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陕铀|405菜市场里的烟火气

(1999年建成的陕铀农贸市场)

生活大事,莫过柴米油盐酱醋茶,早起的人们最先要解决的就是一天的吃饭大事。早早去往市场就能寻到一天的新鲜。
陕铀的农贸市场是在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最早的菜市场印象里是在现如今俱乐部旁的大棚下,那时当地乡村农民们会把最新鲜的蔬菜聚集在那里。自农贸市场搬迁到去往下溢水半坡位置后,这些年来变化不是很大,却还是那么热闹。菜品供应可满足中核陕铀、中核21、二三社区绝大多数人们对菜品所需。靠近大门前的水果摊依旧在那里,靠近北门的普惠面皮店也还在那里热气腾腾。水泥瓷砖砌成的台面上摆满了红红绿绿,当地附近的村民们把最新鲜的小菜一溜儿摆满,顶花的黄瓜,带着露水的青菜,泛着光亮的西红柿……你可以挨个摸摸看看后再讨价还价,可心的放进口袋里,嫌弃的叶子你也可以任性地掰掉。当地乡亲们不会冲你喊叫,称过重量后还会热情的给你象征性再放上一颗菜。这一来一往中买菜的舒心,卖菜的收获,那种自然交易中有了一份熟络又有了一份期待。



陕铀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是在春节前一周,市场里满满的人流与菜品,就连过道与马路上都会有很多摊位。春联、糖果、炒货……这一水的人流与摊位瞬间把市场“搅”得风生水起。那时的你走在这市场里即便买不了太多东西,只是这样走走看看,也是满心欢喜的。日子里的红火与闹腾就是如此吧。走在这里用心凝视,最美的色彩都具有,这样的颜色仿佛能够治疗眼疾也可以荡涤不洁。



“桃子要不,甜的很!”
“买点不,青菜刚从地里摘得.....”
“瓜不甜不要钱,先尝后买!”
这样的兜售与叫卖声随处可以听到,即便你不买,他们也会习惯性地对你热情招呼,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你早起的困顿迅即恢复知觉、味觉、嗅觉,这一圈转下来无异于做了一次心灵保健操。去市场上走一圈已成了一种习惯,哪怕只是买上一把青菜,也会欣然前往。兴许还会有很多意外新鲜等待你,譬如那一早从山里刚带出来的一篮子土鸡蛋,一背篓的新鲜香椿,一筐子当地土樱桃,无一不散发着淳朴与新鲜。每到此时总有人先上前去看看,那份鲜亮随机得了去的满意感、获得感唯有在这市场上才能拥有吧。刚出锅的热面皮冒着热气,那些来自乡间地头蔬菜,娇小鲜艳,扑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劲儿齐齐整整欢迎你。



近年来,陕铀大大小小的超市已经有4家,众多新鲜食物聚集一起,它们排列整齐,裹着保鲜膜一一排好。去陕铀农贸市场买菜不再是唯一选择方式,更多时候我们更喜欢随意的进出超市。无论何时买菜、购物都不再受时间约束,选择方式宽泛自由。
超市的购物环境不错,光鲜亮丽的食品琳琅满目,网络购物也早已变成了家常便饭。面对众多方式你可以安静选择,也许少了些市场上的那种一问一答,亲近随和,但随着网络发达衍生,感悟到:团购是科技,市场是人情。而唯有市场里才有最兴盛的烟火气。走在这里,或许我们瞬间都变成了最懂生活的可爱之人。






2020年疫情期间,陕铀农贸市场曾停止使用。也曾出现过当地老乡将菜品集中摆放到了陕铀主道上的场景,供需关系在那一刻变得更加迫切一般。


猪肉价格从高位跳水后恢复到从前价位,卖肉的乡亲会主动向过往人群进行兜售,微笑式服务让人无法拒绝哦!

汪曾祺曾说:“生鸡火鸭、鲜鱼水菜,热热闹闹、挤挤挨挨,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农贸市场里有烟火,也有市井百态,我想每一个去往市场的人都是喜欢市井里的各色蔬果与活色生香,也喜欢讨价还价后的成交感,更喜欢那店铺里刚刚出笼的一碗热面皮带来的舌尖上的愉悦感,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不就奏出一曲人间之欢吗!


走在这里,人头攒动,人声喧哗,热闹非凡,一声声当地人的吆喝声中,你会感到在这里真的很有陕铀特色。这样的菜市场,也许终有一天会淡化成一个记忆。时光流淌中,惟愿热爱的心不变,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不会丧失热爱生活的能力。
来源:想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