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关于全球粮食市场的预警一波接着一波。

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使得原本就价格高企的粮食更加风雨飘摇,小麦、玉米等价格屡创新高。联合国粮食机构负责人警告称,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越来越多的人面临饥饿威胁,这给世界粮食计划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上个月,国际谷物理事会表示,全球粮食储备连续5年下滑,而俄乌冲突将使全球粮价进一步升高,或将饥荒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水平。

而近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再次发出警告称,在能源、粮食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之下,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约有17亿人将面临贫困和饥饿。

一、“粮食危机”不断升级

粮食市场的波动要追溯到2020年。2020年非常坎坷,全球洪灾、旱灾等极端天气频发,蝗虫、草地贪夜蛾也频频出没,本就使粮食面临着威胁,而这一年又爆发了疫情,成为了彻底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首先是产业链被迫中断,导致供需错配,引发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的波动。因为粮食既是生存的基础,同时在特殊时期也是贸易的武器,因此随着粮价的不断上涨,各国也纷纷收紧了粮食出口。

另一方面,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停产停工,为了刺激消费,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大肆印发货币,大量的货币流入市场,引发了通胀,进一步推升了大宗及粮食价格。

2020年,联合国五大机构就曾联合发布了一个报告,称全球约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而随着粮价不断上涨,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并且将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到2021年,通胀不断演变升级,全球粮价一直高位震荡,并且已经开始向下游的终端食品价格传导,多国食品价格均出现了明显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不断下降。

然而到了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再次把粮食推上了风口浪尖。例如,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上涨超过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种植成本不断高企

使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不光是供需层面,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种植成本不断高企。

种植成本上涨要追溯到2021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欧洲的新能源几乎“停摆”,于是欧洲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天然气及煤炭来维持供电,这使得天然气、煤炭需求激增,价格大涨。更夸张的是,天然气的价格一度飙升了10倍。

天然气与煤炭又是重要的化肥生产原料,成本原料价格上涨,使很多化肥企业压力倍增,最终不得不减产停产,于是,这场风波波及到了化肥领域,全球化肥价格开始上涨,使得粮食种植成本不断抬升。

到了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再次把粮价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方面,俄罗斯是化肥生产大国,受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化肥出口下降,加剧了化肥供需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能源价格持续高位,也使得化肥生产成本易涨难跌,反过来更加推升化肥价格的上涨。

种植成本上涨对各国农民影响很大,此前多国农民就表示打算放弃种植玉米、小麦等这类对化肥需求较高的作物,而转而去种植大豆等,如此一来,使得粮食作物生产预期出现了不平衡,尤其对于主粮小麦的预期发生较大波动。

三、减产预期不断升级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通胀、种植成本高企等诸多因素扰乱不断时,受冲突以及极端天气影响,各粮食主产国纷纷发出减产预期。

例如,乌克兰因受冲突影响,先后多次发布粮食减产预期。此前乌克兰将今年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从1692万公顷下调至1344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330万公顷,比去年减少了近40%。小麦的播种面积也从2021年的650万公顷,下调至400万公顷,下调幅度也达到了38.5%。

而近日,乌克兰再次预测,今年粮食收成将比去年减少幅度超过50%。去年乌克兰粮食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600万吨,而今年的预期仅为4140万吨。

并且受黑海港口封闭影响,乌克兰的粮食运输将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在减产预期下,最终能有多少粮食运出将是未知。

而美洲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的冬小麦因天气影响而长势偏弱,而春小麦却迟迟难以播种,而印度又正在遭遇着百年一遇的超高温天气,使得印度粮食生产面临威胁。再加上欧洲地区的粮食也并不乐观,因此随着减产预期不断增加,使得全球粮食危机的预期不断提高。

四、各国收紧粮食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再次纷纷收紧粮食出口。据悉,当前全球约有20个国家对粮食及食品实施了出口禁令,受出口限制的粮食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7%。

而受限的产品范围也十分广,既包括玉米、面粉、黑麦、大麦在内的主食,也包括大豆、动物油、植物油、盐、糖等,还包括马铃薯、茄子、西红柿、洋葱等蔬菜。随着“风险”的不断升级,实施禁令的国家以及产品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再加上高企的油价,使得运输成本也出现了大幅增长,预计2022年粮价将持续走高,全球粮食风险不断逼近。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