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空制造领域,作为现代社会的产业,因其极高的制造门槛,也直观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上。大飞机,作为航空领域的集大成者,不论是商用领域还是军事领域,都有着极佳的应用前景。而在最近,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也终于迎来了自己历史进程里的最后一步。

在北京时间的5月14日,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一架编号为B-001J的C919,耗时182分钟,顺利完成了自己交付前的试验飞行。很直白地说,作为首架交付大飞机,B-001J的成功安全测试飞行,无疑给接下来的交付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从2019年C919在全国各地的飞行测试,到2021年的正式采购合同,再到2022年5月14日的交付飞行测试,这既是相关科研工作者的汗水铸就,也是中国政府统筹规划的成果结晶。

当然了,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就会问了,C919这不是商用航班么,怎么能算是我国政府统筹规划的结晶呢?而且,造个大飞机,需要国家来操盘这些么?

这些答案显然都是肯定的。从直观的角度来说,C919大飞机,是我国提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领2006-2020》中16个重大专项之一,政策扶持、风险兜底、统筹技术资源调配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国家深度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侧面来说,日本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在2008的时候,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走上快车道,国内舆论对于中日国力对比,大家懂的都懂。中国的ARJ21支线客机在这一年首飞,自觉高人一等的日本人,明显受不了这个刺激,决定也投入到支线客机的研发。好家伙,那会儿的互联网,可是牛鬼蛇神齐出,精日公知一顿猛吹,什么市场必定输给日本,安全性极高之类的文章,层出不穷。

而当时日本研发的重担,就交给了被我国公知吹的神乎其神的“日本三菱公司”。这公司是不是听着挺耳熟,没错,就是前段时间被曝光“坚持”数据造假40年的那个“三菱”。

当时在外界看来,三菱为美国波音公司,提供大量零部件生产,又是美军第五代战机F35的供应商。理论上来说,好像接手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谁能想到,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C919都在天上飞了,日本人的客机还是遥遥无期。最终在2020年10月,宣布冻结开发项目,在2022年4月,宣布注销了原本的支线客机3号机注册号。也基本是代表着,日本人选择了放弃。

事实上,这个事情也并不复杂。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撑和统筹,高风险研发背景下,不是提供航空材料的供应商日本东丽公司跑路,就是收购制造技术项目出问题,钱砸了一大堆,成果一点没见着。舆论一起来,投资人见风向不对,想跑路的跑路,想止损的止损。一来二去,三菱专门为了研发客机注册的分公司,玩不下去了,从1350亿注册资金,缩水到5亿,死得是过于难看。

总的来说,日本空耗14年时间,也向中国证明了一件事情,有些涉及广泛、高风险的研发项目,还是得由国家来统筹,单纯靠资本力量,几乎很难成事。某种程度上来说,造大飞机和造航母,其实是一个性质的事情。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情况来说,这都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毕竟,这些年,我们步入后疫情时代来看,在疫情之中暴露的种种牛鬼蛇神,无一不向我们阐述,关键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全面资本化、市场化,是一个极其可笑的事情。(听风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