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出席发布会,介绍了财税改革与发展情况。

据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十年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收入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逐年扩大,十年累计支出193.64万亿元,年均增长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的十年里,税务机关组织了112万亿元的税收,年均增长6.8%。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8万亿元,我国宏观税负降至2021年15.1%。新办涉税市场主体9000多万户,税务协定网络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

针对今年地方政府财力在市场上的担忧。许宏才表示,4月份财政收入增长下降,主要是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党中央、国务院减税政策的实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减少财政收入,交换企业效益和市场活力。

财政“蛋糕”十年来越来越大,目前国库余额4.94万亿元

十年来,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财政‘蛋糕’越来越大。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73万亿元增20.25万亿元,十年累计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逐年扩大。从2012年12.6万亿元到2021年24.63万亿元,193.64万亿元,年均8.5%,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据许宏才介绍,截至4月底,全国财政库余额为4.94万亿元。财政库存余额是当年财政收入的资金减去支出的资金所剩余的余额,也扣除了退税退还给企业的资金。同时,国库余额比上年4月末增加约4400亿元,增长了9.6%。地方库存余额为4.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约5000亿元,增长12.2%。

十年累计新增减税减费8.8万亿元,今年已退税1.1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部署实施一系列减税政策,以减税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指出,十八大以来,减税降费规模前所未有,范围前所未有,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增加现金流超过1.6万亿元,包括三个方面:

一、从4月1日到5月16日,共有9796亿元的退税退还给企业账户。此外,在第一季度继续实施1233亿元的旧增值税退税政策,今年共有11029亿元退还给纳税人账户。

二、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1980亿元。

三、今年以来继续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款3778亿元。

新的留抵退税政策超出预期,财政收入超过30%

今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企业减负,同时也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4月份全国增值税退税约8000亿元,实施进度超出财税部门预期。按冲减收入处理的退税规模约为8000亿元,相当于冲减去年4月的37.5%。对于制造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东部部分省份,对冲财政收入的比例将更高,将超过37.5%。

由于退税因素的巨大影响,1月至4月的财政收入口径与去年的口径相当。除了底部退税外,今年还有大约1万亿的其他减税降费措施,也会对1-4月的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从地方来看,累计扣除增值税退税减收这一因素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4%。31个省(区、市)增长23个,下降8个。

更好地发挥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作用

稳定就业、稳定投资、稳定市场主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政策力。自今年以来,财政部实施新的减税政策,增加救济负担,增强市场实体活力,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重点领域和基本民生,增加地方转移支付,促进财政资源下沉。

一、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和支付,加快增值税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退税,中型企业存量退税时间提前至5月,大型企业存量退税时间从10月至6月。

二、是加快发行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带动有效投资扩张。截至5月,各地已发行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亿元。截至4月底,已发行1.1万多个专项债券安排项目,1200亿元专项债券用作重大项目资金,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强企业救助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普惠金融政策等的帮助。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餐饮等困难行业,增加税收优惠,减轻特殊困难企业社会保障费用负担等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安排资金,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住房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费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