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5月20日疫情数据

法国新增24332例,累计确诊29315508例,新增死亡68例,累计死亡147780例;

更多欧洲疫情数据,请浏览文末疫情图。

5月20日,法国总统府秘书长科莱(Alexis Kohler)公布了新一届博尔内政府内阁成员名单。虽然新团队中不乏一些老面孔,比如内政部长达尔马宁、经济部长勒梅尔、法部长杜蓬-莫雷蒂、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博恩等都将继续担任原职,法媒也普遍认为这届政府缺少能带来“惊喜”的面孔,但仍有两名新部长的上任受到极大关注,那便是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

01最意外的部长:一上台就受到极右攻击

新一届政府名单公布后,法媒普遍认为这届政府缺少能带来“惊喜”的面孔,然而有一个人却成为例外,那就是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帕普·恩迪亚耶(Pap Ndiaye)。法国极左“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称赞这一任命非常“大胆”,而极右政客则群起对他进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新上任的教育部长帕普·恩迪亚耶

恩迪亚耶是一名历史学家,是研究美国和少数族裔社会史专家,55岁的他并没有从政经验。2021年,他被马克龙任命为法国国家移民历史博物馆馆长。

近年来,法国不断升温的族群矛盾,使得马克龙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人选平息这一问题。

社会学家Michel Wieviorka认为,恩迪亚耶的任命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意义。近年来,原法国教育部长布朗盖、原高等教育部长维达尔、内政部长达尔马宁都表达过对“伊斯兰左翼主义(l’islamo-gauchisme)在学校中盛行”的担忧,这引发极大的争议。而马克龙希望通过恩迪亚耶在这场争议中起到平衡作用。

▲ 原法国教育部长布朗盖曾表指责“伊斯兰左翼主义”对法国大学造成严重破坏。

就在2021年,原高等教育部长维达尔要求对大学中的“伊斯兰左翼主义”进行调查,引发学术界强烈抗议,当时有600名学者在《世界报》发表公开信,要求维达尔辞职。

恩迪亚耶当时接受《世界报》采访时,坦言已感到了危机,并表示自己有义务介入这场争论。他在接受France Inter采访时批评道:“‘伊斯兰左翼主义’并不能代表法国大学的现实情况。最令我震惊的是,法国政界竟然可以达到如此无知的程度,特别是对大学社会和人文学科从事的研究一无所知。”

恩迪亚耶被任命为教育部长后,立即遭到极右派攻击。勒庞批评恩迪亚耶的任命“将成为压垮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价值观和未来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国极右“国民联盟”临时主席Jordan Bardella认为恩迪亚耶的任命是向法国学生发出了一个极令人担忧的信号,“马克龙正在加速国家的混乱”。

泽穆尔则讽刺道:“马克龙曾说,我们必须解构法国的历史。恩迪亚耶正好可以负责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泽穆尔就恩迪亚耶的任命接受法媒采访。

02最受关注的部长:处理危机老手

在俄乌战争大背景下,由谁来担任外交部长也受到极大关注。

此次新上任的外交部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是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外交部长。66岁的她可以说是外交界的老手,以严厉的行事风格,善于处理危机闻名。

▲ 新上任的外交部长凯瑟琳·科隆纳

科隆纳毕业于法国国立行政学院(ENA)。曾在希拉克担任总统期间做了9年政府发言人(1995年至2004年),之后成为欧洲事务部长级代表(2005-2007)。接着,在担任了2年法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后,她又先后担任过法国驻意大利大使和法国常驻经合组织代表,目前她正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

得到希拉克的完全信任

在希拉克时期,科隆纳能连续担任9年政府发言人,这在法国政坛并不多见。通过与希拉克一同出行,以及为希拉克演讲出谋划策,她获得了希拉克的完全信任。法国《解放报》曾评价她是一位“非常专业、扎实、严谨和细心的人。她的发言从没犯过什么错。”

从伊拉克战争到脱欧谈判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法国拒绝参战,法美关系曾一度恶化,科隆纳当时富有激情的为法国拒绝派兵辩护,曾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2005年,法国全民公决对欧盟宪法说“不”,科隆纳随即便被任命为欧洲事务部长级代表,坚持“苦口婆心”地向法国人述说欧盟带来的好处。

2005年5月,法国就《欧盟宪法条约》的全民公决以反对票逾半数的结果告终。这部宪法在欧盟主要创始国遭此重挫,令欧洲各国震惊。

在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期间,她经历了英国退欧谈判期间法国与英国关系的动荡,甚至还受到过英国外交部传唤,这在盟国间非常罕见。

一上任就面临“烫手山芋”

现在,刚担任外交部长,科隆纳立即又面临新的“烫手山芋”。

就在科隆纳上任的前一天(5月19日),六大工会呼吁6月2日在法国外交部举行罢工示威,以表达对公务员改革的不满。

马克龙推动的高级公务员制度改革规定,高级公务员将不再隶属于特定行政部门,而是需要在职业生涯中定期调岗。六大工会强调:“战争正在回到欧洲,此时削弱外交部是荒谬之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职大使表示“非常担心”,他说:“外交官的工作不能调换!我非常尊重政府其他部门的同事,但我不知道如何做他们的工作,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做我的工作。”他介绍说,外交部内部的工作已经非常复杂多样,与其他部门调换将增加复杂性和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这是法国外交部有史以来的第二次罢工示威,上一次发生在2003年12月。当时法国在全球的154个大使馆、98个领事馆、近500个文化机构外交官同时大罢工。当年的罢工也是由六大工会组织联合发起,反对外交部大幅削减经费、裁减人员。

另外,俄乌战争也是对科隆纳一大考验。一名在东欧工作的外交人员向法新社表示,她的到来是个好消息。“她非常了解欧洲,尤其是东欧。”

(欧洲时报/ 周周编译报道)

编辑:小米粥

每日疫情图

面对疫情

做好防护

点在看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