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龙河闻

Ⅰ 算出来的文明

只要我们用心去深究历史就会轻易地发现一个事实——人类的文明是“算”出来的。自一万年前的农业文明成型始,算法与算力就一直是人类驯化动物与植物的第一生产力。

单从算的角度而论,中国的《周易》就是一部基于“不易、简易、变易”的原理来建构的“算经”。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皱”即算。

《孙子·计篇》里就直言不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师莱布尼茨就在他一本数学著作里做出如下批注——当上帝完成计算和审核之后,世界才被创造出来。

算法与算力,已然成了智者的标配。

算法的本质也是数学,历史可以溯及到人类早期。为了感知世界如何运行变化,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何时涨落,需要了解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轨迹,需要测量自己生产与居住的土地的大小和边界。

洞悉自然规律以顺应自然并安顿自己,是全人类的共性。源于科哲思想的持续驱动,以热力(蒸汽机)为算力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接着就是电力与原子能为算力的进一步的工业革命。

严格来讲,人类至此只有三次大的“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作为“理性的主人”,人类已经开启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的算力时代。

记忆力、想象力与算力是考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指标,可以想见的是,未来强大的算力可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衡量,同循此理。

因此,数字经济不是干不干的事,而是如何干的事。

Ⅱ 大数据、算法和算力

算既然是一定的,问题是算的取材对象是什么?对此我们统称为“数据”,用《周易》的话讲,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可以这样理解,大数据就是“原料”,算法就是“生产流水线”,算力则是“能源与动力”。这仨,构成计算主义的三驾马车。

我曾将这三驾马车的运作原理类比于中药铺。

大数据的本质及其最终的产业化,历经“事实发生——数据产生——数据采集——数据分类——数据精算——数据应用”。

就是说,你得首先有问题,然后产生数据,采集后还要甄选、归类,最后再利用这些数据去服务于你的决策及行为。可以说,大数据是历史,而对大数据的精算及其应用则完全是着眼于未来。

中药铺的原理,与其何其相似乃尔,也即“海量病例——药物存在——药物采集——药物归类——药物配对——对症下药”。

首先,它们建立的全部前提就有三样:

1、病例确实发生了(大数据);

2、找见“病症/药物”相对应的因果(有效数据);

3、药物(有效数据)用来解决现实问题。

倘若没有病例或没有医生对于病变数据的研究,吃药的动机就不会发生。而如果你试图跑到沙漠去采药,或者你本身就是个药盲,当然这个药物(有效数据)的存在就是句空话,这是客观的前提与起码的意识基础。

其次,药物(数据)是本着解决问题而去的,但并不妨碍其可以转换成财富进而形成产业。有了交易,就有市场,然后自然就促成了产业。

最后,经过多次交汇与持续的联动,便会形成盘根错节的“人与药(数据)、药与药(数据)、病与药(数据)、人与人(数据)”的体系与生态。

在“病例——药物——医疗”的循环过程中,各方的数据越来越大,集数量、多样、速度、精度为一体的“病药医疗”体也愈发庞杂,但却总是朝着人类所渴望的易控与可控的方向在推进。

所谓“病万变药亦万变”,整个人类世界的医疗体系,其实就是遵照这病变与药变来循环、升级、转型而生成的。但是,其恒定的逻辑,一定是药围绕病来变,断然不会是病来围绕药转。

数字经济,“数据产生基础、数据精算能力、数据人才培育、数据安全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未来世界上每一粒沙子都会有一个IP地址。

这句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事实,物联网中“非传统的IT装置”将会起到很大的连接作用,可穿戴设备就是其中一种。

畅想一下,当你可以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智能手机并在明亮的屏幕上读取信息的时候,谁还会去用手表呢?因此手表的功能也会不断式微,其价值仅仅就是装饰品与文化收藏品。

按此逻辑,手机、电脑、钥匙也会慢慢显得多余,智能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在给人的附属品作减法,就是在给人类的身心“松绑”的过程。

在边界日趋模糊化乃至“消失”的未来,人类获取真相的最佳途径,除了自身发达的直觉外,便是理性的数据。数字经济的逻辑就四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

计算主义虽然不是世界的全部,但它的确很重要,往大一点说,算力将对财富进行持续与实时动态的分配,尤其在5G+AI甚而不久将至的量子计算(后摩尔时代)时代。

Ⅲ 为什么要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的政策甫一出台,股市一片闹腾,围绕“算链”布局的系列公司股值更是一路飘红,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开头。

有人将东数西算类比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电、气和水都是原生资源,其合作方式也较单一,只是单纯给钱就干的活路。

西部大开发,国家投资东部的都是些大型工业企业,投资西部的基本也是些水利枢纽、水电、铁路等为东部服务的非生产型项目。

长三角的上海,是钢铁、乙烯、化纤、汽车、造船、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等高税收与赚钱项目投资最大最多的地区,如洋山港、磁悬浮、F-1赛车场、扬子石化、征仪化纤、宝钢,金山石化等等。

投资数千亿的西气东输工程,结果上海是最大赢家,因为70%的管道钢皆由上海提供,西气东输也成了上海招商引资的筹码。

中西部大开发1万亿的投资基本都是为东部服务的非生产项目。如:投资1300亿的西电东送工程、2000亿的三峡工程、1548亿的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青海公伯峡水电站、兰渝输油管线工、内蒙古伊敏电厂二期工程,西部地区重点煤矿工程等都是非生产项目。

东北的能源开发,完全是为支援全国而服务的——大庆石油、抚顺煤炭、阜新煤炭、鞍山铁钢,佳木斯木材。

事实证明,单纯的能源开发不可能为中西部及东北制造多少工作岗位,反倒是为使用西部资源的东部化工企业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顺带拉动当地的物流、酒店、服务等行业的配套发展。

更多人口与经济活动均集中在东、南部,而数据主要是由人和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越发达,数据越多。为了安全与效率起见,首先要将之储存起来,以便规模化的云计算。

在东、南方就地处理不行吗?这是以前的事,总的来说就是俩方面——不堪承受的成本与碳排量。

成本方面,主要集中在电力、水、人工、土地、建筑物、软件及服务器方面。

以用电为例,数据中心的资源消耗就是个十足的电老虎。统计显示,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年耗电量为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

关键这数字还是呈正增长的,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突破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提升到3.7%。

数据中心主要耗电的是服务器、网络设施和存储等IT设备与散热设备,两者消耗了整个数据中心超过85%的电能。而在这其中,散热设备的耗电量大概是38%-50%。

长此以往,“拉闸限电”就只能是家常便饭了。

如何降低电力消耗,涉及到选址与建筑、气流组织与空调系统、绿色能源与供配电系统、IT、照明及清洁。

降低碳排放需要两个体系,一是能源生产需要低碳获取,二是能源使用时做到低碳排放。

有鉴于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有所明示:计划到2023年底,利用率方面,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算力规模方面,总算力规模超过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能效水平方面,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网络时延方面,国家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20毫秒。

这是极其重要的运营标准。

PUE,也叫电源使用效率,公式是: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这个比值越接近于1,就代表数据中心的总能耗全部用在了IT设备上,也就是用在“计算”上,这也说明越高效节能。

目前我国在用的大型数据中心的PUE大概在1.55左右,表明数据中心在“计算”上每耗能1度电,还需要额外消耗0.55度电在其他配套设施上。

需要不断冷却,数据中心对水的消耗也很大。

相比而言,举凡东、南部处于“资源-经济-环保”劣势的,西部及北部都具有天然的优势。

于是,“到地广人稀、电价便宜的西部与北部去,储存、处理一部分数据,服务好数据产生的南方和东部”便成为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东数西算跟以往资源性的输送、消耗完全不一样,此次东部、南方成了资源(数据)的输出方,且源源不断。东部、南方发展得越好则数据越多,西部、北方的数据中心的业务就越多,有活干,也就共同富裕了。

数据的跨地域传输、应用,客观上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服务器,东南西北就是不同的内部组件,大家是真正有分工,有协作,有长远的未来。

西有土地、电力、水、足够充沛的合理价位的人力、技术,东有数据和钱,这就互补了。相当一部分数据放在西部,或者在西部做个备份,对于国家战略来说,也确实安全度更高一点。

国家发改委引用IDC的数据指出,从2018年到2025年,中国拥有的数据量将从7.5ZB增长到48.6ZB,占全球27.8%,远高于美国的17.5%。

理论上讲,“东数西算”能够缓解东部城市不断攀升的人力和物资成本,将西部的“人口红利”、“成本红利”转化为“数据红利”、“创新红利”。

其中东部数据中心主要是匹配低时延业务,比如金融市场高频交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

西部负责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备等非实时算力的需求。把东部海量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就需要在各大数据枢纽间修建高速的传输通道。

Ⅳ 贵阳的“西部算都”梦

经济发展有三种形式,一是被动应承,二是顺应跟进,三是创新引领。平庸的消费拉动是解决不了经济增长问题的,有力之法就是创新,这是工商文明的铁律。东数西算,正是这样的创新之举。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我们看到西部地区将迎来以下重要的发展机会。

一是为了对冲土地财政下滑,会相应促进信息处理、软件开发、IT设备制造与升级、清洁能源和建筑行业的商机,并且引发中国经济结构的部分迭代,甚至会引发对教育、就业的远程冲击波。

二是伴随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10个国家数据集群中心的建设,需要相当数量的钢筋水泥,这也会带动一波基础建设的就业、纳税和营收。

三是数据中心需要采购服务器、电脑以及其他设备,关联厂家将有更多订单,可以充实数据中心的空间利用率与设备更换率。

四是信息处理需要更多专业人员与外包公司,软件开发是数据中心经常需要的常态服务,这会增加不少就业机会。

五是清洁能源行业会得以长足的发展,数据中心是需要大量电力的,当水电、火电不足的时候,就需要光伏及风电。

总之,东数西算给我们清晰地演示了一遍什么叫“新基建”,同时也展示了新基建将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向。

(西部主要承接的是基础设施层与平台层)

贵阳(含贵安),自从八年前懵懵懂懂接触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大数据”一词儿,就扎扎实实地干了起来。大数据是基础,数据中心是底座,云计算是核心,就按这个逻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干。

地球人都知道,贵阳已建数据中心的数量及质量,是目前西部算力基础最厚实的。不用讲,这件事干对了。

为贵州省量身定做的国发二号2022文里就明确指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

从全国的“东数西算”蓝图来看,该工程将形成一个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组成的国家算力网枢纽,应对我国的大数据爆发趋势。

作为8个算力枢纽节点之一,起步区边界划定为贵安新区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贵安+),贵州将从电价、资金、土地等多方面支持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贵州枢纽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贵安随处可见的数量庞大的大数据中心)

西部地区电价本来就便宜,且拥有大量的清洁能源供电,尤其贵州部分数据中心已经实现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

2022年在关于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格局。

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不仅是我国西、北部地区发展的一项时代红利,对于产业而言同样是不容错过的发展机遇。以数据中心建设不可获取的存储产品为例,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2021年,按照单机架功率2.5kW计算,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数达到520万架。

庞大数量的数据中心机架分布在全国近8万个数据中心中,而“东数西算”工程开展之后,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成为主流,作为数据的重要载体,新型存储将是“东数西算”工程下的一个主旋律。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此前表示,“从经济上来看,(东数西算)每年能带动投资4000亿元。”

未来大型数据中心将优先选择软硬一体的建设方式,分布式存储体系便成为数据中心中重要一环,新型存储不仅要能够胜任分布式的系统架构,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存储业务,并具有硬件弹性扩充的能力。

存储产品的多元化将成为存储厂商一大核心竞争力,需要针对热、温、冷数据分别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存储厂商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原本产品就多元化布局的国际大厂,东芝公司就计划在2023财年将单体硬盘容量提升至30TB,并很快开始在中国生产用于数据中心的硬盘驱动器以应对存储需求的增长。

方今的城市经济规模不再取决于城市的生产能力,而取决于城市能聚合多大的市场需求,创造多大的消费当量。

贵州正在实施的“强省会”战略,正是为了迎合这一趋势,争取在十四五末,贵阳人口突破800万以上。目前贵州除了要大力投资做强数据中心建设,并在电力和水资源相对充沛,交通相对通畅的基础上,急需解决带宽和人才因素的问题。

贵阳能否实现“西部算都”梦?

近十年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基础,国发二号2022文件是保障,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是契机,只要贵州的强省会战略保有定力,并且做到“芯”里有“数”,则“西部算都”指日可待。

来源:龙河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