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荒漠、干燥的空气和7510万棵梭梭。

8年,142个社区,489户牧民和1个项目管理数字化平台。

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上,一个“一亿棵梭梭”的奇迹正在生成。在基于WEBGIS以及B/S架构搭建的数字化建设系统里,这个奇迹是透明可视的,包括种下的树、参与的人、投入的资金以及年均增长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促进第三次分配,公益事业如何破除“不透明”“效率低”“覆盖面有限”“公众积极性不强”“难以持续”等长期困局,形成可持续价值?公益数字化探讨或许能提供一种答案。

5月20日,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线上举行。以“数字有新益”为主题,围绕公益数字化议题,来自民政部、社科院、联合国、全球科技企业及高校的嘉宾深度交流,探讨如何扩大公益外延,为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惠及更多人群提供多重可能。

民政部相关领导在峰会上致辞时透露,近三年来,每年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接近100亿元。

公益数字化进程全面步入快车道。中国互联网与公益事业创造性结合,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公益生态。在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看来,互联网技术增进了公益慈善参与的便捷程度,也提升了公益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探索,也为世界提供了新鲜的中国样本。”

数字助力,打破创新瓶颈

我国的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从来不乏创新,这一点在依托数字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益身上也得以凸显,体现了“创新向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在峰会上表示,实现好创新向善,才可能把效率和公平兼顾起来,从微观的层次为涓流效应创造一个可能的环境。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数字化技术为其提供更高效率的工具,进一步突破公益事业的人力、物力限制,搭起资源、产业链间的桥梁,突破各公益组织“单打独斗”的瓶颈。

作为全国第一家具有公募资质的野生鸟类保护公益基金,爱德基金会“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针对遍布全国的捕鸟吃鸟、非法贸易、栖息地破坏等现状,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开展巡护、调查、救助、宣教等工作。

目前,项目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出有效的反盗猎系统方案,搭建反盗猎系统管理平台,并使用监测、保护相关设备,推出系统研发、生产、整合等服务,通过丰富的平台软件编写能力和经验等,在三个保护地作出有效示范,使三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在峰会同期上线的技术公益云展馆内,近百个项目集中展出,数字技术的元素随处可见,创新向善让更多人、更多项目得以分享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果实。

由武汉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创新设计的交互设计成果——志宝APP就为乡村老人、儿童搭建起共享信息、共享服务的桥梁。

依托志宝这一数字化平台,全国各地志愿者能够及时便捷为乡村“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提供志愿信息、活动交流、组团联系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养老慰问、交通安全教育等知识在乡镇基层传播,以数字为纽带,打破传统志愿服务的地理区位限制。

“运动捐步、沙漠植树、网上捐书等创新模式让公益活动人人触手可及,线上公益、在线文档、电商平台等数字产品和服务助力了公益事业资金筹措、信息对接、资源调配等环节的联动。”吴红波表示,“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公益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造血,链接“商业+公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公益事业发展能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也为实现“公益+商业”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分属公平与效率两大阵营的公益事业与商业模式似乎“天然”是互斥的,两者的平衡共进也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痛点之一。

一位参会嘉宾认为,特别是面向弱势群体,公益和商业之间如何平衡,找到一条很好的协同路径,既能够让做这方面技术的人有资源去做,同时又有人愿意把它工程化商品化,去普惠大众。

在数字技术链接下,通过商业价值反哺公益事业的双赢模式雏形已经出现。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创新打造的“天才妈妈”公益项目,重点扶持培养老少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建档立卡户或低收入非遗手工艺从业妇女,通过带头人能力培训、设计师创意支持、传统纹样创新应用、产品供应链升级、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形成闭环公益链条。

其中,数字传播平台为“天才妈妈”公益项目打通品牌建设与传播的通路。在视频推广中,30多位公益明星及非遗手工艺人助力话题视频号观看曝光次数超100多万。

通过多重助力,“天才妈妈”公益项目不仅为手工艺妇女提供居家就业机会,也提升非遗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天才妈妈”公益项目已在全国9省份建立20家梦想工坊、3家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累计帮扶6500多名低收入手工艺女性居家就业,辐射带动6万人次受益。

在数字平台链接起的各方力量支撑下,慈善事业已经不仅是单向的、由上而下的传统公益模式。“商业+公益”的有机结合重塑第三次分配逻辑,通过商业方法实现公益目标,充分挖掘被帮扶对象的“自我造血”能力,激活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安心农品计划”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助力行动,同样探索出一种“公益+商业”协同发展路径。

依托数字化技术、安全技术等,“安心农品计划”将“从生产到消费、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经验带到乡村田野,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出价格预警、价格分析、价格预测,帮好农品卖出好价钱。

网络种树、云养熊猫、线上工坊、助农直播……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字+公益耦合发展下,公益与商业的平衡共赢初见曙光。

数字平台,重塑公益生态

公益慈善事业中国比欧美起步晚,但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让中国的互联网公益事业实现了“弯道超车”,行业生态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Sinyi中国管理讲席教授Christopher Marquis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也涌现了大量的机会,使得人们可以在捐赠过程中以特别的方式进行在线协作。这正在迅速改变中国慈善产业的运作方式,在多方之间架起新的桥梁,并拉近捐助者与特定(受捐)项目之间的距离。”

依赖个人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进行分配的公益事业显然是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合力的过程,而互联网平台在用户触达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在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总负责人朱春全看来,腾讯公益平台,捐献爱心的网友人次已经超过6亿,微博月活跃用户也接近6亿,还有淘宝、京东等各大社交和电商购物平台,塑造了开放包容、方便快捷的新的生活和消费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共建门槛逐步降低,更多公益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的互联生态建设中,“互联网因子”正在公益行业内蔓延成长。

在国宝熊猫的故乡四川成都,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计划上线「熊猫家」Panda Commune,一个基于小程序开发的,集野生大熊猫及其重点伴生动植物网络监测、熊猫村村民与大熊猫爱好者互动社群管理、熊猫村生态文创产品公平贸易、熊猫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守护熊猫村和零星熊猫信息化平台。

「熊猫家」Panda Commune上线后将发起依托熊猫村的共护、共食、共游、共学、共育、共老等行动,鼓励大熊猫爱好者在线上云养“零星大熊猫”。主要通过红外相机观察熊猫活动、众筹为熊猫种竹子以及主题文创产品贸易等方式,支持川陕甘三省约1000个熊猫村、100.4万熊猫村村民、1864只野生大熊猫及栖息地内8000多种动植物的和谐永续发展。

对互联网数字经济而言,与公益事业的深度耦合带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也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春全认为,进入后疫情时代,为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复苏,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应该体现在引领供应链和行业合作伙伴,引导更多用户和消费群体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重塑更加可持续有韧性的经济体。”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互联网公益正在用“看不见的手”,悄然参与财富“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

“创新向善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对大型科技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蔡昉表示,如果不能推动第三次分配健康发展,将可能促使再分配早熟,进而伤害效率、伤害激励机制,使企业失去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对此表示:“公益就像水一样,始终寻找世界的低处,填补‘不平衡’的落差,又不断掀起新的波澜,在‘充分’和‘不充分’之间一浪一浪地前进。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就是给公益行业送来了新的桥和船。”