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送村民就医、采配物资、配合开展核酸采样……”5月18日,金山区亭林镇后岗村驻村指导员赖伟军回忆前段时间承担的主要工作,“这都是很平常的事。”

抗疫最早发生在3月3日,当天,赖伟军接到紧急通知:赶赴区内隔离点开展工作。在这里,他承担着管控、保供、观察、保障等信息采集任务,每天要记录数百条人员信息,通宵达旦时有发生。3月下旬,结束隔离点工作,这位长宁区驻金山的指导员,回到杨浦区家中实行居家健康监测。

结束监测,当下回到后岗村。3月28日,赖伟军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足不出户”宣传、核酸采样、抗原检测、点位设卡等工作。比如,排摸村域人员,做好人员信息登记;重点了解独居困难老人的健康情况,询问老年人各类需求,并提醒老人们落实防疫“三件套”和“五还要”;组织村民有序参加核酸筛查;接送出行不便村民至采样点……

随着村域封控时间的延长,看病难、配药难等问题逐步显现。后岗村共计六名尿毒症患者,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此,村里安排两名专员,负责开车接送患者往返区内医院与村里。赖伟军就是其中一员,他几乎每天要“出车”。遇到特殊患者,赖伟军关爱有加。比如,家住后岗村1组的周阿婆腿脚不便,难以上下转运车,子女又被隔离在工作单位。这时,赖伟军主动提出,“我来承担接送老人的任务。”

当时,村里防疫任务繁重,赖伟军驱车将老人送至医院,安顿完就医事项,再回到村里继续工作。待到4个小时透析结束,又前往医院将老人接回家。时常在深夜,赖伟军还奔赴在医院与村居间。防控期间,这项工作从未间断。

有一天凌晨2时,接连奋战多日的他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一位3岁孩子的家人万分焦急——孩子高烧不退,出现了晕厥。赖伟军立刻穿上防护服,与村干部一同赶至孩子家中,同时协助联系110、120,将孩子送往金山医院救治。

除了陪送患者就医,替村民采配急需物资、配药,也是赖伟军工作的“重头戏”。后岗村常住人口4000多人,46岁的他每天上午八点不到,就整理好一批批“订单”,两点一线“穿梭”在集市与村间,高峰时,仅一个上午就要跑上十多趟。大米、纸尿裤、蔬菜套装等生活物资,不论多重、多少份,身着防护服、汗流浃背的赖伟军都会悉数送到村民家门外。“打通物资到村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我的职责。”赖伟军总是说。封控期间,他为村民配送了订单400多份,配送重量仅大米就超3000千克。

在“无疫村组”后岗村,将村民当家人般照顾的赖伟军,提及自己家人却一度哽咽。爱人是杨浦区一名居委干部,这波疫情以来,两人分别奋战在村和居的抗疫一线,留下正读初三的儿子独自在家网课。而在4月初,父亲在浙江老家突发心脏病,抽不开身的他只好拜托朋友将父亲送往医院。父亲手术期间的照料,只能依靠护工。“我心理很着急,也很想回去,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在心理默默祈祷父亲平安!”情感细腻、不善言辞的赖伟军说,前段时间父亲出院了,现在又入院接受第二阶段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赖伟军还是一名退役军人,特殊时期,他始终坚守在“疫”线,“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