增产值超6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四会工业”。

五年来,四会坚持“精准招商、集群招商”工作方式,重点打造“151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围绕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金田铜业、飞南资源等“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落户四会,以商引商推动产业链配套招商,确保大项目的“榕树效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优质项目纷纷落户,也为四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1年,四会(含大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2.31亿元,规模以上增加值373.75亿元。

四会打好项目落地组合拳,刀口向内改革创新,倒逼项目落地再提速。

奋力破解土地难题,探索“五种办法”推进产业用地整理,2018年以来整理提升产业用地超万亩,保障了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的加快落地。同时,四会积极打造并储备一批“熟地”“标准地”,引导土地等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流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向产业高地迈进,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加快建设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契机,四会积极推进主导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力争五年内新增园区开发面积1万亩。

这五年来,四会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双容双承诺”、“先建后验”、重大产业项目联系机制等政策有效解决项目落地难题,成立项目审批验收“一站式”服务等工作专班,打造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体系,开办企业便利度与广深等地同属广东省第一梯队,并获评“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市”。

五年掠影

●五年以来,四会市产业规模质量不断跃升,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达到280家,产值达到651.54亿元。2016年至2021年底,四会新引进项目402个,总投资1304.27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40个。

●五年以来,四会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40亿元、增加值613.60亿元,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66.90亿元;高新科技企业数突破100家。

●五年以来,四会现代农业产业特色崛起,守住粮食安全防线,建成高标农田1.66万亩,完成撂荒地治理9023亩;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宜居村104条、特色精品村20条。

●五年以来,四会的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772个、学前教育学位8590个,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