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中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南方日报记者石磊摄

①“新使命,大未来——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全媒体报道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南方日报累计推出约50个版面,新媒体相关稿件247篇,全面展现三地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建设两个合作区的高涨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牢记嘱托,湾区追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系列报道

2019年2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南方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深化粤港澳合作,为奋发实干建设好大湾区、迈向国际一流湾区鼓舞献策。

从夜空俯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灯火璀璨、宛若星河。在这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约8600万人口,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珠三角九市与香港、澳门等现代化都市携手齐头并进,加速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期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重大平台。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面对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广东始终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以实际行动把总书记、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加快变成美好现实。

●南方日报记者唐子湉李凤祥

制定任务书路线图

各项改革加速落地

珠江水系从“八大口门”奔流入海,经千万年冲积形成了平坦肥沃、水网密布的三角洲平原。凭借优越自然条件,尤其是经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这里区位优势愈发明显、经济实力日渐雄厚、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国际化水平持续领先,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共同组成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新时代呼唤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手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随着《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等重磅政策的陆续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提速、效能进一步放大。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五年来,中央对于大湾区发展可以说一年赋予一个政策平台、年年都有重大利好,这在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是少有的,也充分说明总书记、党中央对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视与厚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守初心,干在实处。广东成立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及系列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出台22项省级支持措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全面落实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方案……有板有眼、有章有法、层层推进,制定优化“双区”建设任务书、路线图,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有力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和开展。

数据显示,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推动软硬联通提速

两个合作区成制度创新先锋

随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上马,“双区”硬联通加速推进。

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屹立在壮阔的海面,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通途。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972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

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

通过合力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双区”软联通蹄疾步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独立关税区、三个独立的管理体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制度安排。广东加强与港澳联动,以开放思维、世界眼光,发挥“两制”优势。通过全方位深化合作,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序推进,粤港澳资源要素流动更便捷。“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措施落地实施,人民币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港澳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万户。

“两个合作区”成为制度创新先锋。横琴合作区不断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建立由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组成的管理架构,改革力度史无前例;前海合作区加快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启用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

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实施,向深圳下放1480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城市空间治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更趋一致的工作生活营商环境,为三地群众带来更多民生福祉。

“港澳工程专业人才可以在南沙评职称了!”来自香港的工程师闫澍兴奋地说。去年,广州南沙出台首部关于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的规范性文件。如今,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已有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足不出户,使用境外银联信用卡几分钟就能办妥社保费缴纳。”澳门居民杨先生自2020年6月起在横琴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去年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社保费推行后,在横琴参保的澳门居民可享受便利。

随着“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全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达3400余人。

下好科创“先手棋”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双区”建设迎来新机遇、面临新任务。

站在新起点,广东着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运营顺利,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加快建设,一批科技领域“国之重器”加速布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松山湖科学城等先期启动区全面提速,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鹏城实验室加快发展、广州实验室挂牌……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初步成型。

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创新动能更为强劲。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大运科教城等建设提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46%。

随着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三地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初步形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激发新引擎,广东积极拓展港澳发展新空间。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横琴、前海合作区起步成势:横琴合作区累计注册澳资企业4800多家、近两年增长2倍;粤澳半导体基金项目、空客直升机中国总部项目等首批1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形成合作区加快建设的示范效应;前海合作区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让,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

培育新动能,广东加快建设产业“大平台”。

佛山三龙湾、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新区等粤港澳产业合作发展平台遍地开花,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超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深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6%、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6.5%,为“双区”建设厚植产业发展根基。

澎湃伟力开新局,鲲鹏击浪从兹始。

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广东必将紧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平台优势,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数说五年

大湾区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

深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三年年均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亿元,三年年均增长6.3%;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

●2021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三年年均增长6.9%,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标准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拓展粤港澳更大发展空间

●广东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达3400余人。

●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达27.92万人次,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累计超过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招聘。

●2021年,前海合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坚持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让,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

●截至今年5月10日,横琴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4827家,近两年增长2倍。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

●截至2021年底,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972公里,路网密度达9.1公里/百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