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雨后的天空清澈碧蓝,潮阳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青绿色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焕发着勃勃生机,再过一个多月,稻田就会被“染成”金黄色,农民兄弟开着收割机跑进田野,在滚滚稻浪中收获丰收的果实,不仅鼓了自己的“钱袋子”,更让汕头的粮仓更加殷实。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多获利、多得利。“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总书记还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5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米袋子”,丰富“菜篮子”,让农业变强、农民变富。

科技兴农路宽粮丰

连日来,全国种粮大户、汕头市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宋文每天一大早就到处“逛园子”,瞧一瞧田地里刚历经强降雨考验的水稻生长情况,并组织人力机械及时排水,用无人机喷施抗菌农药,做好田间管理,确保水稻正常生长。“从目前情况看,6000多亩早稻长势都不错,丰收有望。”林宋文笑道,现在有了物联网新技术,种田变得高效又省心,只要通过电脑或手机的农田智能监测系统,就能看到田间水稻生长情况,以及湿度、降雨量、害虫、风力、风向、气温等信息,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

从4000亩地扩增到如今的6000多亩,从人工种植到大规模机械化,从水稻种植为主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对于林宋文来说,五年的变化太大了。在位于关埠镇的潮阳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全产业链科技示范中心,日产100吨大米加工线正在有序运转,一粒粒稻谷通过输送带进入加工装备,最后变成一袋袋晶莹的大米,销往本地及珠三角地区。“这几年烘干设备也不断升级,烘干能力也从原来的每天12吨提升至600吨,有效解决自己及周边农户晒谷难问题,真正实现颗粒归仓。”林宋文告诉记者,合作社水稻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每年可以为市场提供约8000吨粮食,计划再扩大生产规模,筹建智能育秧中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

“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强农惠农的好政策,我们农民赶上了好时代,借力潮阳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种粮事业也越做越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林宋文告诉记者,合作社作为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为周边1000多户农户提供办田、插秧、无人机施肥、收割、烘干等综合农事服务,年服务作业总面积约7.5万亩。

如今,“90”的林岳锋、林岳滨也从其父亲林宋文手中接过接力棒,致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粮食加工销售,成为科技种粮新农人。

产业集聚兴业富农

这五年,有着“种田如绣花”美称的汕头农业向产业集群发展精准发力,特别是3年多来,市委、市政府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坚持高位谋划、统筹推进,规范有序引导各地高质量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在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市级产业园14个,基本实现“一县一园”。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各具特色,涵盖粮食、蔬菜、水果的种植,狮头鹅、奶牛、水产的养殖,以及潮汕小菜、果酒、谷物的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既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农带农“朋友圈”逐步壮大。澄海区蔬菜、澄海区狮头鹅、潮阳区丝苗米、潮南区生猪等4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近80亿元,首批7个市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近30亿元,二三产业产值均超过一半。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富农日益显著。仅4个省级产业园就集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3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其他企业近250家;吸引返乡创业人员1800多人,吸纳农民就业4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万元。

狮头鹅是我市农业拳头产品,闻名海内外。澄海区以项目支持、技术指导、产业拉动等措施,积极推动省级狮头鹅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全区已形成种鹅繁育、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冰鲜配送、卤制加工、电商销售、羽绒加工等完整精细产业链,集聚几十家有实力的狮头鹅经营主体,超千户农户参与这一产业。

今后,我市将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规划,以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集群为发展目标,大力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积极推进楼房式养猪,建设狮头鹅科技创新中心,优化渔业生产结构,推动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探索“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发展模式。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扩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至20个以上,创建雷岭、溪南、红场农业产业强镇,支持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农村新型服务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本报记者 刘文钊

■ 记者手记

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跑”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技术应用,从“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到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拉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园区集聚,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富农更为明显,让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充盈丰富,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精细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集群。记者采访中发现,农业产业园区这块“蛋糕”不仅做大了,而且更香了,让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共享发展的成果。相信随着我市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步伐加快、提质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必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跑”。 (刘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