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送外卖的女性骑手,越来越多。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的时候,全国女性骑手只有8%的比例。

疫情之后,一些失业的女性为了养家、养娃,纷纷加入骑手的队伍。

这是个靠体力吃饭的行业,风里雨里,没日没夜,男人做了也吃力。

在这个行业,跑单最多的人会被称为“送单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重庆,曾经就有这么一位女性“送单王”,她的“战绩”无人能比。

累计送单9万单,骑坏3辆电动车,送单里程可以绕地球3圈。

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已经47岁,身材也并不强壮。

因为太拼命,她被同行人称为“拼命三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送单王”邹小容

当别人问她,一个女人,为啥那么拼命?她却说:

“别人送外卖,累了,可以歇歇,我不能,因为我跑的是救命钱,我多跑一单,我儿子或许就能多活几分钟”

这位身材有些矮小的“拼命三娘”,名叫邹小容,她的儿子叫周佳。

他们母子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6月的一天,47岁的邹小容,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等候。

她一直坐立不安,不断地在心里默默祈祷自己的儿子平安无事。

然而现实却是怕什么来什么。

等了大半天的邹小容,等来的却是医生下发的第三张病危通知书

这位47岁的母亲,实在不愿接受这样残忍的现实,但是医生的话不断在她脑海里回荡

“很抱歉,我们已经尽力了,您的儿子醒过来的几率几乎为零。”

邹小容撕心裂肺的再三恳求医生: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儿子,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还那么年轻,他才20岁啊……”

重症监护室外的邹小容

邹小容觉得自己和丈夫对不住躺在病床上的儿子。

因为在儿子20年的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陪伴儿子的时间太少了。

邹小容和丈夫都来自重庆的农村,为了让自己的独生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和丈夫很多年前就跑到上海打工。

那些年,儿子周佳一直在老家让奶奶照顾,算是一个留守儿童。

每一个到上海漂泊打工的人,都是盼着将来回老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好在儿子周佳很争气,2010年考上了大学,一家人期盼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了。

邹小容高兴地对自己的丈夫说:

“咱们再在上海熬上几年,儿子就能大学毕业了,到时候找个好工作,咱们就能回老家抱孙子了。”

那时候感觉这算不上什么愿望,时间到了自然一切就会实现了。

然而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的打工人

2012年,正在上海一家工厂上班的邹小容,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

“咱儿子得了尿毒症,你赶紧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邹小容腿一软,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工厂的老板知道这个事情后,二话不说马上给她订了一张回重庆的机票。

虽然坐飞机比坐火车快很多,但是邹小容感觉每一秒都是煎熬。

在去医院的路上,邹小容一边难过,一边在心里自我安慰,她不想让儿子看到她痛哭流涕的样子。

但是赶到医院后,邹小容还是没能忍住。

上次离家去上海时,儿子周佳还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现在几乎是完全换了一个人。

周佳躺在病床上,脖子上插着透析管子,脸色苍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小容照顾病床上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小容一边流泪,一边紧紧地攥住儿子瘦弱的手,肚子里有千言万语,此时她却只能说出两个字:

“儿啊……”。

儿子周佳非常懂事,看到妈妈痛苦无助的样子,周佳强忍着挤出一丝微笑,安慰着妈妈:

“妈,我没事,身上不疼,现在医学这么厉害,我的病肯定能治好。”
“真的吗?是不是真的?”听到儿子的话,邹小容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站在一旁的老公告诉她,尿毒症虽然比较严重,但是可以治好。

听到这,邹小容坚定地对儿子说:

“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告诉邹小容,目前周佳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唯一能挽救生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好的肾脏,而且越快越好。

听到医生说要换掉肾脏,邹小容立即提出,能不能把自己的肾脏换给儿子。

为了救儿子的命,邹小容和丈夫都做了肾脏配型,但是很多都不符合条件。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去重庆和四川的各个医院挂号,期望着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肾脏。

此外医生还告诉邹小容,如果要进行换掉肾脏的手术,光手术费至少就要30万。

但是现在邹小容已经没了工作,而且还要照顾儿子。

为了凑够这笔钱,身为水电装修工的丈夫,开始没日没夜拼命地干活。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肾脏之前,儿子周佳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住在医院花销太大,一个月后,邹小容只能带着儿子出院,开始了在家治疗。

此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都向这个困难中的家庭伸来援助之手。

为了方便给周佳治病,家住重庆的表妹,特意腾出一套房子给他们住。

即使在家做透析,每天也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光靠丈夫一个月几千块的收入根本不够。

于是邹小容买了一辆电瓶车,做起了送报纸的工作。

每天凌晨3点起床,早上7点回家,这样既能赚钱,又可以在白天照顾儿子,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6月的一天,周佳再次被紧急送往了医院。

原来是因为在家透析不彻底,导致了并发症,昏迷不醒,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生命垂危。

再次遭受这样的打击,邹小容感觉天都要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症监护室外的邹小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周佳再次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邹小容和丈夫就每天守在那里,期盼着儿子醒来。

昏迷中的儿子,只能靠营养液和呼吸机维持生命,浑身插满管子。

看着儿子遭这样的罪,邹小容和丈夫忍不住抱头痛哭。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周佳一直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

每天邹小容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探望儿子,在这半小时里,邹小容每次都是哭着进去,哭着出来。

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到3次病危通知书,医生告诉他们,周佳醒来的几率几乎为零。

老家的奶奶知道周佳的情况后,也是痛不欲生。

奶奶想让邹小容把周佳带回家,希望能够见孙子最后一面,邹小容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行前,邹小容回到出租屋内,整理儿子的衣物,内心悲痛的她打开手机,播放着儿子之前自己录的歌曲。

那个时候儿子阳光帅气,歌声嘹亮,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不能亲眼看到儿子唱歌,想到这,邹小容坐在床边失声痛哭。

医学上,总是会有一些奇迹出现。

邹小容把儿子送回老家,一家人围着他呼唤时,他的眼皮居然动了一下,这大概就是亲情呼唤的力量吧。

看到儿子有苏醒的迹象,邹小容又赶忙把儿子送到了大坪医院。

在医生的再次抢救下,周佳终于又苏醒了过来,几乎是又捡了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我又活……活过来了。”

虚弱的周佳说出这句话时,邹小容痛哭流涕,感觉自己也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邹小容抱着儿子,再三确认儿子已经苏醒,并默默在心里发誓:

“儿子!妈妈一定要拼命赚钱,让你赶紧换到合适的肾脏。”

因为这次并发症,医生叮嘱,此后要每隔一天就到医院做一次血透,一个月就要花费3000元。

因为之前住院已经花了不少钱,还欠下了不少的债,邹小容和丈夫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掉还债。

为了尽快攒够30万更换肾脏的手术费,邹小容迫切需要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但是一没学历,二没技术的她实在不知道该干什么工作才好。

这时候她偶然听熟人说,送外卖赚得多,最关键是时间也比较自由,可以一边送外卖,一边抽时间回家看看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小容与儿子周佳

听说妈妈想去送外卖,躺在床上的周佳坚决反对。

“妈,你千万别去送外卖,那可是体力活,你都47岁了,会累坏身体的。”

丈夫也劝她:

“听儿子的话吧,别去了,我见过男人送外卖的,哪有女人送外卖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活,你干不了。”

邹小容知道儿子和丈夫心疼自己的身体,但是现在救儿子的命才是最要紧的,所以她非常坚决地说道:

“别人能送外卖,我也能。”

随后她就去了重庆龙头寺片区的外卖公司求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职当天,在面试现场,除了邹小容,其他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

这些小伙子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来求职当骑手,也是非常不能理解,都在一边嘀咕:

“我去,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来跟我们这些年轻人抢饭碗。”

邹小容心里才不管别人说什么,现在在她心里,儿子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面试领导的话却让她心里凉了一半。

面试的领导告诉她,重庆的女骑手非常少,并且在他们这个片区,没有招过45岁以上的。

邹小容听出这话的意思就是婉言拒绝,但是她不能没有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恳求领导能够再考虑考虑,并说出了自己儿子身患尿毒症的事情。

领导听完她儿子的遭遇也是非常同情,就破格录取了她。

虽然邹小容一开始心劲很强,但真正开始送外卖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工作确实非常不容易。

重庆市区的道路本来就是上上下下,再加上岔路口和台阶很多,按照导航也会走错。

邹小容摔伤过好多次,每次见妈妈回到家,膝盖上都是伤口,儿子周佳再次劝她别当骑手了。

但是邹小容没有放弃,她安慰儿子说:

“没事儿的,妈妈以后骑车慢一点就是了。”

虽然速度慢了,但是就会出现超时的情况,一旦超时,就会受到客户的差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送外卖的邹小容

有一次,邹小容去一个封闭小区送外卖,保安不让进,邹小容只能打电话让客服下来取。

然而那个客户却威胁说,如果不送上去就投诉她。

最后没办法,邹小容只能恳求让小区物管给帮忙送上去,但最后客户还是给了她差评。

作为一个女人,每次经历这种事,就感觉特别委屈。

虽然她想说出来,但是又担心丈夫儿子会担心,所以最后她还是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因为她知道,此时的自己,不再只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要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的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送外卖的邹小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晚上,邹小容送完外卖,很晚才回到家,在洗脚时突然忍不住叫了一声。

丈夫赶紧跑过来,这才发现原来邹小容的脚上磨得全是水泡,有些都已经破了。

原来是因为很多小区都不让电动车进,邹小容只能步行进去,有时候还要爬很多层楼。

丈夫再次劝她:

“老婆,实在不行咱们换一份工作吧。”

邹小容仍然不同意:

“为了赶紧治好儿子的病,我这点苦算什么。”

听妻子这么说,丈夫的眼圈也红了,作为一个男人,让妻子和儿子遭这样的罪,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夜单的邹小容

虽然这一家三口过得特别艰难,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惊喜。

有一次邹小容送完外卖回家,看到儿子给她买了一双运动鞋,儿子对她说:

“妈,你穿上这鞋,以后送外卖就会舒服很多。”
“你这孩子,怎么乱花钱?”邹小容有些责怪儿子。
“妈,看你忙得,都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这是我用以前积攒的零花钱买的,你想想,你都多长时间没给自己买过新鞋子了。”

是呀,听到儿子说这话,邹小容才突然意识到,自从儿子生病以来,自己和丈夫就再也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新鞋子。

自己嘴上虽然责备儿子,但是看到儿子这么懂事,她是既开心又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完单去医院看望儿子的邹小容

但是送外卖对她来说,多苦多累倒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接单问题。

以前一直用老年机的她,为了送外卖,咬咬牙买了一部二手的智能手机。

但是怎么用倒是成了大问题,因为她连基础的拼音都不会,所以经常因为用手机不熟练导致接单太慢。

因此,刚开始她辛辛苦苦,一天只能跑20单左右,这数量不到年轻同事的一半。

有一次,一位客户在手机上询问她送餐的情况,邹小容却因为不会打字,无法回复,结果被客户误解。

当客户拿到外卖时,才发现送外卖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姐,客户好奇地问她:

“大姐,您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送外卖,这活儿可累人了。”

邹小容把自己的情况简单说了下,客户动容地说:

“是我错怪您了,您真的是一位伟大的妈妈,加油,大姐!”

那天晚上,邹小容向儿子请教怎么用拼音打字回复,儿子耐心地教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忙碌了一天的邹小容

此后的几天,邹小容每天送外卖回来,还要抱着手机和字典学习拼音,一直到深夜。

邹小容的同事们知道她家的难处之后,也都纷纷伸出援手。

有些同事告诉她一些抢单的技巧,有些同事耐心地教她使用软件……

在周围同事和儿子的帮助下,邹小容很快就熟悉了送外卖的全部业务流程。

白天送外卖的时候,最让邹小容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的病情。

因为并发症的原因,儿子周佳经常会出现头晕、昏迷的情况,这更让邹小容坚定了要拼命赚钱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夜单的邹小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邹小容了解到,晚上送外卖单价更高,于是她调整了送外卖的时间,开始接更多夜里的单子。

第一次跑夜单时,她还是有些不适应,有些偏僻的小区,夜里看不到人影,甚至路灯都没有,到处漆黑一片。

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她还是义无反顾一头冲进了黑暗里。

送完外卖已经是凌晨三点,回到家她发现儿子居然还没有睡。

邹小容忍不住就责怪儿子:

“身体都这样了,怎么还熬夜?”

原来是因为儿子半夜醒来,看到妈妈还没回家,非常担心,就起床等她,还给她做了饭菜。

看到儿子这么心疼自己,奔波了一天的邹小容虽然浑身疲惫,但是心里暖暖的。

她大口大口吃着儿子给她做的饭菜,泪水从脸上流到碗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班后的邹小容

为了提高送外卖的效率,她特意准备了两台电动车,连轴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小容拼命的劲头确实是别人无法比的,她的送单量一天比一天多。

后来她平均一天能够送50单,成了他们那个片区数一数二的骑手。

最多的一次,她一天送了80单,打破了他们那个片区的最高纪录,成为同事们眼中名副其实的“送单王”,同事们还给他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叫“拼命三娘”。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2017年的时候,儿子周佳终于等来了一次换掉肾脏的机会,但是因为还没有攒够足够的钱,只能放弃。

此后,邹小容和丈夫更是拼命地赚钱,她说自己跑的每一单,都是儿子的救命钱,所以自己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终于,等到2019年的时候,儿子周佳再次等到了一次换掉肾脏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虽然距离30万还差一些,但是在周围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还是凑够了钱。

2019年2月16日下午4点,儿子周佳被推进了手术室。

在进手术室之前,儿子周佳拉着妈妈邹小容的手说:

“妈,我要重生了。”
“嗯,好儿子,加油!爸爸妈妈等着你,咱家一定会渡过这次大难的!”

邹小容虽然强忍着心情鼓励儿子,但是自己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漫长的手术进行了5个多小时,邹小容感觉像是度过了一个世纪。

晚上9点,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当医生说手术很成功的时候,邹小容和丈夫喜极而泣,抱头痛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儿子终于捡回了一条命,这个家庭承受了7年的痛苦终于就要熬到头了。

没过多久,儿子周佳就出院了,术后康复期间,邹小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还在继续送外卖。

她说,儿子的病虽然好了,但是家里还有一些外债需要还,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后来她还被选为他们片区的“团长”,管理20多个骑手。

她拼命的劲头感染了很多人,同事们也都亲切地喊她“邹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跑单王”邹小容

邹小容说,自己当骑手5年多,光电动车就骑坏了3辆,送单总量达到了9万多单。

有人做过统计,她的送单的总里程,可以绕地球3圈,是名副其实的“送单王”。

但是邹小容却说,“送单王”这个称呼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自己首先是一位妈妈,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妈妈该做的事情。

如今,儿子周佳术后恢复得很好,这一家三口可谓是历经磨难,终于让日子重新有了盼头。

生活不易,苦尽甘来。

邹小容,这个47岁的重庆女人,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撑起了一片天。

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外卖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

每一个外卖员,他们看似平凡,背后却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外卖员的感人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