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论语课》

38

每天5分钟,

看透中国人的性情、思维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里有三个关键字就是“礼”、“言”、“征”。

礼,是整个社会规范的总称。

我们来打个比方。

如果是一个野人,他独自生活的大森林,他不需要什么礼。

如果是一个小族群,在一片山林生存。这里有30组家庭,每个家庭三代十人左右。如果两个家庭产生了纷争,是轮起木棒,搬起石头打生打死好呢?还是找族长去评理好呢?当然是后者,那么族长了解事实后,明断是非,做出公正的裁定,最后两家达成谅解,族长就制定了一套避免冲突、以及冲突发生后的解决方式,以后后期两家的谅解方式等等,目的是让族群不内乱,更加团结,就这样制定了一套规范,也就是公约,大家都遵守,做得好的,就是有德行,违背的,就是缺德。这就是礼,这个族群一代代遵守,传承下去。婚丧嫁娶啊,各种事情,慢慢地都建立起来了规范,这个礼也就越来越系统。为了传承下去,大家祭祀祖宗的时候,大家立下誓言,自觉遵守礼,并传承下去。

慢慢地周边也出现了一些组群,刚开始大家为了争夺资源,也是打打杀杀,一次次损失太大,于是这些族群里的知者,聚集起来,共同商量大家和平相处的方式,于是打打合合,最后终于谈出来了协议,大家轮流做盟主啊,分地盘啊,等等,这就形成了不同族群间的礼。大家祷告上天,要遵守这套礼,谁不遵守呢,大家一起干掉他。就这样,族群间建立起了礼,并以祭祀上天确立权威及传承。

随着族群的繁衍,家的开枝散叶,族群间的发展,礼不断地丰富,完备。为了增加权威和化入民俗中,教育也产生了,以及记录礼的文字,以及产生的文献也越来越多。

夏朝是家天下的开始,也是第一个有着系统完备礼的共同体。夏朝存在几百年,留下一些典籍。商朝取代夏朝,延续几百年,留下一些典籍。周朝后来取代了殷商,周朝这个时候做一件事,就是把夏朝王族后人给了一块封地,在杞地,夏朝王室后人在杞地建国,可以祭祀祖宗,香火不绝,算是明面上维系了夏朝文化。但是因为年代长远,夏朝的礼很淡薄了。殷商被灭亡后,拥有殷商王室血统的微子被分封在宋地,得以在这里建国,维系殷商文化的香火以及礼。但到了孔子时代,已经是东周了,也是过去几百年了,殷商的礼在宋国也淡薄了。

于是,孔子说了“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因为遗留有传承,以及一定的文献,所以孔子能言之,但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传承下来的礼已经散失很多了,文献也严重不足,所以孔子说“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就是应证,还原礼的整体和细节。

因为周朝还在延续,又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记载,孔子对周礼的研究很完备,所以三十而立,他的礼学学问能立得住了。内心是真的认可,而那个时代正值礼崩乐坏,孔子就想把这一套周礼复原。

这也是这一篇前几章孔子看到祭祀僭越周礼后的愤慨。

孔子是有实证精神的,这很难得。有着整全而精深的学问视野和周密的考证、实证,他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延续是做了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系统的典籍——六经。那么,后世的传承,革新,都有了对照的范例和各种样本。

我们华夏民族能得以传承到如今,是要感恩孔子的。

后记

1.我们不能一听到礼,就想到礼教,放下成见读书。

2.礼相应我们的社会科学,是传统社会的一套系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人与人相处的规范。

3.礼和祭祀有关,祭祀有很多种,家祭,祭祀宗庙,祭祀山川,祭祀上天。祭祀就是群体的认同感,认同天的公平与正义,认同大地山川河流给大家带来的生存繁衍资源,认同祖先为我们创造的现有条件。

4.从礼的产生,成熟,系统,传承,革新,来做梳理。我们越理解传统,也就越能理解当下。

欢迎关注,一起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